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美國漢學家陸威儀對中國上古洪水神話的研究*

2022-12-28 02:22:40葉慧婷
國際漢學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威儀上古神話

□葉慧婷 江 雪

一、突破西方中心視角,關(guān)注中國上古洪水神話

就洪水神話的研究歷史而言,西方學者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學者普遍以諾亞方舟神話為典型文本標準,他們的作品基本很少提及中國上古洪水神話,對中國洪水神話缺少關(guān)注。

洪水神話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國神話傳說系統(tǒng)中,包括《圣經(jīng)》記載的諾亞方舟故事、希臘文學中以丟卡利翁和皮拉為主人公的洪水神話、印度神話中摩奴與神魚的洪水神話等。英美學者較早對洪水神話展開研究,用圣經(jīng)學、地質(zhì)學、考古文獻學、民俗學、精神分析學等多種學科方法對洪水神話進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積累了大量學術(shù)成果。圣經(jīng)學研究者長期研究諾亞方舟故事,在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記載巴比倫洪水神話的泥板之后,由于巴比倫洪水神話與諾亞方舟故事的情節(jié)相似,更是掀起了研究世界范圍洪水神話的浪潮。

弗雷澤(James Frazer,1854 —1941)搜集了巴比倫、希伯來、印度、東亞、美洲等多個地區(qū)的洪水神話,將其匯編入著作《舊約中的民俗》第四章。a弗雷澤著,童煒剛譯:《舊約中的民俗》,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遺憾的是,其中沒有收錄任何一則中國洪水神話的原文。他甚至在該書中明確提出,在亞洲東部那些非常開化的民族,例如日本人和中國人中,在他們卷軼浩繁的古老文獻里,沒有發(fā)現(xiàn)這類大洪水的任何當?shù)貍髡f,即整個人類或大部分人類被淹死的世界性洪水泛濫的傳說。民俗學AT 分類法的代表作《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大范圍搜集世界各地流傳的洪水神話,并按照母題進行編號和整理。bAntti Aarne and Stith Thompson, The Types of the Folktale: A Classification and Bibliography. Helsinki: Suomalainen Tiedeakatemia, 1973.該書列舉了數(shù)十個國家和民族的資料,中國只有兩篇文章被收錄,且這兩篇故事被認為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而非來自中國本土。近年來,美國學者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1934 —2005)編寫了《洪水神話》c阿蘭·鄧迪斯著,陳建憲譯:《洪水神話》,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年。,該書是研究論文的匯編,整理了西方學者對世界各地洪水神話的重要研究成果,書中也沒有關(guān)于中國洪水神話的研究。

如前所述,西方的專業(yè)神話學者對世界洪水神話進行了相對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然而他們的著述均鮮少提及中國上古洪水神話。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中國上古神話與西方典型的諾亞方舟故事情節(jié)差異太大。諾亞方舟式洪水神話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是神降下大洪水毀滅人類,某位義人受到神的恩賜,通過方舟等工具得以逃生,重新繁衍人類。而漢族古籍所載的大禹治水、女媧補天等神話,主要講述的是英雄如何治水,均不具備上述情節(jié)。西方學者以諾亞方舟為洪水神話的標準模式來對照中國神話,于是,大禹治水這類中國古籍所載的上古洪水神話便未能被納入洪水神話的研究范疇。

