文/張清亮
周末回農(nóng)村老家,打開久違的門扉,一縷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種在院落一角的石榴樹開花了,滿樹鮮紅的花朵,襯在青翠的嫩葉之中,為無人居住的小院增添了無限生機。
故鄉(xiāng)人喜歡石榴,習慣在院子西北角種一棵石榴樹。它喜陽耐旱,不畏貧瘠,清新而不諂媚,剛強中充滿著熱情。
春末夏初,一夜細雨后,窗下那棵石榴樹悄然綻出幾朵小花蕾。陽光一曬,就染成一簇簇朝霞般的紅花兒,宛如含羞待嫁的新娘。晨風中微微開啟的花瓣,就像新娘甜美的丹唇,襯得小院里一片喜氣盈盈。
自家的石榴花開了,長長的枝丫伸展到隔壁小院,鄰家也彌漫著清香。因為石榴,兩家人的話題就多起來,鄰里之間更加和睦。炊煙也迷戀石榴花,在煙火繚繞的小院,剛剛長成的石榴,就像躺在搖籃里的娃娃,無憂無慮地成長。
五月,也是農(nóng)忙季節(jié),猶如石榴開花紅紅火火。農(nóng)民從汗蒸房似的田野回到家,站在石榴蔭下,抬頭望著日漸豐腴的果實,心中就貯滿期待。
數(shù)伏以后,該鋤的谷子鋤完了,該種的玉米苗種完了,農(nóng)民就可以避暑了。在滿是蔭涼的臺階上,老爺爺拿出象棋,招呼老伙計們玩幾盤。老奶奶便把熬好的綠豆湯盛在罐中,放在小桌旁。這是農(nóng)家上等的茶水,去暑、敗火。于是,小院人聲鼎沸,笑聲不斷。
正午的陽光火辣辣的,可小院有茂密的石榴枝遮擋陽光,室內(nèi)一片清涼。老爺爺穿著一件白色吊帶粗布衫,躺在大炕的席子上,悠哉地搖著蒲扇,嘴巴里喃喃自語道:“午睡覺來時自語,悠揚魂夢,黯然情緒,蝴蝶過墻去。”
老奶奶是閑不住的,端出小笸籮,做起了針線活。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婦見此情景,像一群小鳥“嘰嘰喳喳”地圍攏過來,纏著老人家教繡花。她們繡枕頭、做鞋墊,圖案畫的自然是石榴。不會配線,就仰頭看一看頭頂上的石榴,一針一線就有了靈氣,不多時,一幅活脫脫的“并蒂石榴”就躍然紙上。
“火光霞焰榴實繁,婀娜俏姿枝上懸。”中秋節(jié),莊稼人就摘幾枚大個兒的石榴,送給鄰居,讓家家戶戶都飄著石榴的香氣。有了石榴,過節(jié)才感覺有滋有味。月亮升起來,滿地銀輝,女主人們便把月餅、石榴、蘋果擺在院子中間的小桌上,點上蠟燭,燃放鞭炮,對著月亮祈求來年豐收。此刻,自家的鞭炮聲,與全村鞭炮聲混合在一起,匯成一幅熱鬧的鄉(xiāng)村美景圖。
石榴是鄉(xiāng)村的靈魂。石榴花開,麥收就陸續(xù)拉開帷幕。石榴成熟,也就到了秋天收獲的季節(jié)。莊稼人看著自家的石榴,想著地里的莊稼該收割了吧,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勞作一天,回到開滿石榴花的村莊,就像趕赴一場喜宴,榴花深處是等待他們的溫馨家園。喝一口石榴釀成的美酒,直沁心脾,連日子都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