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仂 鐘妮
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是當時全國最早的工人消費合作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股份制合作經濟組織。它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對改善工人的經濟生活、團結工人堅持斗爭、互濟工友和革命活動提供資金、訓練工人管理經濟的能力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供銷合作經濟事業(yè)探索出最初的寶貴經驗。
江西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是中國共產黨最早以具體的經濟行動、經濟方式踐行初心和展示初心的一個光輝的范例。黨的一大完成了偉大建黨任務,之后將全部的身心與奮斗投入到踐行初心,開展工人運動中去,而后在革命實踐斗爭中不斷思考、不懈探索,反復歷練鍛造黨的組織,以爭取人民的信任。
為什么能在安源誕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經濟組織,開創(chuàng)最早的經濟事業(yè)和金融事業(yè)?1921年10月下旬,毛澤東來到安源考察工人的生產生活現(xiàn)狀,他認為安源具備迅速開展產業(yè)工人革命運動的條件和可能,因為安源路礦工人過著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政治、經濟上各方面都受到深重的壓迫和剝削,他們急切需要改變自己的地位和命運,求得解放。
經過幾個月的醞釀籌備,1922年2月,通過開辦安源工人補習學校,發(fā)展了4名工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產業(yè)工人中的第一個工人黨組織——中共安源路礦支部。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在中國工人階級中站穩(wěn)、立足、生根、發(fā)展。中共安源路礦支部成立后,立刻著手籌辦工會。毛澤東從斗爭策略考慮親自給這個工會組織起名為“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從1922年3月16日開始,在安源黨組織領導之下召開了三次組建俱樂部的籌備會議。在當年的5月1日,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加入俱樂部的有200多名工人。當時安源路礦在崗工人14000多人,加上做零工的工人,安源工人不少于2萬人,200多名俱樂部部員與之相比較,十分有限。因此,在俱樂部成立之后,為了盡快擴大影響力,增強俱樂部的號召力、感召力和團結力,李立三等想方設法讓更多的工人認清和加入到這個團體中。
俱樂部創(chuàng)辦時提出了一個宗旨,即“聯(lián)絡感情、涵養(yǎng)德性、互相幫助、共謀幸?!?。但如何實現(xiàn)和保障工人的幸福,工人間如何進行互相幫助,都沒有具體內容。為了解決當時俱樂部宗旨比較空泛,不足以吸收更多工人加入俱樂部的問題,李立三在1922年7月籌備成立了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俱樂部撥款百元作為合作社的本金。
由于經驗不足,消費合作社辦起來后,出現(xiàn)了兩個問題:一是選址不當,選在俱樂部開辦的第一所夜校里面,這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不適合做店面。二是缺乏具備經營本領的經濟人才。第一任總經理李立三忙于繁重的革命工作,常常往返于萍鄉(xiāng)、安源和湖南長沙之間,幾乎無暇顧及消費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因此開辦之后的數(shù)月,經營業(yè)績平平,時開時停。1922年9月14日至18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大罷工的勝利讓黨組織在工人當中完全站穩(wěn)了腳跟,工人紛紛加入俱樂部,10月間參加俱樂部的人數(shù)一下子增加到1.2萬余人。1922年10月下旬,李立三到長沙向毛澤東匯報大罷工的斗爭情況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李立三說,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工人經濟上仍較困難。安源工人當時面臨著兩大經濟難題,第一個是兌換難,萍鄉(xiāng)煤礦當時發(fā)礦票給工人當工資。離開萍鄉(xiāng)煤礦礦區(qū)范圍,就必須把礦票兌換成銅元或銀元。而工人到礦上開的錢莊和銀行去兌換時,還要受到銀行和錢莊的盤剝。第二個問題是物價貴。當工人每月發(fā)工資時,商店老板就聯(lián)合起來抬高物價,工人苦不堪言。這兩個問題若不能解決,俱樂部仍然得不到工人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對此,李立三期望毛澤東能夠派一批懂經濟的干部到安源,幫助辦好消費合作社,解決工人的經濟困難、減輕工人的生活負擔。