就西方漢學界對中國神話的研究而言,學者積累了許多成果,但卻較為忽視中國上古洪水神話的研究。

西方學者有一些綜合介紹、論述中國神話的書籍,如:英國漢學家沃納(Edward Theodore Chalmers Werner,1864 —1954)出版了《中國神話與傳說》這一力圖概述中國神話的專著。aE. T. C. Werner, Myths and Legends of China.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Press, 1994.沃納的研究一度在西方享有盛名,該書自1924 年出版后多次再版。德國學者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1901 —1989)編制了《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共收錄了300 余個故事,指出這些故事涉及的古籍出處,發(fā)表了對這些故事的學術(shù)見解。b艾伯華著,王燕生、周祖生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 年。同時,西方漢學界對中國神話亦做出了相當多的研究,但并未涉及上古洪水神話。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 —1940)從神話—祭祀關(guān)系的角度出發(fā),研究《詩經(jīng)》中包含的神話與中國上古農(nóng)業(yè)社會祭祀風俗的關(guān)系,論證神話的宗教功能、社會功能。馬伯樂(Henri Maspero,1883 —1945)則研究《尚書》中的神話,努力去除神話歷史化的影響,恢復(fù)神話原貌。還有一些歐洲漢學家把中國的后羿射日神話與太平洋地區(qū)、美洲印第安人地區(qū)的神話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世界范圍內(nèi)普遍存在著消滅多余太陽的神話,概述了該類神話的情節(jié)模式。英國學者魯唯一(Michael Loewe)等人則討論中國的西王母形象,探尋其形象的異域來源。cMichael Loewe, Ways to Paradise: Chinese Quest for Immortality.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79.另有一些學者對《山海經(jīng)》等神話典籍進行了翻譯和考證工作。

20 世紀50 年代以來,美國漢學興盛,在中國神話研究方面積累了一些成果。美國學者圍繞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展開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由創(chuàng)世神話探求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特點,頗具深度。吉瑞德(Norman Girardot)撰寫了博士論文《早期道教中的神話與意義:以混沌為主題》(“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The Theme of Chaos(Hun-Tun)”),探討道教中的“混沌”與宇宙起源、世界創(chuàng)造的問題。dNorman Girardot, 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3.有些學者認為先秦神話沒有典型的造物主形象和創(chuàng)造世界的情節(jié),提出中原地區(qū)并沒有關(guān)于創(chuàng)世神話的歷史文獻。ePaul R. Goldin, “The Myth that China Has No Creation Myth,” Monumenta Serica 56 (2008): 1–22.商代及以前的帝王神話也受到美國學者的重視。美國學者艾蘭(Sarah Allan)在其著作《龜之謎:早期中國的神話、藝術(shù)與宇宙》(The Shape of Turtle: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中對商代神話和文明進行了研究。2010 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了該書的增訂版,書名為《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shù)和宇宙觀研究》。f艾蘭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shù)和宇宙觀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年。艾蘭對中國上古史頗有研究,功底深厚,她把研究推進到商之前的時代,研究堯、舜、禹至周初君主等統(tǒng)治人物,試圖理清中國上古權(quán)力的轉(zhuǎn)換問題,相關(guān)成果被收錄入其著作《世襲與禪讓》中。g艾蘭著,余佳譯:《世襲與禪讓》,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年。該書運用列維 – 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 —2009)的結(jié)構(gòu)主義分析方法,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考察這些歷史傳說的深層結(jié)構(gòu),以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目。除了專門研究中國神話的著作之外,在其研究世界神話的著作中,中國神話也受到了重視。

美國神話學者對中國上古洪水神話進行了一些研究,開始突破西方中心視角。有少數(shù)學者注意到了中國古籍中的洪水神話文本,撰寫了為數(shù)不多的涉及漢族洪水神話的文章,對洪水神話涉及的重要人物形象、洪水神話類型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如《共工與洪水:反思〈堯典〉中的神話歷史化》(“Kung Kung and the Flood: Reverse Euhemerism in theYao Tien”)、《中國古典的四種洪水神話模式》(“The Four Flood Myth Traditions of Classical China”)。aWilliam Boltz, “Kung Kung and the Flood: Reverse Euhemerism in the Yao Tien,” T’oung Pao 67 (1981): 141–153. Anne Birrell,“The Four Flood Myth Traditions of Classical China,” T’oung Pao 83 (1997): 213–259.一些研究中國文學的漢學家出于追溯文學傳統(tǒng)源頭的目的,從象征意蘊角度闡釋大禹治水神話,并力圖找到其與《穆天子傳》等后世敘事文學的聯(lián)系。bDeborah Lynn Porter, From Deluge to Discourse: Myth, Histor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hinese Fic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6.但是,并未出現(xiàn)系統(tǒng)研究早期中國洪水神話的作品,也未能出現(xiàn)比較西方洪水神話與中國上古洪水神話的著作。

