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比爾斯公司有一句廣為流布的廣告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最早出現(xiàn)于1947年。也就是說,把鉆石當成永恒愛情的象征,這種觀點存在了80年都不到。
同樣是戴比爾斯公司,巧妙地制造了一種男性責任——訂婚鉆戒的價值應該是男人兩個月以上的薪水。很多電影電視里,都有男人掏出一個小盒子,女人瞬間熱淚盈眶的片段。男人掏出小盒子的地點可以是高山上、深海底、摩天輪上、過山車上等各種各樣想不到的地方,但是小盒子里必須裝的是鉆石戒指。這些浪漫片段讓女孩們以為婚姻就該是這樣開始的。
到底有多少男人忠實地履行了這一責任?可能沒有人統(tǒng)計過,戴比爾斯公司也永遠不會告訴公眾真相。英國的調查發(fā)現(xiàn)2020年英國人花在訂婚戒指上的錢平均為1865鎊,比英國該年的月平均工資還低一點。
鉆石的營銷有點尷尬:任何營銷的唯一目的就是多賣大賣,但是鉆石象征永恒的愛情這個概念建立起來以后,鼓勵消費者買得多多益善就不太浪漫了:“鉆石送給每一個你愛的女人!”如果男人真的會上這種當,女人就會把一串鉆石戒指綴成項鏈來戴。一位醫(yī)生在給影星伊麗莎白·泰勒看病時,給她看自己準備送給未婚妻的訂婚戒指,泰勒開玩笑說:“這東西我有一大串?!?/p>
有間公司有一個噱頭,每個男人憑身份證一生只能在他們那兒買一次鉆石戒指,表示一生只愛一個女人。后來這間公司的營銷沒有崩在男人善變上,卻崩在了不準女人給自己買鉆戒上。很明顯,錢是上帝還是男人是上帝,或者本公司營銷總監(jiān)的理念才是上帝,這間公司還沒有搞清楚。
上世紀50年代賣出去的鉆石可能還戴在許多人的手指上,鉆石在這世界上的價值卻已經變了。一直都有傳言,鉆石并不稀有,只是大公司嚴格管控市場上鉆石的數(shù)量好賣更高的價錢。如今,大個無瑕透明閃亮的人造鉆石源源不斷地從工廠里生產出來,價格只是天然鉆石的幾分之一,把所有人都打蒙了。
經營天然鉆石的珠寶公司起初拼命想證明天然鉆石比人工鉆石優(yōu)越,但是冷冰冰的機器分辨不出二者的差別。后來他們又想證明天然鉆石的些微瑕疵比人工鉆石更具美感,但這樣一來又徹底摧毀了沿用多年的鉆石評級制度。于是他們干脆搶著做起了人工鉆石首飾的生意,不再提永恒和久遠——畢竟一磚一瓦甚至塑料化纖都比血肉之軀要持久。
鉆石便宜了,那我們的愛情怎么辦呢?也便宜了嗎?愛情的價值如果不是換算成鉆石,那應該怎么算呢?花掉兩個月的薪水買鉆石就叫愛情了嗎?在沒有鉆石以前就沒有愛情了嗎?紂王愛不愛妲己,夫差愛不愛西施,羅密歐愛不愛朱麗葉,阿爾伯特親王愛不愛維多利亞女王?所以,鉆石是鉆石,愛情是愛情,生意是生意。一起養(yǎng)只貓,比買顆鉆石要更說明愛情的成色。
(曾莉莉薦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