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語薇
每年暑假,我都要到鄉(xiāng)下舅爺家住幾天,因?yàn)檫@里有我喜歡的人和喜歡的地方。
我喜歡去舅爺家的倉庫玩。舅爺家的倉庫不僅空間大,而且房梁上吊著的、墻壁上掛著的、地上擺著的,都是一些古董級物件,這些老物件印刻著時代的痕跡,寫滿了歲月的滄桑。
這天,我在倉庫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根扁擔(dān),上面布滿了灰塵。扁擔(dān)大約有1.5 米長,兩端還嵌著竹釘,系著粗粗的繩索,掛著兩個簸箕。這兩個簸箕上破了許多洞,一看就知道年代久遠(yuǎn)。我心想:現(xiàn)在誰還用扁擔(dān)挑東西呀?舅爺留這破玩意兒干嗎?
我轉(zhuǎn)過身,對著正在整理東西的舅爺說:“舅爺,倉庫里的東西太多了,這破舊的扁擔(dān)、簸箕誰還用???”舅爺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扁擔(dān),說:“小薇啊,這可不能扔,它可是個寶貝呢,陪舅爺好多年了。我留著它也是個念想。”舅爺思索了一會兒,問道:“小薇,你知道為什么我們村的河流這么多嗎?”
我不假思索地說:“難道不是自然形成的嗎?”“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么多河,可都是我們一扁擔(dān)一扁擔(dān)‘挑’出來的呢。有了這些河,旱可灌,澇可排,莊稼年年大豐收。當(dāng)年,我可是河工隊的副隊長,被兄弟們稱為挑河的元帥!”舅爺一臉得意,朗聲說。這時候,舅奶走進(jìn)來,看到舅爺一臉的得意,說道:“又給你逮到顯擺的機(jī)會了。”
“1970 年,我剛19 歲,縣長號召全縣人民投入‘三河一路’建設(shè),我報名參加了挑河。我挑的河有東升河、紅旗河、遠(yuǎn)東河……足足20 多條呢!”舅爺驕傲地說。
“這么多??!你們怎么挑完的?。俊蔽殷@嘆道。
“當(dāng)時,我們挑的每一擔(dān)都有二三百斤,每人每天有規(guī)定的土方數(shù)。天剛蒙蒙亮,我們就起來去挑河,一直挑到晚上伸手不見五指,我們才回到草棚里睡覺?!本藸斠馕渡铋L地看了一眼扁擔(dān)。
“草棚?不回家睡覺嗎?”我繼續(xù)追問。
“不回家。干活的地方離家遠(yuǎn),那時又沒有汽車,自行車都很少,出門主要靠步行。我們在工地旁邊搭了一個簡單的人字形工棚。大家白天干活太累,晚上倒頭就睡?!本藸斦f。
“那你們吃什么?”我好奇地問。
“那時鄉(xiāng)里都是鹽堿地,糧食產(chǎn)量低,我們只能吃蘿卜粥,雖然每次都吃得很多,可不一會兒肚子就餓了。但是為了子孫后代能享福,我們一點(diǎn)兒都不覺得苦、累?!本藸斖nD了一下,繼續(xù)說,“記得有一次,我白天去公社開會,沒能趕在收工前完成當(dāng)天的挑河任務(wù)。作為黨員,我又是副隊長,怎能拖后腿?吃了晚飯,大家都回去睡了,我就挑了盞馬燈,穿著破爛的草鞋悄悄到工地上挑土。晚上,視線不好,腳很容易被又大又硬的土塊扎到,鉆心地疼?!?/p>
“副隊長就沒有什么特權(quán)嗎?”我偷笑著問。
“哈哈,你要是這么問,那我告訴你,我還真有一個特權(quán),那就是帶頭干活。黨員干部就得事事走在人前,干在人前!”舅爺拍拍我的肩膀,然后輕聲念起,“面朝黃土背朝天,挑的扁擔(dān)不離肩,吃三睡五干十六,祖國山河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