2006 年,美國著名漢學家、斯坦福大學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教授的著作《中國上古洪水神話》(The Flood Myths of Early China)突破了這一局面,取得了學術(shù)上的重要進展。陸威儀教授長期致力于研究中國上古時期歷史與文化,成果頗豐,獲得過漢學界著名獎項儒蓮獎。該書是一本針對早期中國洪水神話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學術(shù)書籍,陸威儀對此類神話文本以及相關(guān)的先秦文化典籍做了細致閱讀和考證,吸收結(jié)構(gòu)主義神話學、文學與文化相互闡釋等研究方法,歸納分析中國洪水神話的結(jié)構(gòu)模式。從學術(shù)史層面來講,陸威儀的這本著作突破了以諾亞方舟神話為判斷標準的西方中心視角,系統(tǒng)地、專門地研究中國上古洪水神話,關(guān)注中國本土神話和中國文明自身特質(zhì),尊重西方文明以外的其他文明體系,體現(xiàn)出文化多元主義的態(tài)勢。

二、辨析中國上古洪水神話的深層結(jié)構(gòu)

結(jié)構(gòu)主義神話學奠基者列維 – 斯特勞斯在著作《餐桌禮儀的起源》(The Origin of Table Manners)中指出,北美和南美的洪水神話都圍繞著水的兩種極端形式的沖突這一結(jié)構(gòu),一種是獨木舟航行中的流水,這代表著時間的流逝,一種是洪水,它干擾破壞了自然世界的秩序。洪水神話的深層結(jié)構(gòu)意義是秩序的混亂與重建。cClaude Levi-Strauss, The Origin of Table Mann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陸威儀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解讀中國上古洪水神話,著重吸收了斯特勞斯的結(jié)構(gòu)主義方法,從宇宙觀、罪的觀念、父子關(guān)系和生育主題四個方面來闡釋洪水神話的深層結(jié)構(gòu)模式,廣泛搜集神話文本與各類中國文化典籍,借此探討中國文化模式。

陸威儀首先闡述了洪水神話的宇宙觀模式,以此作為理解洪水神話的大背景和基礎(chǔ)結(jié)構(gòu)模式。他認為宇宙觀是中國洪水神話的大背景,應(yīng)當在這一文化背景下去理解洪水神話。陸威儀將《孟子》《尚書》等典籍中對洪水侵襲陸地、獸類入侵人類聚居地的描寫,與《道德經(jīng)》等典籍中關(guān)于宇宙初始混沌狀態(tài)的描述聯(lián)系到一起,認為洪水代表世界處于混沌一團的無序狀態(tài)。隨后,陸威儀分析了大禹治水的方法和功效,認為大禹治水具有分化功能,在分化中重新建立世界秩序。他根據(jù)《尚書·禹貢》中“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降丘宅土”的記載,指出大禹治水分開水陸的做法。繼而,又根據(jù)《尚書·禹貢》對每一地域版塊山脈的土質(zhì)、田地及貢品等級的區(qū)別描寫,進一步推論大禹治水將國土分為不同區(qū)域,將河流劃分為不同水系,同時提出大禹劃定的九州、五服是將中心區(qū)域與邊緣區(qū)域區(qū)分開來。他最終將洪水神話蘊含的宇宙觀模式總結(jié)為:洪水:混沌無序——治水:分化水陸、人獸——重建世界秩序。dMark Edward Lewis, The Flood Myths of Early Chin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p. 47.

