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曾豪
故鄉(xiāng)那片田野我很熟悉,就像熟悉我自己的手掌。我為那片田野作過許多念著好玩的命名:一條小河叫密西西比河,一個水塘叫的的喀喀湖;有一個小樹林子因為遠,走著累,就叫達累斯薩拉姆;讀過海明威的一部小說,就把一個小土墩命名為乞力馬扎羅……我把這片田野看作一個小小的世界了。
有的田埂筆直如尺,把土地劃成等面積的田畝;有的田埂則像一根柔軟的緞帶,很詩意地飄在林邊河沿。有的田埂處在高田和低田之間,或者處于田與溝渠之間,起著實質(zhì)性的隔斷作用;有的田埂只偶爾起到交通作用。農(nóng)人把前一種稱為田岸,后一種才稱為田埂,而那些村際之間的泥路則被稱作大田岸或官路。
小田埂人跡罕至,野趣天成。這里是小草和野花的世界,也是孩子們的樂園。
經(jīng)歷過漫長的農(nóng)耕時代,中國人代代相傳著豐富的草木知識,和以草藥為主角的中藥知識。在中國人看來,這散漫于荒野的許多草不但是草,還是藥。
蒲公英的黃花很陽光,地丁草的紫花很清純,狗尾巴草的花就像狗的尾巴,燈籠草提著一只只綠色的小燈籠。有一種黃白色的花成團開放,很繁茂,俗稱癩痢花,女孩子最怕男孩子冷不丁給她們插在頭上。傳說插了這種花就會掉頭發(fā),變成癩痢頭,多可怕?。∮幸环N粉中透點紅的花樣子挺特別,花瓣連在一起像一個淺淺的小碗,這種花名叫“打碗碗花”,連男孩子也不敢摘,誰摘了就成了“火手”,老是會把碗打碎。解除“火手”的秘方是找一條蛇蛻來搓手。蛇蛻可不好找,麻煩呢。這些花的傳說都是老太太們繪聲繪色講出來的,她們常常冤枉了這些美麗的花,卻給田野增加了神秘。沒有神秘的地方不好玩。
女孩子提籃來挑野菜,一不小心就能收獲小半籃。挑野菜的“挑”是“挑選”的意思。馬蘭頭、野莧菜、灰蓼頭、大薺菜、小薺菜、豌豆苗、蛤蟆葉、枸杞頭、車前草……野菜的品種很多,不能混著吃,一次只能選一種。男孩子來這里為的是割豬草或者割羊草,也得大概挑選一下。馬絆筋太老,三棱草和鵝兒不食草有小毒,不要。
最好的飼草是醬瓣草,人稱“豬人參”,因葉片狀如馬的牙齒,大名馬齒莧。馬齒莧的葉片肥厚,莖豐腴地匍訇在地,天生一副肉嘟嘟的娃娃相。馬齒莧長得這么粉嫩富態(tài)是因為挑食,它們一定要長在肥水充足的地方??匆娨黄R齒莧,農(nóng)人就會高興起來—呀,是片好地哎!看見馬齒莧,割豬草的孩子也高興—好了,家里養(yǎng)的豬有“人參”吃了!挑野菜的孩子也高興—好了,今晚飯桌上多一道菜了!
