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九寧
“該做的,我都做了,但孩子就是不行,隨他去吧?!边@是一些家長在育子“失敗”后的感慨,大有付出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的無奈。
想起一個朋友跟我說的一件事:她兒子不愛運動,身體協(xié)調性較差,于是她便帶兒子參加了一個羽毛球的訓練班。其中,有一個步伐,一般孩子兩三天就能學會,但她孩子一周都沒有學會,半個月后還是不行,最后連教練都沒信心了,暗示她,孩子沒這方面的資質,算了吧。
但朋友沒有放棄,只要沒有特別的事情,每天晚上都要帶著孩子去樓下練習步伐。練了半年,最后完全會了!
更讓朋友驚喜的是,孩子身體的協(xié)調性也一下子跟了上去,打籃球、玩滑板、跑步,都很好,跟半年前的他判若兩人。
一位小學老師告訴我,現(xiàn)在有些家長,如果孩子的習慣和學習成績不好,就很焦慮,覺得自己該做的都做了,但孩子就是不行,只能佛系地靜待“花開”了。
這位老師說,最讓她覺得痛心和失望的是,作為老師的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那些表現(xiàn)不太好的孩子,但孩子的家長卻不堅持,放棄了,怕見老師,不肯與老師溝通關于孩子的問題。
跟很多事一樣,孩子的學習以及習慣養(yǎng)成,也容易進入瓶頸期。孩子進入到瓶頸期,家長不能也同頻進入這個階段,不再去幫助、鼓勵孩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和孩子一起咬牙堅持,別人21 天能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我們21 天不行,就42 天、63 天,甚至半年、一年……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