在洪水神話研究中,中國學界較為注重探討大禹這類正面人物,而美國學者的關(guān)注點則相反,他們非常注重分析洪水中的負面人物——共工、相柳、鯀。陸威儀在著作中仔細分析了共工和鯀的形象。他總結(jié)分析了共工的罪人形象,一類是共工與洪水沒有明確聯(lián)系,但形象包含品德敗壞的反叛因素,如《尚書·堯典》對共工“象恭滔天”的貶低,《國語·周語》對共工“虞于湛樂,淫失其身”的品德批判;另一類則直接指出共工的叛亂罪行引發(fā)洪水,如《淮南子》對共工為爭奪權(quán)位而觸不周山的描寫,《山海經(jīng)》等典籍對共工屬于叛亂之臣的說法。在對鯀的形象分析方面,陸威儀重新闡釋了“鯀婞直以亡身兮”的說法,認為這不是夸獎鯀的耿直品格,而是說他作為臣屬具有不聽命令的叛亂特征。《山海經(jīng)》對鯀盜竊息壤的記載,也暗合了這點。他舉出《淮南子·原道訓》“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的說法,直接指明了鯀作為叛臣的身份。陸威儀提出,中國洪水神話中,洪水主要是由反叛的罪犯引發(fā),最后維系政治秩序的首領(lǐng)制服了罪犯,平息了洪水,從而論證了首領(lǐng)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合法性。洪水不僅是自然界的無序之水,還象征著人類社會的無秩序,即叛亂者的罪行。aMark Edward Lewis, The Flood Myths of Early China, p. 49.

還有一些學者撰寫專文來分析這些人物,如《共工與洪水:反思〈堯典〉中的神話歷史化》。他們的觀點與陸威儀基本接近,認為洪水的起因在于叛亂者的罪行。

第三個主題是圍繞父子關(guān)系模式展開的。陸威儀分析了諾亞方舟蘊含的家庭形成過程、印度摩奴神話的父女倫理問題,指出家庭結(jié)構(gòu)是洪水神話的普遍主題。陸威儀注意到,在中國上古洪水神話文本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對立的父子關(guān)系:堯賢德而丹朱不肖,瞽叟失德舜賢德而商均不肖,鯀治水失敗而大禹治水成功,在洪水治平之后則開啟了啟繼承禹的父子相繼有序的時代,這說明洪水神話象征父子倫理關(guān)系由無序到有序的過程。bIbid., p. 79.陸威儀指出,洪水神話中的兒子往往具有怪獸的特點,即堯、舜、禹都有非人類特征,如舜具有“重瞳”,禹有龍之形體。他們還有和父親極其類似的特征,比如:根據(jù)《國語》《呂氏春秋》的記載,瞽叟有盲人樂官的身份,舜亦有音樂才能;《山海經(jīng)》則指出舜與商均都具有農(nóng)神身份;鯀、禹的神話情節(jié)多次出現(xiàn)龍、龜?shù)人铮叨季哂兄嗡牟拍?。陸威儀據(jù)此提出,洪水神話中的父子關(guān)系揭示了整個中國家庭父子關(guān)系的結(jié)構(gòu)問題,即中國人有懼怕兒子類似父親的觀念:兒子出現(xiàn)過度類似父親的體貌特征或才能,將使父親擔憂權(quán)威受挑戰(zhàn),出現(xiàn)父子對立的情況。洪水時代,兒子與父親類同,缺乏必要的倫理界限,因而兒子被描述為怪異的體貌和與父沖突的狀態(tài);而洪水之后則迎來了大禹和啟這樣父子相繼的時代,建立了正常的家庭倫理秩序。cIbid., pp. 79–85.

