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 亮
“吳橋江湖八大怪:仨球倆碗跟鬼賽,白肚皮上切青菜。眼里扎出骨針來,鼻奏嗩吶震中外。千斤大缸蹬得快,老鼠提水碾蕎麥。刀山爬到云霄外,雙手書法唱梅派?!痹趨菢蚩h藝術界流傳甚廣的口頭禪中,末了這位就是吳橋縣政協委員廖鵬,書法、繪畫、篆刻、唱功等4 項技藝俱佳。
1989 年3 月,廖鵬出生于梨園世家。因祖父廖玉海曾是評劇團團長,耳濡目染,水滴石穿,廖鵬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時開始接觸吹拉彈唱。
5 歲時,祖父言傳身教,指導廖鵬執(zhí)筆練習書法。祖父要求嚴格,廖鵬每天早起要踢腿、倒立、吊嗓子,下午要堅持練兩個小時的毛筆字,而且是“一邊唱戲,一邊雙手練字”。
1995 年6 月,廖鵬隨祖父來到落成不久的吳橋雜技大世界演出,江湖文化城為他專門設置“童星劇場”。童年廖鵬明眸皓齒,粉裝玉琢,生得十分秀氣,長得像個小姑娘。他唱戲有板有眼,將戲曲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而且能雙手同時揮毫潑墨寫得梅花篆字。于是,人們送他一個響亮的綽號“六歲紅”。
廖鵬會唱5 個劇種的戲曲,他演唱的評劇《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鐘馗》和梅派京劇令人叫絕。
受發(fā)育變聲影響,少年時期的廖鵬撂下唱戲,轉攻書法。尤其師從書法家賈徽以后,他更加刻苦地練字,廢寢忘食,焚膏繼晷,行草和篆隸漸漸達到筆走龍蛇翰逸神飛的境界。
都說書畫同源,廖鵬由書法的用筆而涉獵國畫。他覺得國畫是世界上最高明的畫法,通過點線面的千變萬化,不僅能描繪出大好山河的磅礴之勢,也能將花鳥魚蟲勾勒得栩栩如生。于是,他拜田瑞先生為師,學習傳統(tǒng)小寫意花鳥畫;拜謝永增先生為師,學習山水;拜王慶利先生為師,學習工筆花鳥。
有志者事竟成,廖鵬潛心研習書畫不輟,終于嶄露頭角。2001 年,廖鵬受組委會邀請,參加“法國蒙彼利埃藝術家之春”藝術節(jié),受到時任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先生的親切接見。
2005 年7 月20 日,年僅16 歲的廖鵬應邀去大連參加“紀念徐悲鴻大師誕辰110 周年書畫家筆會”,和100 多位著名書畫家同場書畫。徐悲鴻的夫人廖靜文女士在廖鵬的作品前駐足,由衷地感慨道:“筆墨伴青春,藝海有來人?!?/p>
除了書畫,廖鵬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篆刻。2015 年,篆刻泰斗西泠印社熊伯齊先生納其為關門弟子,他成為老先生最年輕的弟子。2016年,廖鵬出版以《論語》為主題的篆刻集。
廖鵬經常在各級書畫篆刻大賽中獲獎。2016 年,他創(chuàng)作書畫集《吳橋雜技》,用書、畫、印的形式記錄那些瀕臨失傳的古老雜技。2017年,他的篆刻作品入展“全國首屆佛像印大展”,國畫作品入選中國美協“西部大地情·壯麗內蒙古”美術作品展。2018 年,他的書法作品參加“榮寶齋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榮獲優(yōu)秀獎(最高獎)。2019 年,他的書法作品參加河北省書協主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書法大展”榮獲三等獎。
篆刻不僅帶給廖鵬美的藝術享受,更讓他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熱愛。廖鵬說,今后他將主攻篆刻,繼續(xù)潛心研究,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經歷歲月的洗禮,沉淀美好的芳華,廖鵬已經從“雙手書畫唱梅派”的“六歲紅”,成長為集書法、繪畫、篆刻等多種技能于一身,小有名氣并廣受社會好評的青年藝術家。
在吳橋雜技大世界演出的同時,廖鵬經常參加寫春聯、文藝下基層等公益活動。2021 年,義務參加市美協組織的“文化潤疆”活動,為新疆書畫愛好者舉辦書法學習講座。他還免費培養(yǎng)大批書法、繪畫、篆刻人才,為培育濃厚吳橋文化氛圍作貢獻。
2021 年7 月,廖鵬被推選為第十四屆縣政協委員。根據吳橋雜技文旅產業(yè)現狀,他提出了“舉辦吳橋民間雜技藝術節(jié)”的提案。他說,此舉不僅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獻上精美絕倫的文化盛宴,還能促進雜技團體之間的交流,提升吳橋雜技的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