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小幻 , 吳從祥
(安徽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安徽 合肥 230039))
趙岐,字邠卿,東漢長陵人,生年不詳,卒于建安六年(201年),歷任司空掾、功曹、并州刺史等官職。他所撰寫的《三輔決錄》一書,記載了許多出生于三輔地區(qū)的人物。書中原序曰:“近從建武以來,既于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書?!盵1]2此書載錄人物的時間從光武帝開始,到建安六年(201年)趙岐去世為止。而且,該書只載逝世之人,不錄在世者。三輔是指東漢時期的京兆、左馮翊、右扶風(fēng)等地區(qū)。“京兆,在古城南尚冠里。馮翊在古城內(nèi)太上皇廟西南,扶風(fēng)在夕陰街北?!盵2]8
趙岐的《三輔決錄》與摯虞的《三輔決錄注》現(xiàn)都已亡佚,后世輯佚的本子多是正文和注文相互混淆。本文所論人物形象,皆以張澍輯佚本為據(jù)。他所輯佚的本子也是正文和注文相互混淆。以張澍所輯佚的本子為藍(lán)本,可將趙岐撰寫的人物大體分為官吏、隱士和女性三類。現(xiàn)將這些人物用表格進(jìn)行統(tǒng)計,以便觀覽(參見表1)。
表1 《三輔決錄》人物數(shù)量統(tǒng)計表 (單位:個)
《三輔決錄》中共載錄53名官吏,以趙岐書中“近從建武以來,既于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書”的收錄標(biāo)準(zhǔn)為據(jù)[1]2。其中,41人屬于趙岐的《三輔決錄》,12人屬于摯虞的《三輔決錄注》。
《三輔決錄》中記載的官吏,均出生于三輔地區(qū),大多具有公正嚴(yán)明、清正廉潔、正直孝順、德才兼?zhèn)涞绕焚|(zhì)。冀州刺史蘇章可謂公正嚴(yán)明的代表。他與清河太守是好友。在某次聚會中,太守對蘇章說,官場中人人都有靠山,我有兩個靠山,其中就包括蘇章你。但蘇章曰:“‘今夕蘇孺文與故人歡飲,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白奏事,公法也。’遂舉正其罪?!盵1]40蘇章把私恩與公法分得很清,顯示了公私分明、不徇私枉法的品質(zhì)。廉潔奉公者如孫晨,他“家貧不仕,居社城中,織箕為業(yè)。明詩書,為郡功曹。冬月無被,有蒿一束,莫臥其中,旦收之”[1]22。孫晨為官期間依舊堅持因早期家貧養(yǎng)成的節(jié)儉習(xí)慣,可見,他具有尚廉儉、樸實的品質(zhì)。正直孝順者如馮豹、韋彪?!度o決錄》中的官員,不僅品行端正,而且在為官期間也建立了一定的功績,被時人稱贊良多。如汝南何比干:“為汝陰縣獄吏法曹掾平,活數(shù)千人。后為丹陽都尉,獄無冤囚?;?、汝號曰:‘何公?!盵1]44何比干在地方上的這些作為,展現(xiàn)了他做事嚴(yán)明,為官公正的形象。同時,也有一些官員,更是憑借自己的出眾才學(xué)被封官。如卓茂、杜斌等人:“卓茂字子康,元帝時游學(xué)長安,以儒行為給事黃門郎?!盵1]41“杜預(yù)從兄斌,亦有才望,為黃門郎?!盵1]55
此外,《三輔決錄》中也載有一些奸佞官員。這些官員多投機(jī)取巧、趨炎附勢。如平陵孟佗:“盡以家財賂張讓監(jiān)奴,共結(jié)親厚……眾人大驚,謂佗與讓善,爭以珍物賂佗。佗得,盡以賂讓,讓大喜。后以葡萄酒一斗遺讓,即拜為涼州刺史?!盵1]66為攀附權(quán)貴張讓,孟佗傾盡全部家產(chǎn)行賄,得了涼州刺史一職。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孟佗狡黠圓滑、趨炎附勢的形象。買賣官職,貪污受賄也是當(dāng)時官吏的普遍特征。如官員王調(diào):“王調(diào)字叔和,為河南尹。永和三年,坐買洛陽令同郡仕稜竹田及上罷城東漕渠,免官。”[1]43
