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龍生,王慧,黃彬
(國家氣象中心,北京 100081)
對2022年夏季(6—8月,下同)北半球的大氣環(huán)流特征進行總結概述,分析影響我國近海海域大氣環(huán)流的逐月演變特征,總結大風、海霧、浪高和海面溫度等氣象、海洋要素在夏季的變化。熱帶氣旋是夏季影響我國近海海域的主要災害性天氣系統(tǒng),當它移入我國近海時往往造成持續(xù)的大風、大浪,文中也著重分析2022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及其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另外,除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外,統(tǒng)計分析全球其他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情況。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主要有:常規(guī)氣象觀測資料、葵花8號氣象衛(wèi)星資料、ERA5再分析資料、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最優(yōu)插值海面溫度(optimum interpo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ISST)資料(OISST V2.0,分辨率為0.25°×0.25°)、中央氣象臺實時臺風路徑和強度資料等。文中提到的大風、海霧、大浪的統(tǒng)計標準同文獻[1-5]。
由2022年夏季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圖(圖1)可以看出,北半球極渦呈單極型分布(圖1a),有一個主要閉合中心,極渦中心位于北冰洋(85°N,90°E)附近,位勢高度小于544 dagpm,極渦中心附近呈負距平(圖1b),距平中心達到 -2 dagpm,表明極渦較常年平均偏強。中高緯度西風帶呈3波型分布,歐亞大陸為“兩槽一脊”的環(huán)流型,我國北部海域在西風槽底部,等高線比較平直,南部海域受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控制。夏季副高588 dagpm等位勢高度線(以下簡稱“588線”)西脊點位于25°N、119°E附近,較常年平均位置24°N、131°E略偏東偏南,副高主體較氣候平均而言表現(xiàn)為正距平,距平中心達到2 dagpm。
圖1 2022年夏季北半球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場(等值線,a)和位勢高度場距平場(色標,b)(單位:dagpm)Fig.1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isoline, a) and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color scale, b) at 500 hP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summer 2022 (units: dagpm)
6月,歐亞大陸和西北太平洋海域中高緯度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場呈現(xiàn)“兩槽一脊”型(圖2a)。西側(cè)的槽位于俄羅斯西部,槽區(qū)以負距平為主。東側(cè)的槽位于北太平洋洋面,槽區(qū)主要為負距平覆蓋,中心值達-8 dagpm。脊區(qū)位于貝加爾湖以東并向北伸展至鄂霍次克海,經(jīng)向梯度大,且為正距平覆蓋。在平均海平面氣壓場(圖2b)上,低壓中心位于俄羅斯中部,中心氣壓值小于1 005 hPa,表現(xiàn)為負距平。我國近海地區(qū)為低壓控制,為負距平。同時整個西北太平洋地區(qū)為高壓控制,副高偏南偏強,這也是6月熱帶氣旋不活躍的重要因素。6月末,熱帶氣旋“暹芭”生成,并于7月2日下午在廣東電白登陸,登陸強度為臺風級(最大風速為35 m·s-1,中心最低氣壓為965 hPa)。
7月,500 hPa中高緯度呈現(xiàn)“兩脊一槽”型(圖3a),西脊位于新地島以南,為正距平,正距平中心值為8 dagpm,較常年平均偏強。槽位于俄羅斯西部,槽區(qū)以負距平為主,較常年平均偏強,槽后不斷有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東部近海。鄂霍次克海附近由脊區(qū)控制,為正距平,較常年平均偏強。我國中高緯度地區(qū)為平直的西風帶,副高北抬西伸,副高西脊點位于28°N、116°E。由于副高北抬,熱帶氣旋開始活躍,7月共有3個熱帶氣旋生成,且都移入我國東部近海,我國東部近海受低壓控制(圖3b)。
