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芳
縱觀近年來各地中考作文題,半命題作文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這主要基于半命題作文的兩大特點:一是題目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即對寫作對象、內(nèi)容、范疇等進行了相關的限定;二是在擬題中空出一部分內(nèi)容,給予了考生自由發(fā)揮和選擇的余地。
一、半命題作文的主要形式
1.有材料
材料具有強大的指引作用,有的引用詩詞、歌詞、名人名言、歷史資料,有的摘錄報刊上的新聞報道及評論,有的提供故事,有的設置情境。這些材料文字精練而富有內(nèi)涵,能夠激發(fā)考生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
2.無材料
沒有材料引導,俗稱裸題,相對比較自由,考生只要把握題目中的信息,就猶如韁繩在握,便可策馬揚鞭,縱橫文海。當然,這種文題也容易造成思想泛散,在考場上要迅速明確思路,鎖定方向。
二、半命題作文的規(guī)律探究
筆者對近兩年各地中考半命題作文進行了梳理,發(fā)現(xiàn)命題內(nèi)容在注重考查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基礎上,不僅突出了情境化、生活化、時代化,還注重引導考生對生命與思維的認識,充分發(fā)揮作文的育人導向功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F(xiàn)以“生”為線,串起近兩年來中考半命題作文這條“珍珠項鏈”,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這類作文的命題特點:
1.生命
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宗旨,關注生命主體、生命成長、生命差異,倡導考生“以我手寫我心”,抒寫獨特的生命體驗。
如2021年北京市卷“做一粒? ? ? ? ? ? ? ? ? ? ? ?的種子”,2021年湖北十堰卷“最的? ? ? ? ? ? ? ? ? ? ? ?時刻”,2022年貴州黔東南卷“我雖然只是? ? ? ? ? ? ? ? ? ? ? ?”,2022年新疆卷“? ? ? ? ? ? ? ? ? ? ? 的快樂”……
2.生活
踐行“語文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引領考生調(diào)動生活的真體驗,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色彩,積極面對生活,深刻思考現(xiàn)實,抒寫真善美。
如2021年海南卷“袁爺爺教會我? ? ? ? ? ? ? ? ? ? ?”,2021年山西卷“像? ? ?一樣生活”,2022年陜西卷“? ? ?挺管用”,2022年湖南張家界卷“? ? ,讓我樂在其中”……
3.生態(tài)
生態(tài)即生活的狀態(tài)與周邊的關聯(lián),引導考生觀察、體悟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處理好人與自然、他人、社會、時代的關系,善于學習,增強自信,與人和諧,與時俱進。
如2021年云南卷“莫辜負? ? ? ? ? ? ? ? ? ? ? ?”,2021年遼寧鞍山卷“我不是一個人在? ? ? ? ? ? ? ? ? ? ? ? ? ? ? ”,2022年黑龍江綏化卷“我和我的? ? ? ? ? ? ? ? ? ? ? ? ? ? ?”,2022年湖北荊門卷“? ? ? ? ? ? ? ? ? ? ? ? ? ? 對我說不”……
4.生氣
生氣就是活力,中學生正當青春年華,中考作文命題積極引導考生將自己的成長與時代楷模、祖國命運、他人幸福、歷史更迭以及對現(xiàn)實的思考和未來的展望結合起來,鼓勵勇于擔當,努力奮斗,追逐夢想。
如2021年四川樂山卷“把? ? ? ? ? ? ? ? ? ? ? ?寫進青春里”,2021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卷“? ? ? ? ? ? ? ? ? ? ? ?的魅力”,2022年浙江麗水卷“以? ? ? ? ? ? ? ? ? ? ? ?為舟”,2022年廣西賀州卷“? ? ? ? ? ? ? ? ? ? ? ?的力量”……
5.人生
中學生正處于思想逐步成熟的關鍵時期,中考作文命題順應考生該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增加了思維的容量,鼓勵表達對人生的思考,關注志趣,反思問題,探索意義,憧憬未來。