《三輔決錄》共載有隱士21名。他們多隱居在山林之中,不愿出仕。作者對其中一些隱士記錄詳細(xì),用上百字的篇幅介紹這些隱士的生平事跡,重點(diǎn)突出他們不求名利、品行高潔、學(xué)識淵博等品質(zhì)。如京兆霸陵人韓康:“常游名山采藥,賣于長安市中,口不言二價者三十余年。時有女子買藥于康,怒康守價,乃曰:‘公是韓伯休邪?乃不二價乎!’康嘆曰:‘我欲避名,今區(qū)區(qū)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遂遁入霸陵山中?!盵1]15韓康想要避名,卻因賣藥不議價出名,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車連征不至,后桓帝又以玄纁安車聘之??挡坏靡?,許諾出仕,后半路逃遁,在隱居中壽終。除韓康外,書中不重名利者還有矯慎、梁鴻、安丘望之等。無論官職大小,他們都不愿入仕。此外,品行高潔也是這些隱士的共同特點(diǎn)。如京兆長安人摯峻,當(dāng)友人勸他出仕時,他答曰:“峻聞古之君子料能而行,度德而處。故悔恡去於身。利不可以虛受,名不可以茍得。漢興以來,帝王之道於斯始顯,能者見利,不肖者自屏,亦其時也。周易大君有命,小人勿用,徒欲偃仰從容以游馀齒耳。”[1]9峻之守節(jié)不移如此,足可見其志高尚。除摯峻外,守節(jié)不移者還有高恢、姜岐等。這些隱士,也多是學(xué)識淵博之人。如:“辛繕字公文。少治《春秋》《詩》《易》,隱居弘農(nóng)華陰,子弟受業(yè)者六百余人。”[1]23又如安丘望之:“著老子章句,故老氏有安丘之學(xué)。扶風(fēng)耿況、王汲等皆師之,從受老子。終身不仕。”[1]10-11
也有一些書中隱士,作者只用十幾字做了簡單介紹,沒有具體記載相關(guān)事跡。但作者通過簡單的描述,勾勒出這些隱士不慕名利、樸素自然、安貧樂道的形象。如作者用27字?jǐn)⑹隽笋R瑤的事跡:“慎同郡馬瑤,隱于汧山,以兔罝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號馬牧先生焉?!盵1]6-7在這27字內(nèi),尤其從“以兔罝為事,所居俗化”這句,我們可以了解馬瑤的生活方式,從而掌握他樸素自然、恬居守道的形象特征。又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盵3]454其中的“三徑”出自蔣翊、羊仲、求仲等人的典故?!扒笾佟⒀蛑?,不知何許人,皆治車為業(yè),挫廉逃名。蔣元卿之去兗州還杜陵,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惟二人從之游。時人謂之二仲?!盵1]15從“荊棘塞門”“挫廉逃名”這兩句可以看出,這些隱士具有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等品質(zhì)。
《三輔決錄》載錄女性9人,有賢良孝順、深明大義的正面女性形象,也有一些無知愚昧、待人殘忍的負(fù)面女性形象。
梁鴻妻孟氏女,在文章開篇時被寫成狀肥丑而黑,力氣極大,能舉石臼的望之不似女性的形象。緊接著,作者筆鋒急轉(zhuǎn),敘述她的聰慧機(jī)智之處。她想嫁之人是品行高潔的賢士。所以,她與梁鴻成親后,故意身穿華服,以測試梁鴻是否真是她理想中的賢士?!傍櫾唬骸嵊潞种丝膳c俱隱深山者,而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愿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烁鼮樽调僦家虏僮鞫?。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盵1]12梁鴻為她取名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閃耀。這些刻畫了孟氏女的賢良形象。馬后,不以私家干朝廷,這在漢朝歷史上極為罕見。肅宗幾次欲封爵諸舅,她都不同意:“兄為虎賁中郎將,弟為黃門郎,迄永平世不遷?!盵1]52這就樹立了她深明大義,公正嚴(yán)明的形象。為父填淵筑墳的竇太后、才華橫溢的曹成母班昭,著青布、辭盛服的蔣翊女,以及帶有神學(xué)色彩的老嫗等,作者都是從正面刻畫她們的孝行、博學(xué)、不貪圖物質(zhì)、善惡分明的形象,為我們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三輔一帶的女性魅力。