圖2 2022年6月北半球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場(等值線)及其距平場(色階)(a,單位:dagpm)和海平面氣壓場(等值線)及其距平場(色階)(b,單位:hPa)Fig.2 Monthly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isoline) and its anomaly (color scale) at 500 hPa (a, units: dagpm) and monthly mean sea-level pressure (isoline) and its anomaly (color scale) (b, units: hP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June 2022
圖3 2022年7月北半球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場(等值線)及其距平場(色階)(a,單位:dagpm)和海平面氣壓場(等值線)及其距平場(色階)(b,單位:hPa)Fig.3 The same as Fig.2, but for July 2022
8月,歐亞大陸和西北太平洋中高緯500 hPa位勢高度場呈現(xiàn)多波型(圖4a),西伯利亞地區(qū)受穩(wěn)定的阻塞高壓控制,西太平洋副高北抬西伸,其西脊點位于西藏西部,比常年平均位置30°N、133°E異常偏西,亞洲中緯度鋒區(qū)位置偏北,冷空氣勢力弱。由于副高北抬,赤道輻合帶對流活躍,有利于熱帶擾動發(fā)展為熱帶氣旋,8月西北太平洋有5個熱帶氣旋生成并且向偏西或西北方向移動,其中“木蘭”“馬鞍”和“軒嵐諾”都移入我國近海海域,“木蘭”和“馬鞍”分別在廣東徐聞和廣東電白登陸(圖4b)。
圖4 2022年8月北半球500 hPa平均位勢高度場(等值線)及其距平場(色階)(a,單位:dagpm)和海平面氣壓場(等值線)及其距平場(色階)(b,單位:hPa)Fig.4 The same as Fig.2, but for August 2022
2.1.1 概況
2022年夏季,我國近海出現(xiàn)了18次8級(及以上)大風過程,其中5次與熱帶氣旋活動有關,5次由入海溫帶氣旋產(chǎn)生,7次為雷暴大風,1次由冷空氣產(chǎn)生。6月,近海海上大風主要是由海上強對流造成,風力最大為8~10級,主要影響我國渤海、黃海海域(表1)。7—8月,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活動頻數(shù)顯著增加,偏西和西北行的熱帶氣旋開始影響我國近海海域并產(chǎn)生大風天氣,同時入海溫帶氣旋和海上強對流天氣的影響也在持續(xù)。其中第3號臺風“暹芭”登陸廣東后由廣西移入湖南、湖北繼續(xù)北上,我國南海大部海域和華南沿海出現(xiàn)7~8級、陣風9級的大風,珠江口外海面、海南島東北部海面、西沙群島附近海域出現(xiàn)10~11級陣風,廣東西部沿海海面和陸地局地出現(xiàn)13~14級陣風,廣東陽江陽西縣大樹島觀測到15 級陣風(45.8 m·s-1)。
表1 2022年夏季中國近海主要大風過程
2.1.2 7月1—4日熱帶氣旋大風過程
7月1—4日大風過程由熱帶氣旋“暹芭”引起,“暹芭”于6月30日在南海中部海面生成,7月2日08時加強為臺風級,當日15時前后在廣東電白沿海登陸(臺風級,12級,35 m·s-1)(圖5a)。2日夜間“暹芭”以強熱帶風暴級的強度進入廣西境內(nèi),3日下午在廣西北部減弱為熱帶低壓,4日08時前后進入湖南境內(nèi),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板甙拧笔墙?0 a來登陸廣東省最強的南海“土”臺風(指在南海生成的臺風)。
臺風“暹芭”是2022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較多年首個臺風登陸平均時間(6月28日)偏晚4 d,較首個臺風登陸平均強度(11級,30.8 m·s-1)偏強4.2 m·s-1。另外,“暹芭”屬于近海加強臺風,在距離登陸點110 km時加強為臺風,并以峰值強度登陸廣東電白沿海。受其影響,南海大部海域及西沙群島、中沙群島、華南沿海出現(xiàn)6~8級大風(圖5b),珠江口外海面、海南島東北部海面、西沙群島附近海域出現(xiàn)10~11級陣風,廣東西部沿海海面和陸地局地出現(xiàn)13~14級陣風,廣東陽江陽西縣大樹島觀測到15 級陣風(45.8 m·s-1)(圖5b)。
2.2.1 概況
4—7月是我國北方海域海霧高發(fā)的季節(jié)[6]。2022年夏季,我國近海出現(xiàn)5次明顯的海霧過程,其中6月出現(xiàn)4次,7月出現(xiàn)1次,8月無大面積海霧過程(表2)。6、7月北方海域海面溫度較低,低層大氣盛行偏南風,大氣濕度較大,加上適度的氣海溫差(0~2 ℃),黃渤海海域多平流冷卻霧。同時,夏季925 hPa以下溫度層多為弱逆溫,靜力穩(wěn)定度下降,湍流向上延伸,有利于海霧在垂直方向發(fā)展。
