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民
“活力英語”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包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教師創(chuàng)設具有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英語課程體系中主動地學英語、用英語,讓英語教與學真正“活”起來。
“活力英語”課堂教學旨在通過創(chuàng)新融合課堂各要素,改變教師過于關注訓練學生的閱讀解題技能的現(xiàn)象,引導教師關注教學過程,注重各要素(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結果等)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形成“活力英語”(活“學”、活“用”、活“化”、活“辨”)ACTIVE ENGLISH——“實現(xiàn)(Actualization)、內(nèi)容(Content)、活動(Task)、探究(Inquiry)、評價(Value)、延伸(Extension)”,最終落實“活力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評一體化。
英語教師要把解決“為什么教”的問題作為英語教學的“頭等大事”,把課標的育人目標“培養(yǎng)什么人”與英語教學有機關聯(lián),明確英語教學的理念是為了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selfactualization)。由此,教師可以依據(jù)反向教學設計(backward design)理論來進行語篇分析、教學目標制訂和教學活動設計。
教師基于英語教學的理念和要求,分析單元主題、文本和學情,重點聚焦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六要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等,制訂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采用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三個層次的活動形式,以達成既定目標。學生在具有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特點的學習活動中,可逐步提升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
在英語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參與主題意義的探究活動。促進學生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fā)展、文化內(nèi)涵理解、多元思維發(fā)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這一過程既是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整合發(fā)展的過程,也是思維品質(zhì)不斷提升、文化意識不斷增強、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還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學會學習的過程。
評價活動一方面助力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另一方面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用提問、表現(xiàn)性任務等方式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評價學生在語言、文化、思維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為調(diào)整教學提供參考。
教師根據(jù)課堂評價反饋,確定學生當前水平與期待或潛在水平之間的差距。通過課后作業(yè)、單元檢測等手段考查學生知識增長、能力提高和思維提升的情況。
本文以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7Seasons的Integrated skills 板塊為例,闡釋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活力英語”學科育人實踐。
1.語篇分析
本單元語篇的主題語境為“人與自然”,語篇類型有天氣報道、日記、對話。本課內(nèi)容分為以下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A Weather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places. A1 部分是北京一年不同季節(jié)的天氣報道,通過閱讀天氣報道找到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推測文中所描述的季節(jié),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A2 部分是聽力。學生通過聽世界各地的天氣預報,填出所缺信息,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A3 部分是讓學生根據(jù)天氣預報的內(nèi)容補全信息,完成天氣日記,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
第二部分:B Speak up:How’s the weather in Nanjing?通過聽對話了解北京和南京的天氣狀況,并運用所學的有關天氣的知識進行討論,提升學生的聽、說、讀、看、寫綜合技能。
2.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對有關季節(jié)和天氣的單詞和短語已有初步的了解,能夠用英語提取、處理信息,簡單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闡釋意義和批判評價的能力較弱。
1.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1)從文本、聽力材料中提取有關天氣的信息,并能夠用相關短語和句型談論、播報天氣;(2)比較和分析不同地方的天氣差異及成因;(3)理性思考環(huán)境問題,培養(yǎng)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時采用產(chǎn)出導向法,通過擬人的手法,設置兩只小鳥——來自北京的Jack和來自南京的Jill 作為線索貫穿整個課堂,進行整體教學。從兩只小鳥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引出話題任務——幫助兩只小鳥尋找最佳的居住環(huán)境。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基于本課的主題語境,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學習英語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理解主題意義并使用所學短語和句型進行思考、表達和交流,逐步發(fā)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核心素養(yǎng),最終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活“學”(Learning smartly):提高學習能力
(1)小組合作學習,積極主動探究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積分競賽,通過回答問題獲得卡片的方式營造組內(nèi)交流合作、組間展開競爭的學習氛圍。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意識和習慣。
(2)靈活導入新課,引出話題任務
在上課之前,筆者收集了我校一年四季的美景圖片并制作成短視頻。上課之初在課堂上播放,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jù)本課及模塊、單元整體教學的實際情況,筆者對教材的文本進行了整合、擴充、改寫和調(diào)整,并加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視頻中反復出現(xiàn)的兩只小鳥——來自北京的Jack 和來自南京的Jill 的對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各地天氣的差異。
Jack:Hello,I am Jack! I come from Beijing.
