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誠龍
隋末天下板蕩,亂世群雄,李密據(jù)說也是生了一個天子相的。王世充見了李密,說:“李密天資明決,為龍為蛇,不可測也?!?/p>
李密當農(nóng)民起義英雄,先是在翟讓手下當干將。翟讓起兵,才不大,志不高吧,占個山頭,大碗喝些酒,大塊吃些肉,那就是他的最高理想了。翟讓有個兄弟叫崔寬,看到翟讓甚是容易滿足,便對他說:“天子止可自作,安得與人?汝若不能作,我當為之?!币馑际?,皇帝當是我家來做,豈能讓他人做。你不想做,那就我來做。這話刺激蠻強的,翟讓也便起秦始皇可取而代之之想。不想,這話讓李密聽到了,你翟讓可取秦始皇而代之,那我李密也可以取翟讓而代之。李密便設了密,搞了“鴻門宴”,殺了翟讓及崔寬。
隋末群雄,逐鹿天下,當時最受期待被認為能奪取天下的,當屬李密?!叭簧頌槭轮?,則不能成功,而終以僇死”,但李密后來被副將盛彥師給殺了。可笑,李密當副將,殺了主將翟讓;盛氏當副將,殺了主將李密。
李密擁雄兵百十萬,這上百萬人跟著他槍林彈雨,出生入死,都算是他的子民。李密怎么對待他這些子民的呢?“魏公(李密)雖驟勝,而驍將銳士死傷略盡;又府無見財,戰(zhàn)勝不賞?!睂⑹總円陨鼡Q勝利,怎么著也要多喝一碗酒,多吃一塊肉吧,李密卻是戰(zhàn)勝不賞。建戰(zhàn)功而不賞,也就算了,他還常常舉起霸王鞭,打罵部下,這演的是哪一曲呢?
有功不賞,無功則罰,李密吝嗇不?成大事者,是不大看重錢財?shù)模谓孤瑰X,袋里二十吊銀子,或要十吊送人,這叫做仗義疏財,李逵便是被宋江用錢收買的。李密對人,小氣不?他不小氣,還是大方得很,“密趣解雄遠,多策略,散家貲養(yǎng)客禮賢不愛藉”。比如李密打了大勝仗,敞開糧倉,叫人隨意取之,取糧者,撮箕亂撮,米籮亂落,撒落之糧遍地皆是。軍師徐世勣諫言:糧者,兵之本,如此浪費,如何軍馬未動糧草先行?李密把徐世勣給罵了一頓:糧食撒得遍地是,可證我軍實力,敵人見之,將望風而逃的。這個,可讓我們想起李密反的隋煬帝。隋煬帝為顯示帝國是盛世,見外國人來,他奪百姓衣,去纏街邊樹,曰帝國豐衣足食,樹木都能穿綾羅綢緞。李密反隋煬帝,但李密全學了隋煬帝。
這個事也不好說,李密開倉,至少還有貧民取糧嘛。李密還有樁事,不知如何來評價。他取得不少財產(chǎn),不給將士一分錢,卻給降士萬貫財。徐世勣等屬下一干人馬,對李密此舉甚是不解,獻言曰:跟您一起打天下者,您不賞;一時來投降的,您厚賞。如此厚此薄彼,不公。李密訓:厚待降將,會引更多來降。
比起那些動輒來殺降者,李密的眼光還真高,也是有些效果的,比如山東長白山賊寇首領孟讓帶領人馬歸附李密;河南鞏縣長史柴孝和、侍御史鄭頤獻出縣城投降李密,“其余將佐劉德威、賈閏甫、高季輔等,或以城邑,或帥眾,相繼來降”;裴仁基帶著兒子裴行儼獻出武牢歸附李密,李密好生高興,物質獎賞加精神獎勵,對裴氏相當厚待,授其上柱國官銜,封為河東郡公。
厚待來投降者,有問題嗎?沒問題。問題是,那些一直跟隨李密者,李密如何待之?打仗了,叫他們沖鋒陷陣,要他們出生入死,冒死為之戰(zhàn),戰(zhàn)勝無賞,戰(zhàn)敗有罰,他們心理不服?!俺?,李密既殺翟讓,頗自驕矜,不恤士眾;倉粟雖多,無府庫錢帛,戰(zhàn)士有功,無以為賞;又厚撫初附之人,眾心頗怨?!背醺绞呛駬?,久附便薄待,終心不再有初心。徐世勣好心來勸,李密不高興,明升暗降,把他打發(fā)外地去。
晚清學者秦篤輝很不理解李密的失敗,說他“尚有山東舊地,雖敗于隋非窮無所歸者”,況且麾下還有徐勣(徐世勣)、王伯當、魏徵等人才,為什么突然投降李淵呢?是否是“天奪其魄”?
實際上,李密投降李淵又被部下斬殺,非天奪其魄,而是自己“薄其魂”。魄者,人之志;魂者,國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