把馬齒莧帶回家,洗凈,焯一下,加調(diào)料,就是一道爽口滑潤、微酸開胃的涼拌菜。
我爸特別鼓勵我們姐弟去田頭挑馬齒莧回來。見到?jīng)霭桉R齒莧,他準高興,說:“這個是好東西啊,是天然抗菌素啊,小孩子得了腸炎、痢疾什么的,拔幾棵馬齒莧煎服,蠻靈的。還有……”他這一“還有”,就層出不窮了,什么治療鉤蟲病啊,治療急性闌尾炎啊,還能治什么產(chǎn)褥熱啊……他是中醫(yī),這種事他說了算。
去翻翻書,這種草還真是一味藥?!肚Ы鸱健氛f得最簡約:“能治癰久不瘥。”這個“瘥”字得查字典,是“病愈”的意思。醫(yī)藥書里有時也講一些有趣的事,比如說馬齒莧是“五行草”就蠻好玩。葉青,梗赤,花黃,根白,籽黑,好家伙,這馬齒莧把對應(yīng)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之色”都占全了。中醫(yī)不說“金木水火土”,說“木火土金水”。
馬齒莧還有一個別名叫“心不甘”,描寫這種草的頑強。馬齒莧開花時正是酷暑,它們不怕高溫,陽光越熾開得越歡。這時候是它們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即使被拔了掛在房檐下風(fēng)吹日曬,它們 “心不甘”,還活著,照樣開花結(jié)籽。
大概就是這種精神感動了人們,有人把它們寫進了“后羿射日”這個氣勢宏大的神話故事中。為了拯救天下黎民,大英雄后羿連射九箭,把九顆太陽射落。剩下的一顆太陽奪路狂奔,最后躲在了馬齒莧的葉片下才逃過后羿的追擊。
知道了這個故事,就不好意思把馬齒莧叫“豬人參”了。
鄉(xiāng)間孩子都認得野蓬頭。一到春天,在江南的田野到處有這種野草青翠精致的身影。只要哪里有一點泥土,它們便會成群結(jié)隊地在哪里出現(xiàn),能和它們爭奪地盤的只有成群結(jié)隊的茅草了。
春末是野蓬頭的旺盛期,羽毛狀的葉片手掌般張開,隨時要鼓掌的樣子。葉背和莖上的絨毛像嬰孩的汗毛,在陽光里散出茸茸的柔光。在泥土稍厚、陽光充沛的地方,野蓬頭可以長到一米多高,在野草中算是高個子了。它們蓬蓬勃勃,稱“野蓬頭”名副其實。帶鐮刀的孩子不會把它們當羊草割走,羊不會吃這種苦草。這草是苦的嗎?誰也沒嘗過,但誰都會用鼻子斷定它是一種苦草,有點怪。
摘下一片葉子,野蓬頭的氣味便一下子濃烈起來。這可真是一種特別的氣味呢,不是臭,也不是平常的香。清香?辛香?醇香?青澀味?都不是,卻又想不出準確的詞語來。這味道使人很容易就想到中藥,想到中藥店。我自幼在中藥店里玩,知道不同的藥草有不同的氣味,用“藥香”這個稀里糊涂的詞來描寫野蓬頭的氣味,似乎沒什么不妥。中藥店的味道就是這個基調(diào)。
有些地方的農(nóng)家會用野蓬頭葉做糍粑吃。我的家鄉(xiāng)做青團子不用野蓬頭,用漿麥草。猜想野蓬頭葉參與的吃食和漿麥草參與的吃食會是差不多的,都有春意盎然的氣息,都有碧玉般的顏色。
養(yǎng)蠶人家在“開蠶”之前會用野蓬頭煙熏蠶房,說蠶寶寶在熏過的蠶房里不會得瘟病。做這件事會很認真,很嚴肅,畢竟整匾整匾的蠶寶寶一夜之間死亡殆盡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端午節(jié),野頭野腦的野蓬頭會招搖一下。在民俗中,菖蒲的葉片是鐘馗的鎮(zhèn)妖劍,野蓬頭則是天地正氣,把這兩件束一起懸于大門,五毒之類就只能倉皇違避了。對于這個說法,大多數(shù)男孩子將信將疑,讓他們來勁的是夏天晚上乘涼時用野蓬頭“煨”蚊煙堆。野蓬頭能驅(qū)蚊,卻不動殺氣,就像少林寺的武僧。青煙起處,蚊蟲逃遁,逃開完事,并無喪命之虞。中醫(yī)學(xué)的思維是陰陽思維,中藥里沒有殺毒丸。
蚊蟲走開,夏夜就只剩下了習(xí)習(xí)涼風(fēng)。在絲絲縷縷的野蓬頭的清芬里,目對滿天星斗,耳聽老人談古,真是件愜意的事情呢。
有一天,中藥店的小學(xué)徒明寶在做艾條。我說:“哎呀,這味道真像野蓬頭?。 ?/p>
明寶說:“這是艾,也叫艾蒿,艾蒿就是野蓬頭呀?!?/p>