Jill:Hello,My name is Jill! I’m from Nanjing.
Jack:I don’t want to live in Beijing any more. I can’t stand the terrible weather! It’s too cold here in Beijing.
Jill:I don’t like living in Nanjing,either.It’s a bit cold in Nanjing as well.
Jack:What should we do then?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以上對話,列出天氣問題對Jack和Jill的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拋出本課的產(chǎn)出導向任務:Give Jack and Jill a weather report in different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and help them find a perfect place to live。
【設計意圖】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從兩只小鳥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引出話題任務,利用產(chǎn)出導向設置信息差,學生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英語。學生有了具體的動機就能自主地學習,并且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主動地用所學語言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學語言進行思考、表達和交流,發(fā)展語言能力。
2.活“用”(Applying properly):發(fā)展語言能力
(1)聽力對話練習,感知天氣特征
教師改編課本的聽力文稿并重新錄音。課上播放兩只小鳥的電話通話音頻,學生聽錄音并 回 答 問 題“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和“How’s the weather in Nanjing? ”,然后兩人一組模仿對話。
Jill:Hi,Jack. This is Jill speaking.
Jack:Hi,Jill.
Jill:How are you doing?
Jack:I’m fine,but it’s really cold. There was a strong snowstorm in Beijing yesterday.How’s the weather in Nanjing?
Jill:It’s a bit cold and dry,but there are no snowstorms here...Sorry,I can’t hear you.The wind is blowing hard. Can you speak louder please?
Jack:That’s OK. I’ll ring you later. Take care. Bye.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筆者改編課文中的對話,幫助學生了解北京和南京的天氣情況。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讓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識別不同語調(diào)與節(jié)奏等語音特征所表達的意義,同時獲取關鍵信息,積累常用的相關主題的單詞和短語。
(2)根據(jù)天氣特點,歸納季節(jié)特征
由于天氣原因,Jill 聽不清與Jack 的通話,所以她到網(wǎng)站上去搜索有關北京天氣的信息。(見圖1)
(圖1)
學生通過不同的季節(jié)特征判斷圖中所描述的季節(jié),并歸納出北京四季的特征。
【設計意圖】在閱讀文本中捕捉有關溫度和季節(jié)的信息,掌握英語中溫度的表達方法,歸納北京四季的特征。這樣的教學貼近學生生活,為后續(xù)談論天氣打下基礎。通過學習,學生能識別語篇季節(jié)主題,理解其隱含意義,提取并歸納關鍵信息。
(3)搭建任務支架,完成天氣播報
兩只小鳥打算飛到無錫尋找最佳住所,首先它們需要了解當?shù)氐奶鞖?。教師展示天氣預報信息(見表1),讓學生學會天氣和氣溫的表達方法,例如:It will be(adj.)...;There will be(n.)...; with the temperature between ... and...;with a high of ...and a low of ...;stay above/ fall below/ rise to/ drop to...并了解不同天氣使用的標志符號系統(tǒng)。
然后,教師播放聽力音頻“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學生認真傾聽,并捕捉關鍵信息,完成課本中A3關于世界不同區(qū)域天氣日記中所缺的信息。接著,教師呈現(xiàn)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氣信息,先示范如何播報天氣預報,然后安排學生小組練習。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到班級的講臺上作為天氣預報員播報世界各地的天氣。學生從季節(jié)、天氣、溫度等方面來進行天氣播報,根據(jù)世界各地的天氣情況,播報注意提醒事項,為Jack和Jill尋找新的家園提供幫助。
S1:Hi,everybody! This is Wuxi TV and I am Tan Qingyue with tomorrow’s weather report on the main cities in the world. Chengdu will be rainy with the temperature between 8℃and 2℃.You’d better take an umbrella with you when you go out.
S2:There will be a snowstorm in Beijing,with a high of -2℃and a low of -9℃. It’s quite cold in Beijing during this time of year. 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 to keep warm.
【設計意圖】學生小組合作播報天氣預報,是本節(jié)綜合技能課的重要輸出部分之一。在前面搭好語言知識支架的基礎上,通過應用實踐類活動,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如何播報天氣播報,內(nèi)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加深對文化意涵的理解,鞏固結構化知識,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3.活“化”(Cultivating humanly):培育文化意識
(1)辨別氣候特點,了解文化差異
在完成聽力活動的同時,學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氣溫差異。教師通過Jill 對Jack 的提問來引導學生探究氣溫差異的原因:I have a puzzle. Why are the temperatures so different between Beijing and Sydney? 教師在屏幕上呈現(xiàn)世界地圖,引導學生從北京和悉尼的地理位置差異來回答問題,并從課本中找到依據(jù):It is always so snowy and cold in Beijing during this time of year,but Sydney is quite different.When it is winter in China,it is summer in Australia.