圖5 臺風“暹芭”路徑(a)、2022年7月1日08時—4日08時地面大風實況(b)Fig.5 Track of Typhoon Chaba (a) and observation of surface wind (b) from 08:00 BST 1 to 08:00 BST 4 July 2022
表2 2022年夏季中國近海主要海霧過程
2.2.2 6月1—4日海霧個例分析
6月1—4日,在入海溫帶氣旋和海上高壓的共同影響下,黃渤海地區(qū)先后出現(xiàn)海霧天氣。由葵花8號衛(wèi)星可見光通道圖像和海霧反演落區(qū)可以看出,6月1日白天,黃海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海霧(圖略),范圍不大。6月1日夜間(圖6a),黃海中部和南部海域出現(xiàn)大片海霧,霧區(qū)紋理均勻,呈葉片形態(tài),邊界比較清晰,形狀穩(wěn)定,結構密實。6月2日08時(圖6b),氣旋開始影響黃海,海霧面積進一步擴大,黃海大部海域均出現(xiàn)能見度不足1 km大霧天氣。6月2日14時(圖6c),黃海大部海域的海霧穩(wěn)定維持。6月2日20時(圖6d),隨著入海溫帶氣旋進一步東移,在輻合抬升作用的影響下溫帶氣旋中心附近出現(xiàn)降雨,海霧主要出現(xiàn)在溫帶氣旋的南側(cè)和北側(cè),并且結構變得松散。6月3日02時(圖6e),隨著海上高壓進一步東移,偏南暖濕氣流不斷向黃海輸送,黃海霧區(qū)結構變得更加密實。6月3日08時(圖6f),在海上高壓西側(cè)偏南氣流作用下,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開始出現(xiàn)大面積海霧,結構也更加密實。6月3日14時(圖6f),在太陽輻射作用下,黃渤海海霧略有消散,海霧邊界清晰,紋理均勻。6月3日20時(圖6h),在弱冷空氣影響下,黃渤海海霧面積收縮,并且結構開始變得松散。6月4日08時(圖6i),受入海溫帶氣旋輻合抬升影響,黃渤海出現(xiàn)大片對流云系,海霧消散。
圖6 2022年6月海霧反演落區(qū)(a、d、e、h,藍色區(qū)域為霧區(qū))和葵花8號衛(wèi)星可見光云圖(b、c、f、g、i)(a. 1日20時, b. 2日08時, c. 2日14時, d. 2日20時, e. 3日02時, f. 3日08時, g. 3日14時, h. 3日20時, i. 4日08時)Fig.6 Retrieved sea fog area (a/d/e/h, blue area for fog area) and visible cloud imagery of Himawari-8 satellite (b/c/f/g/i) at 20:00 BST 1 (a), 08:00 BST 2 (b), 14:00 BST 2 (c), 20:00 BST 2 (d), 02:00 BST 3 (e), 08:00 BST 3 (f), 14:00 BST 3 (g), 20:00 BST 3 (h), and 08:00 BST 4 (i) June 2022
6月1日20時,山西有溫帶氣旋活動,黃海處于氣旋東側(cè)和海上高壓西側(cè),盛行偏南風(圖7a),在穩(wěn)定的層結條件下,暖濕空氣經(jīng)過冷海面容易凝結成霧,黃海開始出現(xiàn)成片海霧。2日08時(圖7b),溫帶氣旋強度略有減弱,海上高壓西進并進一步加強,不斷有暖濕空氣沿著高壓西側(cè)從西北太平洋洋面向黃海輸送,黃海海霧范圍進一步擴大。2日20時(圖7c),海上高壓西進并開始影響渤海和渤海海峽。3日08時(圖7d),山西依舊有溫帶氣旋活動,黃渤海位于溫帶氣旋東側(cè)、海上高壓西側(cè),盛行偏南風或東南風,出現(xiàn)大范圍的大霧天氣。3日20時(圖7e),溫帶氣旋強度有所加強,中心氣壓下降至1 002.5 hPa,黃渤海受持續(xù)的偏南風的影響,大霧維持。4日08時(圖7f),溫帶氣旋東移至河北和天津一帶,受輻合抬升作用影響,黃渤海出現(xiàn)大片的對流云系,海霧過程消散。
初夏海洋仍是冷海面,海洋對海面上空大氣有冷卻效應,當有持續(xù)偏南風向北輸送暖濕空氣時,容易出現(xiàn)海霧天氣[6]。研究表明,黃海氣海溫差在-1~2 ℃是成霧的適宜條件,此時的氣海溫差有利于水汽凝結成霧[7]。1日20時(圖8a),黃海大部海域氣溫高于海面溫度,氣溫主要維持在14~17 ℃,氣海溫差為0.5~2.0 ℃。2日20時(圖8b),黃海南部海面溫度略有上升,氣溫依舊高于海面溫度,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氣海溫差為0.5~4.0 ℃,在這種有利的氣海溫差條件下,黃渤海海霧維持并且厚度進一步加大。3日20時(圖8c),偏南風持續(xù)向北輸送,海霧維持,黃海南部海域出現(xiàn)氣海溫差小于0 ℃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海霧發(fā)展成熟,霧頂長波輻射增強,降溫加大,在湍流混合的作用下從霧頂?shù)竭_海面使霧體降溫[8]。
