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舉兵叛唐。一個月后攻陷洛陽,7個月后,戰(zhàn)火燒到長安。在那之前,玄宗已帶著楊貴妃逃出都城,一路逃往成都。757年正月,安祿山被近衛(wèi)刺殺,其子安慶緒繼承兵權,派部將尹子奇率眾十幾萬,進攻睢陽。睢陽位于今日河南省商丘市,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叛軍若是攻克睢陽,往下則是一馬平川,一口氣俯沖,越淮河,直達長江,江南的蘇杭、東南的福泉,大唐半壁江山、主要的稅賦來源,則將落入敵手。
睢陽是江南之屏障,睢陽在則江南在,則大唐在。然而,睢陽城小,地勢又平坦,無險要可居,大概率是守不住的。但守城之目的,其一是最好能徹底守住,其二是盡可能地延緩時間。守將張巡希望能拖住燕軍南下的步伐,越久越好。說起來,張巡在安史之亂前不過是個小縣令,目睹叛軍暴行,聚集起千余人的義軍,但睢陽并不是他防區(qū),他受邀來此,加上在地守軍,六千余人。
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極為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明知不能守而守,死不旋踵。睢陽以彈丸之地,區(qū)區(qū)數千人,與十幾萬叛軍激戰(zhàn)四百余回,殺敵無數。燕軍沒辦法,只能用最后一招,將睢陽團團圍住,指望餓死渴死守軍。到了7月,城里已然糧盡,士兵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再往后,存糧吃盡,樹皮吃光,分食軍馬,最后羅雀掘鼠而食,城中大多數人在饑寒交迫中死去。睢陽城以幾乎死絕的代價,死死拖住叛軍,不讓其南下,為大唐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
睢陽之戰(zhàn)持續(xù)了十個月,還是城陷人亡。張巡被俘,被叛軍殺死,終年49歲。
睢陽之戰(zhàn)悲壯無比,同時又充滿爭議,比如,江南百姓的性命是命,睢陽城軍民的命難道就不是命嗎?這是一道電車難題,但刑法理論上認為,出現(xiàn)如下情況時,答案是可以犧牲:被犧牲者同意犧牲自己來保護別人;被犧牲者已經被特定化,他注定會犧牲掉;被犧牲者死亡的可能性大于其他人,他會首先犧牲。合城軍民抱定決死之心,與其投降被殘暴的叛軍殺死,求仁得仁便是歸宿。史書稱:“人知將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遺民止四百而已?!?/p>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我認為中國最大的幸運,是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拆開來看,中國人的勇敢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死不旋踵的決心,二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節(jié)。
我可能會犧牲,但我還是要去。明知道身前敵人千軍萬馬,身后只有一仞孤城,也絕不退卻。明知道黑夜漫長,看不到盡頭,也要拆下腿骨,燃成火把,照亮世人。文天祥在《正氣歌》里寫道: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為張睢陽齒,說的就是張巡的故事。
(心香一瓣摘自“李怡楚”微信公眾號,蝌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