陸威儀在著作中還著重探討了洪水神話中出現(xiàn)的生育主題。由于上古中國洪水神話沒有洪水后再造人類的情節(jié),國內(nèi)對此類神話的生育主題談?wù)撦^少。而陸威儀卻深入分析了女媧與生育主題的密切聯(lián)系,挖掘出了上古洪水神話的生育主題。他首先討論了女媧治水的神格,指出她是人類始祖神,始祖神治水恢復(fù)世界秩序,暗含著保護人類繁衍的意蘊。陸威儀注重對女媧治水方法的探討,認為女媧作為人類始祖神,具有生育與再造一切有機體的功能,她治水的方法乃是把宇宙作為有機體加以再造。陸氏提出,女媧用鰲足支撐宇宙的四極,是恢復(fù)宇宙的骨骼結(jié)構(gòu);蘆灰屬于五行中的木,黑龍屬于五行中的水,以蘆灰治水并且斬殺黑龍,即用木的力量戰(zhàn)勝水的力量以恢復(fù)宇宙有機體的能量平衡;五色石在《史記》《論衡》和一部分傳統(tǒng)醫(yī)療典籍中被認為具有治療人體疾病的作用,五色石補天正是如修補人體般地修復(fù)宇宙。據(jù)此,陸威儀得出結(jié)論,中國洪水神話與西方神話一樣包含著生育主題,只是它不是直接描述人類洪水后再繁殖,而是通過始祖神女媧運用其生育能力來再造宇宙有機體的方式來間接呈現(xiàn)該主題。dIbid., p. 110.

最終,陸威儀將中國上古洪水神話及其蘊含的文化模式歸納為“混沌—有序”二元對立的結(jié)構(gòu)模式。如表1:

表1 陸威儀歸納的中國上古洪水神話的深層結(jié)構(gòu)

按照陸威儀提供的古籍材料和論證,中國洪水神話似乎可以被納入這樣一個單一完整的二元對立結(jié)構(gòu)。但是,中國神話的材料本身比較零散,古籍來源不一,因此,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與陸氏觀點相悖之處。考察大禹治水相關(guān)的材料,中國傳統(tǒng)史學界普遍認為大禹治水是大一統(tǒng)王朝夏王朝的開啟標志,認為禹劃分九州的前提是他將碎片化的土地統(tǒng)一為自己的國土,將各地分散的河流連通為統(tǒng)一的水系,九州五服隸屬于禹跡,是對統(tǒng)一國土進行的次一級地理單位劃分,且貢賦體現(xiàn)了中央對廣大區(qū)域的管理職能。因此,大禹治水并非只有在分化中重建秩序的一面,還具有在整合中重建世界的因素。就罪行引發(fā)洪水的模式而言,聞一多、呂思勉等中國學者研究認為,共工、鯀等罪人也有正面形象的因素,或為某部落的領(lǐng)袖,或為神祇。a聞一多:《伏羲考》,呂思勉:《女媧與共工》,載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 年,第727 —728、 469 —470 頁。并且,《尚書》《孟子》等更多的洪水神話文本并未描寫洪水是因共工等人觸發(fā),而是將洪水視為自然發(fā)生的天災(zāi)。就父子關(guān)系模式而言,何星亮等學者指出,鯀、禹等人的非人類體貌特征,乃是圖騰觀念的表達b何星亮:《圖騰與中國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年。,研究中國史的專家認為中國上古存在一個氏族壟斷一個職業(yè)的情況c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324 頁。,因此,瞽叟、舜和商均都具有樂官職能的情況,并非父子類同而導(dǎo)致父子沖突。且考察《論語》《孝經(jīng)》一類典籍,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人有希望兒子繼承父親的面貌、職業(yè)和志向的傳統(tǒng),而非懼怕兒子類似父親,如:“不肖子孫”這個負面詞匯譴責不像祖先的子孫,儒家有“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的要求。

三、研究路徑及特點

陸威儀采用結(jié)構(gòu)主義、文化與文學互相闡釋的理論方法來闡釋中國上古洪水神話,為闡釋中國神話提供了較為新穎、多元化的視角,對國內(nèi)學術(shù)界具有方法論上的啟發(fā)意義。

針對早期中國洪水神話,國內(nèi)學者主要對鯀禹父子身份、大禹治水的范圍、治水所采用的方法等具體方面進行了較為翔實的考證,如顧頡剛、丁山對大禹神格的考證,徐旭生、馬宗申等對大禹治水地理范圍的考察,呂思勉、顧頡剛等對大禹治水具體方法的辨析。雖取得諸多成果,但研究方法基本屬于歷史學、地理學、訓詁學的傳統(tǒng)套路,對現(xiàn)代神話學的理論方法采用并不多。

