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茂超 江西電視劇制作有限公司
新中國成立初期,好萊塢電影在多重力量的作用下迅速退出中國,這一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對中國電影的生產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幾乎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電影的整體風貌。直到1994年好萊塢電影再次進入中國,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連續(xù)兩年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中國電影業(yè)既吸收了好萊塢電影的優(yōu)點:產業(yè)集聚、類型片生產、明星制度、高概念故事等,同時也很好地融合了中國本土特色,得到中國觀眾的認可。從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一退一進”來看,這既是中國電影的兩次轉型,也是歷史的一次重返。
好萊塢電影憑借其強大的經濟、文化實力在全世界范圍內幾乎戰(zhàn)無不勝,其對中國的影響也是源遠流長。20世紀初,好萊塢影片便很快在中國的大城市尤其是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中立足,但好萊塢電影當時是否在全中國范圍內建立了霸權,學界尚有爭議。一方面,不少電影史專家認為好萊塢電影在中國擁有絕對的優(yōu)勢,以程季華的《中國電影發(fā)展史》為代表,李道新、丁亞平等學者在相關電影史專著中也有論述。另一方面,近年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疑問,認為由于當時經濟落后、技術條件不成熟和文化接受差異度較大等原因,廣大中國內陸地區(qū)的觀眾可能還是以觀看國產片為主,比如學者汪朝光對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各大城市以及各內陸省份的放映情況作數據統計分析后,得出20世紀上半葉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內陸地區(qū)基本不占優(yōu)勢的結論,蕭知緯、尹鴻等學者也支持這一論點。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在上海等大城市中,好萊塢電影所占份額遠遠超過國產影片和其他國家的影片,比如1931年,中國檢查審定的短片共計1037部,其中好萊塢電影836部,占80.7%,法國電影154部,占14.8%,英國電影29部,占2.8%,國產電影18部,僅僅占到1.7%。[1]
雖然好萊塢電影此時在內陸的傳播影響力存在爭議,但是制作國產影片的中國電影人卻無疑是深受好萊塢影響,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好萊塢對于中國電影的影響仍然是不可小覷。在不少早期電影人的回憶錄中,就曾提到好萊塢電影對自己的影響,例如夏衍曾說道:30年代初,我們開始搞電影,也是從看外國電影學起的,當時看的電影大多數是美國的。沒有書,沒有學校,就是到上海大戲院去看,手里拿個小手電,邊看電影,邊計算時間,幾英尺幾英尺地計算,就這樣,學了點電影的手法和技巧[2]。
老一輩電影人大都沒有受過專業(yè)的電影教育,因此他們的學習教材絕大部分來自于他們所能看到的外國影片,而影響最深的自然是份額最大的好萊塢電影。而此時的好萊塢在大制片制度下的刺激下,商業(yè)和藝術上都日臻成熟,在形式和內容上確實有很多值得中國電影人學習的地方。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影響力日漸增長,當時又出現了《不怕死》(Welcome Danger)等帶有辱華色彩的影片,這自然引起當局者的注意。1930年11月國民黨政府發(fā)布《電影檢查法》,明確規(guī)定“凡電影無論本國制或外國制非依本法經檢查核準后不得映演”,并根據這部《電影檢查法》開始對一些好萊塢影片下達禁映令。雖然出臺并執(zhí)行了《電影檢查法》,但是國民黨當局顯然并沒有把矛頭指向好萊塢,在1932年1月至6月的《電影長片檢查總表》中可以發(fā)現,此時被禁映的“外產片”僅為5部,而國產片卻有12部,由此可見《電影檢查法》的板子大部分落在了國產片身上,對于好萊塢影響則較小。事實上,由于好萊塢電影與國民黨政府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差異較小,因此在政府層面對于好萊塢的批評相對較少,反而是一些掌握在左翼電影工作者手中的電影報刊如《申報》《大公報》《時報》等對好萊塢的批判比較集中。[3]
新中國成立之后,如何面對意識形態(tài)上和新生政權格格不入的好萊塢電影,成為擺在相關部門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保證過渡時期的平穩(wěn),新生的人民政權并沒有立即下令停映好萊塢電影,只要影片沒有反蘇、反人民、反對世界和平運動,宣揚帝國主義武力與侵略思想,以及挑撥戰(zhàn)爭的傾向,就允許上映。中共中央宣傳部1950年2月發(fā)布《有毒影片審查標準的指示》,明確提出“審查標準不可過嚴,須考慮私營影院營業(yè)和觀眾需要,如禁演過多,而進步影片一時又不能替代,可能造成觀眾減少、影院關門,故禁演必須慎重。”[4]