同時,文中也記錄了一些無知愚昧的婦人形象。如游殷的妻子嘲笑張既:“張既為兒童,為郡功曹游殷察異之,引既過家,既敬諾。殷先歸,敕家具賓饌。及既至,殷妻笑曰:‘君其悖乎?張德容童昏小兒,何異客哉?!笤唬骸湮鸸?,乃方伯之器也。’”[1]63-64張既后來果然因才能被賞識,還向太祖舉薦了游殷之子游楚為漢興太守。這就刻畫了游殷妻子的無知形象。又如,韓康賣藥時,遇到買藥議價的女子:“時有女子買藥于康,怒康守價,乃曰:‘公是韓伯休邪?乃不二價乎!’”[1]15這些女子,皆是不具有識人才能的普通無知婦人。書中也有對繼子甚為殘酷的后母形象,如馮豹的后母對其非常殘酷,但馮豹卻事之愈謹(jǐn),這就更加突出了其后母的殘忍。
雖然文中記載的女性形象較少,但是,我們能通過這些彌足珍貴的女性形象,大概了解東漢三輔地區(qū)的女性面貌。
合而言之,作者之所以記述官吏及女性形象,是希望他們可以起到“正風(fēng)俗,美教化”的作用。同時,以隱士形象作為載體,寄托了作者的保身守潔思想。在《三輔決錄》中,作者著重突出這三類人物,是因為他們在三輔地區(qū)更具代表性,更能突出三輔地區(qū)人物的特征,有助于表達(dá)作者創(chuàng)作此書的目的。此外,這些社會中各個階層的人物形象,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三輔地區(qū)人物的不同風(fēng)貌,同時也為三輔地區(qū)的人物研究提供了史料。
《三輔決錄》中的人物形象,為我們研究東漢三輔地區(qū)思想、政治、風(fēng)俗民情等提供了素材,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正史所錄人物往往數(shù)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地方上的人物正史很少收錄?!度o決錄》中的人物,只有少數(shù)見于正史,如韓康、梁鴻等,大部分人物都未能進(jìn)入正史。如班昭之子曹成:“曹成,壽之子也。司徒掾察孝廉,為長垣長,母為太后師。徵拜中散大夫。”[1]26又如黃門郎杜恕等。這些人物雖然未被列入正史,但在《三輔決錄》中卻被載錄下來,使這些人物得以流傳后世。
此外,同一人物的形象,在《三輔決錄》中與正史有所不同。這使得正史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如對于馬融的人物形象塑造,《后漢書》中的馬融形象,明顯是褒大于貶。關(guān)于他貪污一事,《后漢書》先敘述他得罪大將軍梁冀,再敘述冀奏融貪污,這就構(gòu)成了一種因果關(guān)系,讓讀者認(rèn)為梁冀誣陷他貪污受賄,有助于作者為馬融樹立正面形象:“三遷,桓帝時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將軍梁冀旨,冀諷有司奏融在郡貪濁,免官,髡徙朔方。”[4]1 972
在《三輔決錄》中,對馬融的評價卻是貶大于褒。作者用幾十字的篇幅,記錄馬融具體貪污的資金與細(xì)節(jié):“馬融為南郡太守,二府以融在郡貪濁,受主計掾岐肅錢四十萬。融子彊又受吏白向錢六十萬,布三百匹,以肅為孝廉,向為主簿?!盵1]43這兩段關(guān)于馬融的不同記載,孰真孰假,如今已無從知曉。但《三輔決錄》中馬融的形象,顯然與正史中的形象截然相反。這些記述都是全面研究馬融形象的重要依據(jù)。
