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鳳穎 楊 雪
7月29日10時,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熱注作業(yè)二區(qū)33站站長潘亞敏和員工束志光換好雨衣和衩褲,帶上拆卸電機的工具,深一腳淺一腳、互相提醒著向內(nèi)澇最嚴重的33站走去。原本15分鐘的路程,兩人走了近40分鐘。
潘亞敏和束志光互相配合,熟練地拆開泵和電機的連接,拆卸電機底座……操作過程中,兩人格外小心,連接處有12個螺絲,任何一個掉在水里或者弄丟都很麻煩。“123,起!”兩人咬緊牙關,用力抬起300多斤的電機,手心的汗水讓撬棍變得濕滑起來,既不容易受力又容易傾斜,稍有不注意或卸一下力就可能被砸傷。為了防止電機浸水,他們根據(jù)水位保持電機和水面的距離,走幾步就需要調整一下姿勢。等電機放到高處后,兩人才長長地呼了一口氣。
返回前,細心的兩人又為配電柜套上“雨衣”,重新加固了隔油欄,反復確認沒有異常情況后才冒雨踏上了泥濘的返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