然而,對于好萊塢電影的寬容政策并沒有延續(xù)很長時間。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中美關系成為直接的敵我關系,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清除親美崇美思想,清退好萊塢電影,進行廣泛思想動員,成為政府面臨的最急迫的任務。中央文化部發(fā)布了《電影業(yè)登記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有關電影的政策法規(guī),積極發(fā)展國營電影,同時“協助與指導私營電影業(yè),鼓勵其攝制進步電影,以期共同抵制與代替有毒素的美國片與國產舊片,爭取進步電影在電影市場上的完全優(yōu)勢”[5]。
除了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這一時期的主流社會輿論也開始對美國電影展開大力批判,《人民日報》《文匯報》《解放日報》等刊登了大量揭發(fā)好萊塢電影和美國文化對人毒害的報道,將好萊塢電影和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聯系起來,在全國范圍內掀起批判好萊塢電影的高潮?!缎侣勅請蟆贰洞蠊珗蟆返榷嗉覉笊绨l(fā)表聲明,決定停止刊登美國影片廣告及類似的宣傳品[6]。在全國聲討好萊塢的浪潮下,各大城市的電影院也開始正式和好萊塢電影說不,1950年11月,廣州、上海等地的電影院一律拒絕上映美國影片。至此,好萊塢影片基本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
好萊塢退出中國的歷史進程并不長,差不多只用了一年的時間。這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息息相關:1.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加速了對好萊塢電影的肅清,建國前后對好萊塢電影的政策事實上是較為寬容的,如果不出意外,清除好萊塢的工作應該是呈現出更加循序漸進的狀態(tài),然而抗美援朝的動員激發(fā)了全國人民對于美國的憎惡,也使政府感到立即清除美國電影影響的必要;2.全國上下動員,聲勢較為浩大,政策和輿論形成了有力的互補;3.美國電影在中國的主要市場在各大城市,涉及面小,動員和實施行動比較方便。
好萊塢的退出,不僅僅是影片本身的退出,更是電影觀念的退出。作為一種成熟的商業(yè)電影運作模式,好萊塢很好地展現了電影作為大眾娛樂商品的魅力。電影的娛樂性不可抹殺,但綜合當時的國內外環(huán)境,對于新生的人民政權,電影的首要任務是宣傳,文化部在當時明確指出,要爭取在兩年內生產足夠多的進步影片,實現全國范圍內徹底替代消極影片。
電影的生產方式和電影工業(yè)的體制是緊密相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電影體制中,國營和私營的電影企業(yè)并存,并且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少數大城市,集中的態(tài)勢比較明顯。而在好萊塢電影退出中國的同時,中國的電影工業(yè)開始向蘇聯模式靠攏,電影生產全面納入計劃經濟體制,并且開始向中西部地區(qū)分散,在繼續(xù)發(fā)展已有的北京、上海、長春等電影廠基礎上,在西南、西北等各地建廠,比如峨眉電影制片廠、廣西電影制片廠、西安電影制片廠等,均是這一時期籌建。
此后,中國的電影工業(yè)完全向蘇聯模式靠攏,徹底同好萊塢劃清了界限。在此后的幾十年中,中國的電影市場基本由國產片主導,并形成了獨特的政治美學風格。這一轉變,是和中國整體政治、經濟體制的變革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對中國觀眾的電影審美偏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中國電影計劃經濟的工業(yè)體制之影響也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90年代,并成為當下電影產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影響參數。
建國初期清除好萊塢電影后,一直到了1994年,為進一步深化電影行業(yè)改革,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電影市場,重啟院線制、分賬制,當時的廣電部決定,每年引進10部大片,好萊塢電影得以再次真正進入中國。雖然每年10部大片中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各占三分之一,但好萊塢電影在票房和影響力等方面均占據絕對統治地位。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履行成員國義務,我國開始每年允許20部境外電影在國內院線放映,其中好萊塢電影占到了80%以上。到2012年,更是每年增加14部美國大片,每年引進片數量達到34部。2018年開始,根據最新境外視聽節(jié)目引進規(guī)定,境外電影引進數量可達到上映影片總量的30%,數量限制進一步放松,市場進一步開放。