圖7 海平面氣壓場(等值線,單位:hPa)和10 m風場(風矢,單位:m·s-1)(a. 6月1日20時, b. 6月2日08時, c. 6月2日20時, d. 6月3日08時, e. 6月3日20時, f. 6月4日08時)Fig.7 Sea-level pressure (isoline, units: hPa) and wind (wind vector, units: m·s-1) at 10 m (a. 20:00 BST 1, b. 08:00 BST 2, c. 20:00 BST 2, d. 08:00 BST 3, e. 20:00 BST 3, f. 08:00 BST 4 June)
海上大氣逆溫層的建立是海霧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條件,逆溫層的存在可以抑制近海海面對流的發(fā)展,阻擋水汽向上擴散,防止海霧抬升形成低云。從成山頭站探空圖上可見,1日20時(圖9a),已經(jīng)有一定高度的逆溫層建立,但是比較淺薄,逆溫層頂部發(fā)展到達925 hPa,1 000~850 hPa風向隨高度呈現(xiàn)順時針旋轉(zhuǎn),邊界層有暖平流,975 hPa附近的大氣溫度露點差較大,這將形成穩(wěn)定的干暖蓋,抑制低層對流發(fā)展,使得近海面的海霧能發(fā)展到一定的厚度。2日20時(圖9b),逆溫層頂抬升至925 hPa,并且溫度露點差進一步增大,這使得海霧進一步維持。3日20時(圖9c),逆溫層底和逆溫層頂都進一步抬升,925 hPa以下溫度露點差非常接近,說明在持續(xù)偏南風的作用下近海面大氣飽和度很高,逆溫層阻止了低層的水汽向上輸送,從而使得暖濕空氣持續(xù)與冷海面發(fā)生相互作用形成海霧,海霧在垂直方向的厚度增加。
圖9 成山頭站t-lnp探空曲線圖(a. 6月1日20時, b. 6月2日20時, c. 6月3日20時)Fig.9 The t-lnp diagram of Chengshantou Station (a. 20:00 BST 1, b. 20:00 BST 2, c. 20:00 BST 3 June)
2.3.1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
2022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9個編號熱帶氣旋活動(表3),比多年平均值(1949—2020年,平均11.6個)偏少2.6個。其中,“暹芭”“木蘭”“馬鞍”等3個熱帶氣旋在我國沿海登陸,登陸個數(shù)比多年平均(1949—2020年,平均4.4個)偏少(圖10)。2022年夏季9個熱帶氣旋的平均最大強度為31.2 m·s-1,比多年平均(36.1 m·s-1)偏弱,3個登陸熱帶氣旋平均最大強度為30.3 m·s-1,比平均登陸強度(31.0 m·s-1)略微偏弱。
圖10 2022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路徑圖Fig.10 Tracks of tropical cyclones in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n summer 2022
2.3.2 全球其他海域熱帶氣旋概況
2022年夏季,除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之外的其他各大洋共有11個命名熱帶氣旋生成,北大西洋3個、東太平洋8個,北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無命名熱帶氣旋生成(表4)。同常年同期相比,北大西洋比平均個數(shù)(4.9個)少1.9個,東太平洋比平均個數(shù)(9.8個)偏少1.8個,北印度洋、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分別比平均數(shù)偏少0.6個、0.1個、0.5個。
表3 2022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簡表
通過再分析的浪高資料可以發(fā)現(xiàn),2022年夏季我國近海共有14次明顯的2.0 m以上的大浪過程(表5)。其中,6月出現(xiàn)6次,日數(shù)為14 d;7月出現(xiàn)4次,日數(shù)為10 d;8月出現(xiàn)4次,日數(shù)為9 d。7月開始我國近海平均浪高明顯增加,這主要是由于熱帶氣旋在我國近海頻繁活動。7月出現(xiàn)5.0 m以上的大浪過程主要受到熱帶氣旋“暹芭”的影響,8月出現(xiàn)5.0 m以上的大浪過程由登陸臺風“馬鞍”引起。
表4 2022年夏季全球其他海域熱帶氣旋統(tǒng)計表
