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月
蓬萊位于我國的山東煙臺,在《山海經(jīng)》里被描繪為神仙的住所。站在山頂?shù)呐钊R閣上,望著茫茫大海,海上云霧飄浮,霧氣中群山若隱若現(xiàn),仿佛置身人間仙境。
我和飄逸水母從蓬萊出發(fā)向海的方向前行,果然發(fā)現(xiàn)了一片美麗的群島,這就是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廟島群島。
廟島群島由32 座島嶼組成,大多數(shù)居民都生活在其中較大的南長山島和北長山島上,在2020 年之前,這片群島曾屬于“長島縣”,所以當?shù)厝烁晳T稱這里為長島或者長山島。
廟島是這片群島中的一座,九百多年前,古人為了祈求海神庇佑,便在這座島上修建了天后宮——媽祖海神廟,廟島之名也就由此而來。廟島的東、北、西面均有島嶼,這些島嶼為廟島提供了天然屏障。東面的屏障是南長山島和北長山島,兩島之間連著天然堤壩,像是手拉著手一樣。與北長山島對峙的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名叫“燒餅島”。
這里的居民特別樸實可愛,除了“燒餅島”,他們還給很多小島起了稀奇古怪的名字?!绑雿u”“犁犋把島”“擋浪島”“小黑山島”……這些名字起得真是既隨便又有趣。但正是這些小島一字排開成了廟島北面的屏障。
與小黑山島相呼應的是大黑山島,大黑山島是廟島西面的屏障,位于廟島群島的最西端,這里有中國最大的海蝕洞——聚仙洞,有石英巖群——龍爪山,有東方歷史奇觀——北莊遺址……
從東到北再到西,一個半圓形屏障保護著廟島的風平浪靜。為了尋找鵜鶘先生畫中的“月亮”,我和飄逸水母又從西向東來到了南長山島。站在南長山島的東南端,一條天然沙壩像蛟龍擺尾一樣伸入海中,這里是黃海和渤海的交匯處,天氣晴好的時候,還能清楚地看到蓬萊山呢!鵜鶘先生畫中的月亮似乎離這里不遠。沿著南北長山島之間的天然堤壩——玉石街,一路行進到達北長山島的一處小小海灣——月牙灣。踏進月牙灣,一彎新月靜靜地守護著清澈碧藍的海水,海灘上盡是圓潤光滑的礫石。
廟島群島有很豐富的海蝕地貌,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廟島群島不但有許多神秘的海蝕洞穴,還有許多海面雕塑作品。望夫礁酷似一位漁家婦女懷抱嬰兒,期待著出海的親人歸來;高高的寶塔礁長久矗立在海上,成為來往船只的航行標志……
長島港處停泊著很多漁船,想必這里是個海產(chǎn)豐富的地方。每天漁船歸港,一定會有許多商販聚集,現(xiàn)場交易最新鮮的漁獲。來這里旅行的人也紛紛來湊熱鬧,挑些品質(zhì)不錯的海鮮回到民宿,讓熱心的老板下廚烹飪。
站在北長山島的九丈崖上,懸崖下是礁石激起的千層白浪,眺望北方,更遠的地方還有許多小島,漁民叔叔說的大欽島就在那邊。
大欽島遠離陸地,漂在茫茫的大海上,誰能想到,這里竟然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類生活了。考古學家在這座島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四處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古墓和古建筑遺跡,若論起“大欽島東村南山遺址”的資歷,絲毫不遜色于著名的“西安半坡遺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