當然,境外影片的引進,除了數量方面的限制,影片內容方面也必須經過相關審查,比如不得違反中國憲法、法律法規(guī);不得危害中國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得詆毀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不得破壞中國宗教政策;不得違背中國社會公德,等等。這些審查并非中國獨有,國外同樣存在甚至更加注重,比如美國的薩繆爾森·亨廷頓提出“文明沖突論”,明確指出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好萊塢電影作為美國最重要的文化價值輸出載體,非常擅長用豐富多樣的內容把國家的價值理念、意識形態(tài)隱蔽地內置于影片的情節(jié)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觀影者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達,形成一種強大的,難以逃避的文化控制存在,這是任何宣傳、說教方式無以企及的。
再次引進好萊塢電影,是為了解決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的困境,激發(fā)國內觀眾的觀影熱情,刺激票房增長。成效很快顯現,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便引發(fā)觀影熱潮,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更是狂攬3.2億元的票房,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票房神話,好萊塢電影支撐起90年代中國電影的大半邊天地,1994-1999年,幾乎每年的票房冠軍都是好萊塢大片。
好萊塢電影的再次強勢進入,對國產電影產生了巨大影響。一方面,當時的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大片實力確實相差巨大,市場份額被引進電影擠壓到很小,生存和發(fā)展壓力巨大,據時任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介紹,2003年以前大陸電影市場能夠盈利的影片中,好萊塢電影占了60%,香港電影30%,國產電影僅占10%。另一方面,好萊塢電影也刺激并推動了中國電影的發(fā)展和壯大,好萊塢類型片的創(chuàng)作方法、明星制度、高科技的運用、高成本的制作、高概念的故事等都為中國電影的發(fā)展提供了學習的范本。同時,引進的好萊塢電影主要以動作、科幻、災難、戰(zhàn)爭等大片為主,給中國觀眾提供了全新的觀影體驗,吸引大量觀眾重新進入電影院,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中國觀眾觀看大片的觀影興趣和習慣,并且促進了全國各地電影院的建設與升級。
在好萊塢的影響下,國產電影迅速發(fā)展,2002年后逐漸涌現出一批國產大片,比如《英雄》《十面埋伏》《無極》《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中國電影工業(yè)開始崛起、壯大。2004年,國產電影票房首次超過引進的好萊塢電影,慢慢積累起與好萊塢電影分庭抗禮的實力。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發(fā)布的《2021年度中國電影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近五年以來,國產電影票房已經非常穩(wěn)定地高出好萊塢,國產電影2017年票房占比53.84%,2018年62.15%,2019年64.07%,2020年83.72%,2021年84.49%,其中,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首次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繼續(xù)蟬聯全球單一市場全年票房與銀幕總數雙冠王。并且近三年來,每年票房最高的10部影片中,幾乎全被國產電影占據,國產電影涌現出一批口碑和票房都非常優(yōu)秀的新主流影片,比如《紅海行動》《戰(zhàn)狼》《流浪地球》《中國醫(yī)生》《懸崖之上》《長津湖》等等,這些影片吸收了好萊塢類型片、明星制度、工業(yè)美學等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又很好地融入中國的歷史傳統、主流價值,非常契合國人當下的家國情懷,國產電影成功占據中國市場核心,得到中國觀眾的認可。
好萊塢電影從再次進入中國市場的所向披靡,到近幾年的式微衰退,一方面是國產電影的成熟壯大,另一方面更是好萊塢電影自身的問題,劇情空洞,故事套路,夾帶美式價值觀,再披上特效外衣,中國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不愿為這種流水線大片買單。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國產電影取得目前的成就,并不能代表就完全超越了好萊塢電影,國產電影雖然在國內已占據優(yōu)勢,但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還很弱,比如國產電影《長津湖》,國內總票房57.75億元,是國內影史票房新冠軍,而在國際市場上票房僅有300多萬美元,折合2000多萬人民幣。國產電影國內外票房反差巨大的現象目前普遍存在,因此國產電影必須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尋找本土與國際的契合點,進一步挖掘人類共通的主題,尋找共通性,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提高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