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磊,段李宏,楊 斌,祝漢京
(永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永城 476600)
煤炭作為主體能源,長期擔負著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重任。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增加,部分礦井底板承壓含水層的水壓不斷增高,水文地質條件更加復雜,采掘工作面底板受太原組灰?guī)r水的威脅更加嚴重。目前,承壓含水層水害治理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地面區(qū)域治理、井下注漿加固底板或者改造含水層、疏水降壓、充填開采等。其中,疏水降壓是目前水害治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順和煤礦是永煤集團在永城礦區(qū)投產(chǎn)的第五對現(xiàn)代化礦井,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60萬t/a,2009年10月15日開工建設,2014年5月16日竣工投產(chǎn)。礦井主要受底板太原組灰?guī)r含水層承壓巖溶水影響,21采區(qū)所有工作面均采用底板注漿改造含水層進行水害治理[1-6]。據(jù)統(tǒng)計,順和煤礦已完成底板注漿改造工程5.2萬m,注漿量1.2萬t,水害治理的費用約為12元/t。目前,根據(jù)順和煤礦的生產(chǎn)接續(xù)計劃,21采區(qū)已關閉,下一步計劃開采24采區(qū)。該采區(qū)煤層埋深已超過-500 m,預計太原組灰?guī)r水壓達到5 MPa以上,面臨典型的太灰高承壓底板水害問題,若仍采用普遍注漿改造底板含水層,不僅安全性不高,且會消耗大量的注漿、鉆探費用,勢必造成工作面水害治理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為此,礦井通過分析24采區(qū)的主要控水構造分布、導水性及各邊界斷層已有的揭露情況,以及專門抽(放)水的試驗資料,結合東翼淺部工作面及鄰近陳四樓礦注漿工程施工鉆孔揭露水量、注漿量等資料,對礦井水文地質單元的邊界條件,尤其是自然控水邊界及人為隔水邊界綜合影響下的邊界條件動態(tài)演化過程進行全面、精細評價,評價工作面底板太灰上段含水層的可疏降性。如果采用疏水降壓的方法能夠滿足安全開采需求,則礦井的水害治理成本將顯著降低。
順和井田位于永城隱伏背斜西翼的后王莊背斜之西北翼,整體為一單斜構造形態(tài)。井田范圍內三維地震勘探、采掘工程實際揭露和控制斷層91條,局部伴有巖漿巖侵入體。斷層中,落差≥100 m4條,50~100 m的3條,15~50 m的14條,3~15 m的70條。斷層密度達到了8.5條/km2。根據(jù)井田構造及其水力性質,以及礦井范圍內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等資料,結合不同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性,初步將井田劃分以下4個不同的水文地質單元,如圖1所示。
圖1 順和煤礦水文地質單元劃分圖
24采區(qū)位于井田西翼水文地質單元Ⅲ,研究區(qū)北部邊界為F8斷層,落差為100~430 m,由西至東逐漸變大,為一控制可靠斷層,可能為北部進水邊界。研究區(qū)東南部受DF8(正斷層、落差70 m)、DF7(正斷層、落差55 m)和F40(逆斷層、落差40 m)等可靠斷層及其他構造的影響,灰?guī)r水對研究區(qū)內太灰上段東南部接受外部補給的能力相對減弱;西部受F12(正斷層、落差100 m)構造的影響,進一步對水文地質單元Ⅲ進行切割,造成研究區(qū)太灰含水層上段地下水補給、徑流條件相對變差,初步具備了疏水降壓的水文地質環(huán)境[7-11]。
2401工作面是順和煤礦西翼24采區(qū)的首采工作面,位于水文地質單元Ⅲ,工作面整體為一單斜構造,工作面標高為-508~-630 m,南鄰F40(逆斷層、落差40 m),西側為2402工作面和DF4(正斷層、落差25 m),東側為DF7(正斷層、落差55 m),為相對封閉的水文地質單元Ⅲ內的封閉區(qū)域,如圖2所示。
圖2 2401工作面相關構造示意圖
