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決定帶女朋友回家的前一晚,我在家庭群里預(yù)告了一番。不到一分鐘,我媽立刻彈來語音私聊詢問女朋友的飲食習(xí)慣,還責怪我怎么不早點說,她好提前準備。從她的語氣中,能聽出一絲慌張。
回家當天,我爸媽兵分兩路,在市場與超市購買晚上的食材,看到他們在群里互相分享著各自的購物成果,我和女朋友打趣道:“這可是過年級別的待遇。”
下了高鐵,剛出站我便看到我爸站在停車場門口四處張望,無處安放的手擺弄著車鑰匙,像極了等客上門的黑車司機。我伸手打了聲招呼:“師傅,這邊?!?/p>
我爸趕緊迎了過來,我這才發(fā)現(xiàn)他今天有點不對勁。平時老漢衫加大褲衩,今天卻穿上了不知道哪一年春節(jié)買的紅襯衫,胸前的口袋插著一副黑色墨鏡,透露出一種“土酷”的氣質(zhì),我有些忍俊不禁,更像黑車司機了。“行李我來拿,放到后備廂吧?!崩习钟描€匙打開后備廂,按了兩次都錯按成鎖車鍵,第三次才成功。
回家路上,這個平日里天天吐槽年輕司機開車慢的20 年駕齡老司機,開得極為謹慎,像剛拿到駕照的我,中途還熄了兩次火,這可是我從未見過的。女朋友偷偷在耳邊跟我說:“你爸挺可愛的,感覺比我見家長還緊張?!?/p>
到了家門口,我媽也已經(jīng)在迎接我們了。定睛一看,她今天也不對勁。一條帶流蘇的民族風半身裙,一件我沒見過的T 恤,一直散著的長發(fā)盤了起來,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
“你和爸是在家舉辦換裝大賽嗎?”我自覺地把行李箱放在玄關(guān),因為每次放假回家,我的行李箱永遠被我媽嫌棄太臟而不允許拿進房間。結(jié)果我鞋子還沒脫完,我媽就提起行李箱箭步朝我的房間走去。
“平時我的箱子不都丟門口嗎?”
“那是以前,現(xiàn)在不一樣,你長大了?!蔽堇飩鱽砦覌尩拇笊らT,“趕緊收拾收拾,洗個澡準備吃晚飯?!?h3>二
晚飯準備得異常豐盛,作為一個在海邊出生長大的孩子,許多海鮮我都是第一次在家吃到。
媽媽還生怕飯菜不符合女朋友的口味,一直在小心試探:“吃得慣嗎?我們家吃得比較咸。”
“喜歡吃海鮮嗎?喜歡白灼還是蒜蓉粉絲蒸?
下次阿姨給你做?!?/p>
“讓維森多剝幾個蝦給你吃?!?/p>
看著女朋友碗里逐漸堆高的菜,老媽有些不好意思,補充道:“如果有吃不慣的菜,就丟桌子上?!?/p>
今天的主食是一盆我從小吃到大的臘味煲仔飯,不同的是加了芋頭。這兩年我的口味略有變化,盛飯的時候,女朋友細心地幫我把芋頭從碗里挑了出來。
看著女朋友熟練的動作,媽媽疑惑地看向我:“你不吃芋頭的嗎?”
女朋友搶答道:“維森這兩年口味變了一點,不愛吃芋頭了。”
媽媽愣了一下,想開口說些什么,又良久沒出聲。欲言又止幾番后,只客氣地對我說了一句:“你有吃不慣的菜,也丟桌子上吧。”
接下來的吃飯過程中,本來活躍的媽媽不怎么說話了,眼神總不經(jīng)意地飄向桌上唯一丟下的芋頭,我有些手足無措。幸好,老爸接管過了“飯局氛圍組組長”的工作,開始詢問我工作是否順心。
我低頭吃著飯:“還行吧?!?/p>
老爸轉(zhuǎn)頭換了一個談話對象,問女朋友說:“維森現(xiàn)在還在做編輯的工作嗎?”女朋友開心地說:“對啊,現(xiàn)在去了另一家媒體公司呢。”老爸聽完有些恍然大悟:“怪不得我點開他之前公司的公眾號,都看不到他的名字了。”
抬頭的瞬間我和老爸不小心對視上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哎呀,確實是長大了,我們得多玩點手機才能跟上你的變化了?!闭f罷,他從酒柜拿出一瓶80 年代的紅酒,木塞都有些掉碎渣子了。碰杯前,爸爸鄭重其事地看著我的眼睛說:“祝你幸福美滿,工作順利?!?/p>
這是20 多年來,他第一次說這種話。
我急忙拿起酒杯,對爸爸道謝,話出口后又覺得過于拘謹與禮貌。那一刻,手里的玻璃杯交匯出清脆的響聲,仿佛真正的成人儀式,在18 歲的好幾年后,才在這個飯桌上完成了交接。
飯后,趁著女朋友去洗澡的間隙,我溜進老媽的房間:“今天開心嗎?對你未來的兒媳婦印象怎樣啊?”
“挺好的呀,就是突然有些不習(xí)慣?!?/p>
“不習(xí)慣什么?”我疑惑地問。
“不習(xí)慣你在外面有了第二個家唄?!彼b作很隨意的樣子,“以往你一個人回來,在我和你爸的眼里,你始終是個小男孩,一身改不掉的壞習(xí)慣?!?/p>
“這一次回來,你有擔當,成熟不少,”停頓了一下,她繼續(xù)說,“不過在外面,也別太累著自己。”
“我和你爸說了,兒子帶女朋友回家,已經(jīng)長大成為一個男人了,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與自由?!?/p>
“外面那么多人給你們施壓,回到家就不要再感受到家里的壓力了?!?/p>
聽到媽媽這么說,我有些哽咽。他們的手足無措、緊張,并不是因為新人到來的尷尬,而是爸媽在不斷地適應(yīng)我長大的這個過程,不斷調(diào)整對待我的方式。
“快去陪女朋友吧,媽媽希望你在外面那個家也美滿?!?/p>
在回廣州的前一晚,我?guī)О謰屓コ粤艘活D年輕人常吃的東南亞菜,請從來不會主動去電影院的他們看了一場電影,買了兩杯他們眼里“昂貴”的奶茶,開著車載著他們到海邊兜了幾圈,吃了頓路邊攤的燒烤。
離開家前,我一邊收拾行李,一邊像他們的監(jiān)護人一樣嘮叨著:“你們沒事多出門走走,別老賴在家里?!?/p>
“還有,冰箱里過期的菜該扔就扔了,別老屯著。”
他們笑著點頭應(yīng)和說:“知道,知道,別啰唆了。”
這場景讓我有些恍惚,曾經(jīng)父母牽著我,帶我走上正軌。從長大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終于把領(lǐng)路的選擇交給我了。
“我已經(jīng)準備好,接受你長大這個事實了?!?/p>
這句話,父母花了23 年,終于說了出來。
(摘自“青年獨立體”微信公眾號,蝌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