【設計意圖】拋出北京和悉尼的氣溫差異,學生能在教師引導和協(xié)助下,采用合適的方式、方法認識與中外文化有關的具體現(xiàn)象和事物,辨別南北半球氣候的特點,并在理解和比較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判斷。
(2)比較問候用語,提升文化意識
兩只小鳥飛到倫敦來尋找最佳的住所,教師通過Jack 對Jill 的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I also have a puzzle. Why do British people usually start a conversation by talking about weather?While we Chinese greet each other by asking“Have you eaten yet?”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總是與特定的文化緊密聯(lián)系,社會的獨特文化也蘊藏在語言中。中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農(nóng)業(yè)文明,因此中國人喜歡用“你吃了嗎?”來問候對方。而英國的天氣變幻莫測、忽晴忽雨,這是西歐所處的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成的。英國人特別關心天氣的變化,他們見面往往第一句話就是說天氣。教師在這里可以特別補充一些問候的英語句型:“What a nice day!”“Lovely weather,isn’t it?”“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等等。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講述中國和英國見面問候語的差別,引導學生探究問候語背后的文化差異。同時建議學生和外國人進行溝通交流時,要包容對方的文化,同時也要堅持文化自信,努力傳承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4.活“辨”(Thinking critically):提升思維品質(zhì)
(1)觀察辨析歸納,提取相關信息
在A3 語篇中,學生根據(jù)天氣預報的內(nèi)容,補全關于世界不同區(qū)域天氣日記中丟失的信息,并根據(jù)語篇內(nèi)容,觀察、辨析、歸納語篇中的相關信息,并提取有關天氣預報的句型。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需要在把握語篇的整體意義和結構特征的基礎上,描述不同國家的天氣,辨識信息之間的相關性及銜接手段,判斷段落之間、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為天氣預報儲備語言素材。
(2)小組分析評價,完成產(chǎn)出任務
學生小組討論“Which is the perfect place for Jack and Jill to live? Why?”比較并分析世界各地的氣候,推斷這兩只小鳥的最佳居住地是哪個地方。兩只小鳥通過比較分析,最終決定留在家鄉(xiāng),并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huán)境、保護家園。
Jack:I really don’t want to leave my home.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
Jill:I agree with you. There are so many kind and helpful people here.
Jack:What can we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Jill: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Let’s work together to make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 to live.
Jack:Good weather is important to the health of both wildlife an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比較世界各地的氣候,為兩只小鳥尋找最佳的居住地,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推斷等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主動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的意識。最后強調(diào)兩只小鳥不愿離開家鄉(xiāng),激發(fā)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3)總結回顧評價,實現(xiàn)遷移創(chuàng)新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復習本課所學知識,鞏固提升學生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對小組合作進行評價;也可開展手抄報、仿寫、角色扮演、閱讀競賽、好文介紹等活動,引導學生根據(jù)評價目標進行自評或互評,讓學生從評價的接受者轉變?yōu)樵u價活動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從而有效調(diào)控自己的學習進程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課堂的最后,筆者將家庭作業(yè)確定為輸出任務寫作:你作為本地環(huán)保組織的成員,請寫一則家鄉(xiāng)的天氣情況報道,同時關注環(huán)境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保護環(huán)境。
【設計意圖】總結回顧評價,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和目標之間的差距。布置課后任務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上課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語言寫作技能,在社會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理性表達情感、態(tài)度和觀點,促進能力向素養(yǎng)的轉化。
本課遵循整體教學、小組合作、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語言進行積極探究、完成任務,基本達成教學預設目標,真正做到了讓英語教與學“活”起來,實現(xiàn)學科育人。
如何把英語課堂和學生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有機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更加有效,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使立德樹人落到實處?教師應大力落實課標精神,努力設計學思結合、學用結合和學創(chuàng)結合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活動,引導學生圍繞主題表達真實的個人觀點和態(tài)度,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讓英語教與學“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