2401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為煤層頂、底板砂巖裂隙水,屬砂巖裂隙承壓弱含水層,補給源以側向滲入為主,地下水徑流運動遲緩,以消耗靜儲量為主。太原組上段灰?guī)r巖溶裂隙承壓含水層是二2煤層的主要間接充水含水層,巖溶、裂隙發(fā)育,灰?guī)r水靜水位-190.5 m,單位涌水量0.008 41~0.005 79 L/(s·m),富水性弱,屬巖溶裂隙高承壓弱含水層。根據(jù)礦井地質勘探鉆孔資料:二2煤層下距太原組L11灰?guī)r47.8~55.0 m,距L10灰?guī)r61.2~65.0 m,距L9灰?guī)r72.7~75.0 m,距L8灰?guī)r78.7~82.0 m;L11灰?guī)r平均厚1.4 m,L10灰?guī)r平均厚3.61 m,L9灰?guī)r平均厚2.04 m,L8灰?guī)r平均厚10.5 m。
根據(jù)井下水文觀測孔及工作面底板注漿鉆孔施工揭露資料,工作面太原組上段灰?guī)r含水層水位標高為-215 m,工作面承受底板太灰含水層水壓為3.25~4.15 MPa,采用突水系數(shù)法預測回采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險性[12]??紤]到2401工作面底板破壞深度,根據(jù)經(jīng)驗公式h=1.86+0.11L計算[13],工作面斜長L為150 m。因此,2401工作面底板破壞深度為19 m、隔水層厚度為53 m,去除底板破壞深度后有效隔水層厚度為34 m,則工作面的突水系數(shù)為0.096~0.122 MPa/m,工作面存在底板突水危險。
為了獲取順和煤礦2401工作面底板太灰含水層的水文地質參數(shù),結合2401工作面下巷現(xiàn)有3個放水孔的出水能力與分布位置,開展井下放水試驗,鉆孔涌水量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
表1 2401工作面下巷鉆孔涌水量觀測統(tǒng)計結果
圖3 2401工作面井下放水試驗鉆孔布設示意圖
P4-2觀測孔水壓從3.21 MPa降到2.29 MPa,放水孔的中心位置形成92 m的降深,并在距S5-1放水孔最遠350 m處的P1-6孔,形成了182 m降深,如圖4所示。表明2401工作面底板太灰含水層整體連通性較好,在P4-2鉆孔處可能由于S2F4斷層等阻水構造或前期的注漿工程阻斷了P4-2與放水孔的大部分水力聯(lián)系,初步分析認為具有較好的可疏降性?;謴碗A段,P1-6、P4-2觀測孔經(jīng)過3 d分別恢復了193、95 m降深,初步分析認為太灰上段含水層具有較好的補給來源。放水階段和恢復階段總降深如表2所示。
圖4 2401工作面放水試驗放水階段水壓實測曲線
表2 2401工作面放水試驗降深統(tǒng)計
放水試驗結束后,對井下群孔放水試驗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了細致處理及成果總結,對含水層的滲透系數(shù)、單位涌水量等主要水文地質參數(shù)進行了計算和分析。結合放水試驗成果,分別選用降深—時間配線法和直線圖解法[14-15],計算放水孔滲透系數(shù)K,如表3所示。
表3 放水孔滲透系數(shù)統(tǒng)計
根據(jù)井群干擾原理,群孔持續(xù)抽水形成區(qū)域降落漏斗,漏斗中每點的降深都是由各個疏水孔抽水的效果疊加影響,計算放水孔單位涌水量,結果見表4。
表4 單位涌水量計算
放水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整個放水階段,底板太灰上段水的水壓下降明顯,計算的單位涌水量最大值僅為0.042 L/(s·m),屬于弱富水性含水層。因此,2401工作面作為相對獨立的水文地質單元,底板太灰上段水整體的連通性較好;另外,受采區(qū)邊界條件控制,區(qū)內地下水的補給條件不足,疏降試驗能夠形成有效的降深,進一步表明研究區(qū)底板太灰具有較好的可疏降性。
1)疏降至底板安全水壓:將2401工作面最低點處太灰靜水壓力疏降至2.0 MPa,即在疏降條件下含水層的水位降深最小應達到215 m左右。
2)疏降至煤層底板(底板太灰“疏干”):將2401工作面底板太灰含水層水位疏降至煤層底板以下,即在疏降條件下含水層的水位降深最大應達到362 m左右,最小應達到269 m左右。
從偏安全角度出發(fā),礦井最終確定選擇將太灰水疏降至煤層底板以下,即將底板太灰水“疏干”。