6—8月的平均浪高呈逐漸增大的趨勢。6月(圖11a),東海東部海域出現(xiàn)2.5 m的平均浪高,南海北部海域平均浪高也超過了2.0 m,我國近海其他海域平均浪高為0.5~2.0 m。7月(圖11b),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平均浪高為0.1~2.0 m,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南海大部海域平均浪高超過2.0 m,其中東海東北部海域出現(xiàn)3.5 m平均浪高。8月(圖11c),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平均浪高為0.1~2.0 m,黃海南部海域、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平均浪高為2.0~3.5 m,這與熱帶氣旋在此海域附近活動有關。
夏季,我國近海海域海面溫度總體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以20°N為界,南部海域6—8月平均海面溫度較高,在29~30 ℃之間變化,平均海面溫度6—7月遞增,7—8月變化不大,這為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6月南部海域最北邊界海面溫度為29 ℃,最南邊界達到30 ℃,南北最大溫差為1 ℃(圖12a);7月南北邊界溫差接近0 ℃,并且最高海面溫度超過30 ℃(圖12b);到了8月南部海域平均海面溫度很高并且南北界溫差不大(圖12c)。由6—8月的逐月變化可以看出,海面溫度大于29 ℃的范圍從臺灣以東洋面逐漸延伸至東海東部海域,這主要是由于黑潮洋流的作用,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東海海域平均海面溫度逐漸升高,南北方向海面溫度梯度逐漸減小,6月東海南北海域最大溫度梯度達到5 ℃,到了8月溫度梯度下降至2 ℃。渤海、渤海海峽和黃海大部海域平均海面溫度逐月升高,6月黃海北部最低溫度為16 ℃,到8月黃海北部最低溫度為25 ℃,升溫幅度顯著,北方海域平均溫度升高,水平溫度梯度減小。
2022年夏季(6—8月),北半球極渦呈單極型分布,極渦中心位于北冰洋,較常年平均偏強,中高緯度西風帶呈3波型分布,歐亞大陸為“兩槽一脊”的環(huán)流型。6月,我國北方海域在偏南風的作用下多海霧天氣。7—8月,副高北抬西伸,熱帶氣旋活動頻數(shù)增加,但西北太平洋生成熱帶氣旋個數(shù)較常年平均偏少。我國近海夏季的大風、大浪主要由熱帶氣旋產(chǎn)生。具體天氣總結如下。
(1)我國近海共出現(xiàn)18次明顯的大風過程。6月,大風過程主要由入海溫帶氣旋和海上強對流引起,風力最大為8~10級。7—8月,熱帶氣旋活動增強并頻繁影響我國沿海地區(qū),近海出現(xiàn)11~12級、陣風13~14級的大風。
表5 2022年夏季中國近海主要大浪過程(2.0 m以上)
圖11 2022年夏季逐月平均浪高(色階,單位:m; a. 6月, b. 7月, c. 8月)Fig.11 Monthly mean wave height in summer 2022 (color scale, units: m; a. June, b. July, c. August)
(2)我國近海出現(xiàn)5次明顯的海霧過程,其中6月出現(xiàn)4次,7月出現(xiàn)1次,8月沒有大面積海霧。6、7月北方海域海面溫度較低,大氣升溫較快,低層大氣盛行偏南風,大氣濕度較大,加上適度的氣海溫差(0~2 ℃),黃渤海海域多平流冷卻霧。同時,夏季925 hPa以下溫度層為弱逆溫,靜力穩(wěn)定度下降,湍流向上延伸,有利于海霧在垂直方向發(fā)展。
(3)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9個熱帶氣旋,生成熱帶氣旋數(shù)比多年平均偏少2.6個,“暹芭”“木蘭”“馬鞍”等3個熱帶氣旋在我國沿海登陸,登陸個數(shù)比多年平均(約4.4個)偏少1.4個。
(4)2.0 m以上的大浪過程出現(xiàn)14次,其中,6月出現(xiàn)6次,7月出現(xiàn)4次,8月出現(xiàn)4次,8月我國近海平均浪高明顯增加,這主要是由于熱帶氣旋在我國近海頻繁活動。
(5)我國近海海域海面溫度總體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態(tài)勢。南部海域(20°N以南)6—8月平均海面溫度呈逐漸遞增的趨勢,暖海面有利于熱帶氣旋強度的增長;北部海域(20°N以北)6—8月海面溫度大于29 ℃的范圍從臺灣以東洋面逐漸延伸至東海東部海域,這主要是由于黑潮洋流的作用。
圖12 2022年夏季逐月平均海面溫度(色階,單位:℃; a. 6月, b. 7月, c. 8月)Fig.12 Monthly 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summer 2022 (color scale, units: ℃; a. June, b. July, c. Aug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