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鈺
老家在縱橫交錯的巷子深處,像是被牢牢地粘在了蜘蛛網(wǎng)上似的?;蛘吒袷桥f時代的一處遺物,磚墻禁不住風(fēng)吹雨淋日曬,變得干巴,失去了所有生機(jī)。雖然現(xiàn)在仍有親人在那里居住,但我極少回去了。
薄如一張紙的記憶,是多么禁不住思緒的搜索。的確,這要怪我,老家留給我的回憶實在不多。但在這不多的記憶里,我又聽見了戲曲的悠揚(yáng)樂聲和那小木橋不斷發(fā)出的“吱呀”響。
皎潔的月亮在一片黑色的波濤中漸漸浮起,似乎是一只掛著燈火的小船隨水漲而高。月光打在樹葉上,風(fēng)一吹,搖搖晃晃。月光照在人們的身上,人一走,后邊的影子就被牽引著。一個民間節(jié)日,一個外鄉(xiāng)的戲班,正在老家的鄰村上演。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月色,老家的人不去聽幾出戲,實在可惜。
母親陪著奶奶拉上我,在巷子里七拐八拐出去了。我不喜歡看戲,雖然臺上的演員動作到位,唱得字正腔圓,引來許多喝彩聲。但是我聽不懂,也看不懂,在臺下干站著,很是無聊。我最感興趣的,是隨著媽媽和奶奶走過村外的木橋時發(fā)出的“吱吱呀呀”的聲音。那聲音單調(diào)、重復(fù),沒有絢麗的燈光給它增彩,也沒有漂亮的姿勢給它情感,更別談什么技藝了。但是,于童年時的我來說,卻是最神秘的聲響。
這座小木橋呈灰褐色,用幾根很粗很大的木材搭建而成,很粗糙,很簡單,上面鋪些木板供人行走,沒有任何優(yōu)美的造型。在朦朧的月色下,踏上去,發(fā)出了“吱呀”的聲響,我仿佛劃著槳,駕著小船,蕩漾在水波里。在那樣的月夜里,那木槳的劃水聲,那優(yōu)美的水波紋,在我小小的心里生起了快樂的清波……
終于禁不住內(nèi)心的念想,某個假日早晨,我回去了。
天空似乎被翻洗過了,好似一顆透著藍(lán)光的水晶,格外耀眼。斜射的陽光,打在了小巷子的盡頭與另一條小巷子的交接處,一只狗被拉長了身影。鳥兒終是被驚動了,急速地飛向了明凈的藍(lán)天,一簇簇羽毛分外顯眼。藍(lán)天下的故事,在鳥兒振動的翅膀聲里,愈加動人。
我又與記憶中的小橋相遇了。小橋底下的流水,仍然清澈,一如多年以前。不時有人從橋上經(jīng)過,每一步都發(fā)出“吱呀”的聲響,伴著流水的“嘩嘩”聲。不知為何,少年的我,卻沒有了童年時的美好心情。搖搖欲墜的小橋,讓我感到害怕與不安。當(dāng)我放慢腳步時,小橋的“吱呀”聲也緩慢了下來,好似一位老者拄著拐杖輕輕點地發(fā)出的聲音。聽著聽著,我的害怕慢慢消失了。這一聲一聲的“吱呀”聲響,好似給我鼓勵,給我勇氣。
而今,小木橋還在,只是已風(fēng)燭殘年。但我知道,即使以后小木橋不在了,那一聲又一聲“吱呀”的聲響,一定會伴隨我的一生。
聲音記錄本
“吱呀”,老家的小木橋被踩踏時的發(fā)聲。
孩童天真的想象,讓“吱呀”聲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對童年深切的眷念,使得這聲音經(jīng)久不息,永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