根據(jù)以往動態(tài)引流疏降經(jīng)驗,在保證2401工作面的疏降要求的同時考慮24采區(qū)的巷道布置,以及后期方便為整個24采區(qū)服務,本次動態(tài)引流疏放方案設計分別采用112、100、90、67 m3/h等效疏水量,通過分別計算疏降效果,作為工作面回采前的決策依據(jù)。
疏降效果預測的公式為非穩(wěn)定流的近似理論的Jacob公式[15]:
(1)
式中:s為觀測點的水位降深;Q為放水孔的流量;T為導水系數(shù);t為自放水開始到計算時刻的時間;r為計算點到放水井的距離;S為含水層的儲水系數(shù)。
根據(jù)非穩(wěn)定流求參Jacob公式,計算了工作面最低點的疊加降深,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2401工作面最低點疏降方案疊加降深預測計算
1)整體疏降強度達到112 m3/h,第1天就會產(chǎn)生約210 m降深,即第1天可將2401工作面最低點處太灰靜水壓力疏降至2.05 MPa,第2天可保證2401工作面的帶壓開采安全;在第22天就會產(chǎn)生362 m降深,將整個工作面太灰水疏至煤層底板。
2)整體疏降強度達到100 m3/h,第1天就會產(chǎn)生約188 m降深,即第1天可將2401工作面最低點處太灰靜水壓力疏降至2.27 MPa,在第2天就會產(chǎn)生約225 m降深,可將2401工作面最低點處太灰靜水壓力疏降至2.0 MPa以下,保障2401工作面的帶壓開采安全;在第51天就會產(chǎn)生362 m降深,將整個工作面太灰水疏至煤層底板。
3)整體疏降強度達到90 m3/h,第1天可將2401工作面最低點處太灰靜水壓力疏降至2.47 MPa,在第4天可疏降至2.0 MPa以下,保障2401工作面的帶壓開采安全;在第150天就會產(chǎn)生約363 m降深,基本將整個工作面的底板太灰水疏降至煤層底板以下。
4)整體疏降強度達到67 m3/h,則在第1天就會產(chǎn)生約125 m降深,即在第1天可將2401工作面最低點處太灰靜水壓力疏降至2.90 MPa,在第20天可疏降至2.0 MPa以下,保障2401工作面的帶壓開采安全;但是整個采區(qū)在67.2 m3/h的疏降強度下,很難實現(xiàn)將整個工作面的底板太灰水疏降至煤層底板以下。
因此,可以得出2401工作面不同動態(tài)引流方案下的疏降效果,如表6所示。
表6 2401工作面不同動態(tài)引流方案下的疏降時間統(tǒng)計
結果表明,2401工作面所在水文地質單元底板太灰上段的滲透條件相對較好,但富水性偏弱,具有良好的可疏降性[16-20]。考慮工作面安全回采及排水費用,建議選用整體疏降強度100 m3/h,工作面回采前51 d開始進行動態(tài)引流疏放工作,即可保證回采前太灰水水位疏降至煤層底板下。
工作面按照100 m3/h進行動態(tài)引流工作,根據(jù)疏降效果繪制了工作面水壓等值線圖,如圖5所示。
圖5 工作面水壓等值線圖
根據(jù)突水系數(shù)法,在工作面水壓等值線圖確定水壓基礎上,繪制了隔水層53 m的突水系數(shù)分布圖,如圖6所示。選取臨界突水系數(shù)TS≤0.06 MPa/m,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數(shù)為0.03 MPa/m,工作面通過疏水降壓后可保障安全回采。
圖6 工作面隔水層53 m突水系數(shù)等值線圖
1)通過對順和煤礦水文地質單元的精細劃分,將礦井劃分為4個水文地質單元,其中24采區(qū)所屬單元Ⅲ地下水補給、徑流條件相對差,初步具備了疏水降壓的水文地質環(huán)境。
2)開展了2401工作面的放水試驗,收集了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水文地質參數(shù)求解,計算出放水孔滲透系數(shù)和單位涌水量。根據(jù)放水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動態(tài)引流疏降能夠形成有效的降深,進一步表明研究區(qū)底板太灰具有較好的可疏降性。
3)根據(jù)以往動態(tài)引流疏降經(jīng)驗,設計了分別采用112、100、90、67 m3/h等效疏水量動態(tài)引流疏放方案,通過分別計算疏降效果,在整體達到100 m3/h左右的等效疏降強度下, 疏降周期合理、疏降效果明顯,可實現(xiàn)工作面底板水害有效防治,保障工作面安全經(jīng)濟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