如2022年湖南岳陽卷“送你? ? ? ? ? ? ? ? ? ? ? ? ? ?”,2022年湖北十堰卷“別了,? ? ? ? ? ? ? ? ? ? ? ?”,2022年四川雅安卷“? ? ? ? ? ? ? ? ? ? ? ?,是一種幸福”,2022年云南卷“腳下的路,遠方的? ? ? ? ? ? ? ? ? ? ? ?”……
三、半命題作文的未來走向
中考作文命題秉承“守正創(chuàng)新、穩(wěn)中求變”的原則,2023年半命題作文將會在承襲近兩年命題特點的基礎上注入新活力,聯(lián)系2022年4月發(fā)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預測2023年的半命題作文有如下走向:
跟緊時代步伐,設置真實情境,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讓寫作更貼近生活實際需要;了解當今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與不確定性,鼓勵富有思辨性地進行分析、表達;作文材料中會融入多學科元素,活躍考生思維,倡導更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四、半命題作文的備考策略
1.熱愛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要多思善感,花木鳥獸、春雨秋霜總關情,琴棋書畫、喜怒哀樂皆生趣。追求獨特而有深度的生活感受,從平凡處、細微點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人與物寫進作文,都是生動感人或富有哲思的。
如2021年黑龍江龍東地區(qū)卷:成長的路上,有親人的呵護,師長的教誨,書香的熏陶;也會有鮮花的芬芳,淚水的痛苦,選擇的迷惘……總有一些人和事精彩著你的生活。請以“成長,因
而精彩”為題目,寫一篇文章。熱愛生活,心懷感恩,自然珍視身邊的有情人、有情物、有情事,都是助力成長的精彩篇章,都會銘記在心、流諸筆端。
2.堅持閱讀
讀書可以開闊視野,豐富內(nèi)涵,陶冶高尚情操,提高認知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升華思維品質。同時,也可以利用各種資源,適當進行多媒介閱讀,豐富體驗、激活思維。
如2021年北京卷“做一粒? ? ? ? ? ? ? ? ? ? ? ?的種子”,可以“做一粒詩意的種子”為題,如梭羅、陶淵明;可以“做一粒奉獻的種子”為題,如王進喜、袁隆平。個體人生體驗畢竟有限,可引用文學作品、歷史人物、時代楷模為素材闡發(fā)思考,境界開闊,立意深刻。
3.關注時事
一方面,中考作文命題有以時事熱點作為命題材料,如2022年四川達州卷“我的? ? ? ? ? ? ? ? ? ? ?故事”,材料中的“熱血青年”就提到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冠軍蘇翊鳴,數(shù)學天才韋東奕,“神十三”宇航員王亞平,了解人物事跡、精神,才能更準確快速把握材料主旨。
另一方面,社會在向前發(fā)展,寫作素材和觀察視角、分析框架等能力也要與時俱進,作文才能鮮活有力。如2022年湖北恩施卷關于“鄉(xiāng)愁”的半命題作文“? ? 與我隔屏相守”,“鄉(xiāng)愁”從古至今綿延不息,與“網(wǎng)絡”相遇,講述的是數(shù)字時代的情感??忌挥衅綍r關注相關信息,才能在考場上得心應手。
4.勤于積累
所謂“厚積薄發(fā)”,積累寫作素材,一是直接經(jīng)驗:觀察大自然、現(xiàn)實生活、社會眾生、時代發(fā)展,用文字記錄所見所感所思,寫日記或隨筆。二是間接材料:從紙質、多媒介閱讀中所獲的佳句美文、巧思妙筆等,積累更豐富、靈動的素材,培養(yǎng)融會貫通的能力。
2022年湖北襄陽卷“行走中的? ? ? ? ? ? ? ? ? ? ? ? ”,有考生的標題是“行走中的風景”,寫了從事螃蟹養(yǎng)殖業(yè)的六叔的故事,贊美了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凱歌,其中的月夜刺鼠、水中叉魚、茅屋晚餐等場景,描寫真切細膩、趣味盎然,似見魯迅《故鄉(xiāng)》中閏土月夜看瓜刺猹和歐陽修《岳陽樓記》中洞庭湖漁歌互答、浮光躍金的佳境,顯然是平常積累了許多素材,考場上才能運用得行云流水。
總之,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妨這樣理解:“天成”就是平時的積累,“偶得”是指考場的發(fā)揮,二者融匯,方成佳作。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昌財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