作者載錄的這些人物,來自三輔地區(qū)的各個階層,反映了東漢時期三輔地區(qū)的思想、政治、文化、風(fēng)俗等。如具有神學(xué)色彩的老嫗謂比干曰:“公有陰德,今天錫君策,以廣公之子孫。”[1]44游殷被胡軫所害后,關(guān)中稱曰:“生有知人之明,死有鬼神之靈。”[1]64這種前世今生、業(yè)報輪回、鬼神之靈思想的出現(xiàn),說明佛教思想在東漢時期已經(jīng)流行,并影響著士人和民眾的生活。又如樂恢之子樂己,雖身為郎中,但郎中一職并非其所愛,遂辭去官職。作者記錄樂己此事,除刻畫其任性豁達(dá)的形象之外,還說明當(dāng)時士人“生命意識,個體意識的覺醒”[5]41,對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關(guān)系的減弱已經(jīng)初顯?!八麄儾辉俜e極渴望功名利祿,也不再為傳統(tǒng)的禮教所束縛,取而代之的是對自然的向往,對個人價值的探索,對藝術(shù)文化人生的追求?!盵6]163這可視為魏晉玄學(xué)興起的先聲。同時,書中所錄的眾多官員、隱士等人物,也反映了“三輔多士”這一獨(dú)特的文化現(xiàn)象。三輔地區(qū)文士輩出,文風(fēng)熾盛,諸多三輔士人扮演著地方官員、民間儒者等不同角色,通過興學(xué)傳經(jīng),移風(fēng)易俗,家庭教育等不同方式,開展地方教化[7]184。《三輔決錄》所載的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當(dāng)時當(dāng)?shù)氐氖里L(fēng)世貌,有助于我們了解那時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社會面貌。
經(jīng)統(tǒng)計,《三輔決錄》中共有14條俗語?!皳从葑⒎Q《三輔決錄》‘文言美詞’,一方面固然指趙岐行文風(fēng)格,另一方面,此類時諺俗語亦為之增輝?!盵8]99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俗語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模式。如形容人物,需要突出人物姓名時,一般用七字句式,斷句為前四后三,后三一般為人物名字。如:“南陽舊語曰:‘前隊大夫范仲公,鹽豉蒜果共一桶?!盵1]28這展示了范仲公的廉儉。“時人為之語曰:‘道德彬彬馮德文?!盵1]42這些用語,刻畫出馮德文的孝順?!肮示煘橹Z曰:‘五經(jīng)紛論井大春?!盵1]28這描述了井大春的學(xué)識淵博。不需要突出人物姓名時,一般習(xí)慣用四字形容。通常為兩句,共八字,斷句為四字一斷。如:“故民為之語曰:‘苑中三公,鉅下二卿。五門霍霍,但聞豬聲?!盵1]54馬氏兄弟五人共屠居此,作五門客舍,養(yǎng)豬賣豚,故民間才有如此說法。“故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jié)最怒?!盵1]38這是對賈彪形象的概述。“平陵之王,惠孟鏘鏘,激昂囂述,困于東平?!盵1]54短短十六字,兩句話,就交代了王元與隗囂的故事,遣詞造句非常精練。也有個別用三字一句,共兩句來形容人物,如:“三輔舊語曰:‘何氏算,張氏鉤。何氏肥,張氏瘦?!盵1]46這條舊語說的是何比干與張氏俱授靈瑞之事,用三字句式,概括了何氏與張氏的特征。這些用來形容三輔人物形象的舊語,都有一定的用語模式,保留了東漢時期三輔地區(qū)的語言習(xí)慣,具有一定的語料價值?!罢Z言是文化的載體,每種語言背后都有各自的文化支撐。”[9]30這些舊語也使三輔地區(qū)的生活場景得以再現(xiàn),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dāng)時三輔地區(qū)的文化特征。
綜上,《三輔決錄》一書,描述了清正廉潔的官吏、不求名利的隱士以及賢良孝順的女性形象。這些人物有的未被收入正史,有的可以與正史中的人物形象形成互現(xiàn)。該書保留了一些東漢時期的俗語,具有一定的語料價值;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dāng)時的世風(fēng)世貌,為我們了解東漢時期的社會狀況提供了便利。此外,《三輔決錄》對這些人物形象的記述,也可以被視為《世說新語》志人記事筆記小說之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