易禮容當時是長沙文化書社社長,毛澤民在文化書社管總賬。1921年11月,他們來到安源,改進辦法,重新開辦消費合作社。由此可見,創(chuàng)辦和辦好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是盡快有效地提高黨組織和俱樂部的威信和號召力,擴大工人階級隊伍;第二是想方設法減輕工人的經濟負擔和經濟困難;第三是通過開展經濟工作,培養(yǎng)工人的自治精神和互助能力。
從1922年7月到1925年9月21日,消費合作社存在了三年兩個月,這期間是安源工人運動全面發(fā)展、蓬勃興盛的歷史時期,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歷史階段是1922年7月到1923年2月前,消費合作社處在一個時開時停的搖擺狀態(tài);第二個歷史階段是消費合作社經濟經營全面興旺發(fā)達的時期,從1922年2月開始到1923年8月;第三個歷史階段是從1923年的8月至1925年9月,是消費合作社發(fā)展上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安源黨組織和工會組織開展革命活動提供經費保障,同時為黨中央的工作提供經費支持。
1923年8月后,俱樂部用錢最多的地方是興辦教育,工人及工人子弟學校由3所增加到7所,俱樂部還把工人學校辦到了湖南的醴陵和株洲。1923年7月,還開辦了培養(yǎng)工人干部的特別班。這些辦教育投入的大部分經費是由合作社提供的。1925年9月21日,消費合作社被礦局勾結軍閥以武力鎮(zhèn)壓關閉,洗劫一空。
(一)立足為部員生活的排憂解難之需,合理設置應有的經營范圍和內部管理機構。俱樂部在設立合作社的內部結構時,是以工人必須的生活需要來選擇和設立銷售部門及選擇采購商品的品種。合作社內部共設立了五個股,即兌換股、服物股、器用股、南貨股、糧食股,與工人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休戚相關,所設置的內設機構和經營范圍完全是為了滿足工人的生活需要,解決工人切實的痛苦和負擔。
(二)首發(fā)股票,讓利于民,自主募集,有效擴充合作社基金,以基本解決工人貨幣兌換難的問題。當時俱樂部下?lián)艿馁Y金十分有限,為了籌集和擴大資金,毛澤民想到用發(fā)行股票的辦法予以解決。當時每股5角錢,為了防止有的工人因工資高多買股票,使收益分配的差距拉大,消費合作社規(guī)定,工資在9元以下的買兩股、在10元以上的最多只能買4股,以防差距拉大。同時,俱樂部還明確規(guī)定股票紅利的分成比例,4/10給股民、3/10給合作社做基金、2/10給俱樂部做基金、1/10為營業(yè)員的工資酬金。股票發(fā)行后立刻籌集到了近7000元資金,再加上俱樂部的撥款,消費合作社的本金達到了1.8萬余元,并在1923年3月份開始為工人兌換貨幣。
1923年6月,劉少奇任俱樂部總主任時,他提出來,光靠自己認股籌集本金還不夠,還要建立自己的貨幣發(fā)行體系。俱樂部決定發(fā)行自己的貨幣,叫做“銅元票”。
當時發(fā)行銅元票嚴格按照貨幣發(fā)行規(guī)律辦事,消費合作社有近2萬元的本金,銅元票只能發(fā)行一半,因此發(fā)行了1萬元,按2∶1的比例發(fā)行,以免出現(xiàn)通貨膨脹。
黨的奮斗歷史表明,革命事業(yè)要取得完全勝利,第一要靠筆桿子、第二要靠槍桿子、第三要抓錢袋子。安源就是共產黨人最早抓錢袋子的地方,也是對經濟工作最早重視和展開實踐的地方。
(三)利用部員中是火車司機及開火車之便利,到湖南等日用商品產地去收購低價平價的商品,從而中間免去了商品的運輸費、中轉費、裝卸費等。同時,便車捎帶運回來,實現(xiàn)了商品價格低廉,深受工人歡迎。
(四)在商戰(zhàn)中歷練,不斷提高經營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站穩(wěn)了腳跟。最初,消費合作社因經驗不足,經營管理中出現(xiàn)幾個問題,給商家以可乘之機。一是低價購買回來的商品敞開來售賣,不加限制,其他商店的商人乘機大量買回去之后,每件商品加價2元至3元轉售,有的買了以后囤積不賣,待價而沽,合作社賣完之后再加價出售。二是合作社不懂按需進貨,開始之時進的商品不合適不對路,賣不出去,壓貨壓錢。三是商品定的價格要么高要么低,對于從供需關系角度的合理定價,當時還不太了解門道。有的營業(yè)員對待工人的態(tài)度不好,有時無理由關門等,也影響了消費合作社的經營效益。
針對這些問題,根據(jù)俱樂部的決議,毛澤民進行了專門整頓,一方面給俱樂部部員購物發(fā)放購物證,規(guī)定凡是俱樂部部員憑購物牌來購物,按平價購貨;沒有購物證的一律按市場價購買。同時,還改進了服務態(tài)度,并按需選貨進物。
消費合作社在與商家的商戰(zhàn)中立足后逐漸擴大規(guī)模,很快在工人聚集之地又開辦了兩個分社。同時,為解決工人買了布匹后做衣服不便問題,消費合作社成立了縫紉店,購置六七臺縫紉機,為工人提供成本價格的制衣服務。消費合作社采取了許多辦法提高盈利,安源的黨團干部在經濟工作和經濟斗爭中,增長了本領才干。
(五)健全黨團組織,立制訂規(guī),及時清查處理和堵塞發(fā)生在社內的腐化行為和管理漏洞。消費合作社與俱樂部、會計股等成立了聯(lián)合支部,加強了黨團組織建設。當時,消費合作社有黨員6人、團員9人。在消費合作社經營過程中,最開始內部管理不統(tǒng)一、制度不健全,各個股之間相互獨立,沒有統(tǒng)一監(jiān)督、集中領導的機制。五個股各自為政,進貨出貨由股里的經理負責,形成漏洞,導致在管理環(huán)節(jié)上被人鉆了空子。在1923年下半年,俱樂部出現(xiàn)了一些嚴重的問題。服務股經理陳梅生挪用貪污了1000多元,總經理及管理者皆不知情,后由工人檢舉揭發(fā),查清屬實。這件事“大失工人信仰”,影響惡劣。