陸威儀采用結(jié)構(gòu)主義方法,突破文本表面,挖掘神話的深層結(jié)構(gòu),揭示神話思維和人類思維的共同規(guī)律。從洪水神話的表面情節(jié),深入到中國文化的宇宙觀、罪的觀念、家庭倫理模式,對初級感性材料加以整理,使之概念化,從邏輯角度對神話,尤其是神話的語義縱向聚合結(jié)構(gòu)加以探討。

該書系統(tǒng)歸納、研究了中國洪水神話。如前所述,國內(nèi)的研究比較偏向?qū)χ嗡椒?、洪水發(fā)生地等具體問題的探討,對散見于各類典籍的洪水神話缺乏系統(tǒng)的歸納與探討。陸威儀的研究模式突破了只針對洪水神話文本中具體問題進行考證、分析的局面,轉(zhuǎn)而對神話文本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思維規(guī)律、文學傳統(tǒng)進行探討,并與大量先秦文化古籍結(jié)合,進一步深入討論中國文化的思維模式及特點。其研究整體牢牢把握“秩序”這一主題,將洪水神話的各類文本盡量囊括進混沌—有序二元對立的模式,將洪水發(fā)生的背景、災(zāi)難成因、洪水神話中出現(xiàn)的重要人物、零散出現(xiàn)的治水情節(jié)等納入一個完整的結(jié)構(gòu)中。

不可忽略的是,陸威儀的系統(tǒng)化研究與中國神話材料存在一定齟齬。這是由中國神話材料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中國神話材料的突出特點是零散化,即神話文本并非集中記錄在某一兩部書中,而是散見于經(jīng)史子集等各類古籍。各種典籍對同一神話人物的記錄往往不統(tǒng)一,甚至相反。比如,《尚書》等儒家文獻贊揚堯、舜、禹等上古帝王是奉行禪讓的理想人物,而注重帝王權(quán)術(shù)的《韓非子》則認為舜、禹都是囚禁前代君王的篡位之人,并不存在禪讓。盡管美國漢學家盡量搜集洪水神話的文本,以大量古籍材料為支撐來論證他們歸納的秩序、權(quán)力等主題,但他們提出的模式是相對單一的,并不能涵蓋所有的早期中國洪水神話材料。

陸威儀的研究致力于溝通中西方神話模式。由于大禹治水與西方典型的諾亞方舟神話在故事外在形態(tài)、人物、情節(jié)安排方面差異過大,較少有西方學者將其與西方洪水神話進行類比研究。而陸威儀認為中國洪水神話和西方洪水神話是類似的,認為它們都包含宇宙觀、罪、家庭模式等基本主題,且神話模式、文化特點也有可溝通之處。這種比較研究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藩籬,發(fā)揮了溝通中西方文學與文化的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威儀上古神話
東方神話
《山海經(jīng)》與上古海洋學知識
由“上”至“下”:兩周“威儀”嬗變
殷都學刊(2021年2期)2021-08-06 10:25:24
上古
任時光荏苒——營上古寨
神話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話謝幕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8:14
歷史感謝發(fā)現(xiàn) 上古炎帝陵碑重見天日
炎黃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4:52
品貌與人格:《詩經(jīng)》“威儀”政治話語研究
《詩經(jīng)》威儀觀探究
莆田市| 贡觉县| 辽中县| 韶山市| 清新县| 灵山县| 赣榆县| 永年县| 泸州市| 抚顺县| 正阳县| 库伦旗| 仙桃市| 麟游县| 五原县| 固始县| 台安县| 泰州市| 双鸭山市| 平乐县| 红安县| 西峡县| 鸡西市| 吉安县| 长宁区| 河西区| 昌都县| 大足县| 清新县| 绍兴县| 磐安县| 黄大仙区| 湾仔区| 乌海市| 赤壁市| 镇原县| 嘉义县| 牙克石市| 尉氏县| 华宁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