二是少數(shù)工會干部長期借公款不還。少數(shù)干部和工人到消費合作社拿貨賒賬不還錢,導致消費合作社管理一度混亂,發(fā)展艱難。
從1923年7月開始,劉少奇首先對會計股進行查賬,8月對消費合作社進行查賬。通過查賬發(fā)現(xiàn)上述問題,提交俱樂部最高代表會議,以會議決議案的方式進行懲處,罷免陳梅生經理職務,封存他的財產,并對其他欠款不還的干部等分別作出了相應的處理。
為健全完善消費合作社規(guī)章制度,毛澤民親自起草了《合作社辦事公約》共17條,對包括總經理、部門經理的權限職責,營業(yè)員招聘的辦法、條件,取消各個股獨立購貨權,由總經理統(tǒng)一安排購貨、統(tǒng)一價格,做到日清月結,每天要報一次營業(yè)收入,每一個月要向主任團和俱樂部報一次經營情況,將經營情況在消費合作社公布欄公布等,均予以明確的限制規(guī)定。
通過一系列的整頓和治理,消費合作社的內部管理得到了健全,更加規(guī)范有序,有力支撐著安源工人運動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在消費合作社不僅開展了黨最早的經濟事業(yè)探索實踐,也開展了最早的懲治經濟領域腐化的廉政建設。
(六)在黨的首抓錢袋子的經濟工作實踐中,培養(yǎng)鍛造出了一批黨最早的經濟干部人才及重要干部。首任總經理李立三,1930年成為主持中央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秘書長兼宣傳部部長。毛澤民因為在安源經歷了紅色經濟的淬煉,在中華蘇維埃臨時共和國成立之時,擔任首任國家銀行行長。
(七)初心彰顯,寫下了黨的“民生為本”歷史上的第一篇章。1923年2月3日,合作社開張時,在大門兩端懸掛著一副這樣的對聯(lián):“生財之道意在工農,合作經濟利在民眾?!?923年8月,毛澤民在寫給俱樂部的《消費合作社報告》一文中,明確寫道:“:“本社同人自當努力將事,使社務日漸發(fā)展,使我工友應得之利益日益加多,以符俱樂部設立消費合作社之初心?!边€提出工人應對合作社加強監(jiān)督的請求:“尚望各工友時加襄助,用匡本社同人之不逮?!边@是黨的歷史文獻上第一次出現(xiàn)的“初心”字樣。
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創(chuàng)辦至今已經一百周年,在其創(chuàng)辦發(fā)展的進程中,產生、積累、形成了許多在新時代辦好合作經濟、合作事業(yè)寶貴的歷史經驗和歷史借鑒,我們仍能從中獲得深刻的啟迪和長久的教益。
(一)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首開黨的紅色經濟,特別是紅色合作事業(yè)的歷史先河,形成了黨的紅色合作社的主要基因,這個紅色基因就是“經濟民主、經營自主、為民惠民”。合作社經濟是實現(xiàn)和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是充分體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組織和保障載體,我們應該結合這段歷史進程,深入理解和最大掌握蘊藏其間豐厚的歷史內涵、歷史意義。
(二)消費合作社以具體細致的經濟服務和定向經營,在給俱樂部的報告中坦言開辦的初心,用黨的經濟工作的實踐探索,最早生動鮮明地詮釋和展現(xiàn)出了黨的初心本心和不變的宗旨。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是安源黨組織最早踐行彰顯黨的初心使命的地方之一。1923年8月,毛澤民向俱樂部報告工作時,直言上半年的盈利僅為23.75元,充分證明開辦消費合作社的初心不是為了賺錢,就是為了切實解決工人的民憂民愁、民苦民盼。新時期,我們應始終銘記黨的初心,立足服務“三農”這個根本,最大程度發(fā)揮出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國家隊”的重要作用。
(三)黨歷來就十分重視經濟工作,在任何歷史時期,要實現(xiàn)和完成黨的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都必須高度重視經濟事業(yè)和經濟工作,這是我們最終奪取勝利的重要保障、必備條件。只有始終遵循經濟工作為人民的根本要求,才能真正有效地推進黨的宏偉事業(yè)全面持續(xù)的向前發(fā)展,推進供銷合作社的深化改革和合作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
(四)在從事和開展黨的經濟工作、經濟事業(yè)的過程中,要高度警惕和時刻防范經濟工作中面臨著的雙重風險,即金融風險和廉潔風險。我們在聚精會神抓經濟工作的同時,除了要嚴密防范經濟風險,更要高度注意和防范黨的干部可能出現(xiàn)的廉潔風險。必須有效防范,成功化解和嚴格控制這兩個方面的風險隱患,做到統(tǒng)籌兼顧兩手抓,才能保證和實現(xiàn)經濟工作的正常運行和黨的干部的清明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