艾蒿這味藥我是從小認得的,就是沒把它和田野里的野蓬頭聯(lián)系起來。中藥店里的艾不復(fù)是野蓬頭的樣子,葉子完全失了形狀、變了顏色,只有香氣還保留著。
無論內(nèi)服外用,艾都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絡(luò)的作用。李時珍對艾葉作過高度評價:“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zhuǎn)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jīng)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壽,其功亦大矣?!薄爸恕背Ec灸結(jié)合,是中醫(yī)治病的一種獨特方法。相傳,藥王孫思邈因常用艾溫炙足三里穴,身健無疾,享年101歲。
遠古時嘗百草的神農(nóng),以艾葉做成裙子蔽體,可見艾是一味重要的藥草。這種出現(xiàn)在神話里的莊嚴之物,原來就生長在屋前屋后,就在田野山陬,就在我們身邊。
那一天,我在明寶那里還知道了野蓬頭的香味有個專用名—艾香。艾獨特的香是完全有資格擁有一個專用名的。
我覺得艾的香氣很干凈,有一點嚴肅,聞著,心頭便生出清寧的詩意。
和農(nóng)家種植的莧菜不同,野莧菜的主莖拔地直立,長足了會有一米多高,是植物中的彪形大漢,而且有刺,兇巴巴的樣子,只葉子和家種的莧菜相似。野莧菜沒有野蓬頭那樣沖人的苦味,但割羊草的人還是會把它們留在田野里,讓它們繼續(xù)長。等它們的主莖有手指那樣粗時就能派上用場了——這是制作臭豆腐的原料呢。
有一種野草和野莧菜長得挺像,主莖也能長到一米左右,無刺,暗紅色,肉肉的,折斷了就有一種尖尖的酸味躥出來,能把人的鼻孔擴大一倍,用舌尖小心舔一舔折斷處,一種猛烈的酸味像電流一般逼得人閉上眼睛喊出聲來——哎喲喂!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酸姐姐”。酸姐姐不長刺,就用潑潑辣辣的酸味讓食草動物滾一邊去。酸姐姐這名字聽著挺親切,但肯定是俗稱,我至今不知道它的學(xué)名。酸姐姐雖然個性鮮明,但不入藥??梢姟叭胨帯笔怯虚T檻的,不能瞎來。
茅草的性格很平和,它們的形體如蘭草一般簡約,卻不開高雅的花,它們把美的東西深藏于懷中呢。那是一個小小的、甜蜜的秘密——茅針。把茅針拔出來,嚼一嚼,舌尖上是津津滑滑的甘。甘和甜不完全一樣,是那種含蓄的、隱約的、若有若無的甜。
有的女孩子喜歡嘗嘗酸姐姐,有的女孩子喜歡抿抿茅針,有的女孩子酸的甜的都喜歡。
男孩子不喜歡這些,他們喜歡玩蒼耳子或者玩“打官司草”。
蒼耳子有桑葚那么大,像綠色的微型刺猬,密集的小刺有倒鉤,能牢牢地糾纏頭發(fā)、羊毛衫什么的。這種小刺球本身就是惡作劇高手,落在調(diào)皮小孩手里就更讓人頭疼了。如果你沒剃光頭,被蒼耳子擊中腦袋是很倒霉的,扯一顆疼一下,還帶下來一撮頭發(fā)。跟在男孩子身后的狗這時候也很警惕,會避遠一點,它們沒有手,被小刺球纏上是很傷腦筋的。
我很小時就知道蒼耳子是味中藥,用于清熱解毒。中藥店的先生說它能解毒,但它本身也有小毒,扔來扔去玩可以,就是要小心別弄傷眼睛。
打官司草的葉子像湯匙,深綠,長足后從根部沖出幾根莖來,突兀而堅挺。這不是莖,是穗呢,上面密集地綻出淺紫色的、極細小的花朵。
男孩子就摘下這堅韌的莖來“打官司”。將手里的草莖和對手的草莖絞在一起,各向身邊拉,誰手里的草莖先折斷,誰就輸了。這么做是有前情的,是為了讓“天意”來評判他們的爭執(zhí)。小孩子自有簡化生活的辦法,有時候還真用這種辦法來判決糾紛。誰都會盡量挑選粗壯的草莖來“打官司”,奇怪的是粗草莖未必能拉斷較細的草莖,而這一點正是讓人相信天意的原因。天意高難問,天意總是要神秘一點的噢。
打官司草在民間相當有名,許多孩子都知道這是一味藥。誰割破手了,不要緊,摘幾片打官司草葉來止血;誰鼻子流血了,不要緊,摘幾片打官司草葉來塞鼻孔。
打官司草的大名叫車前草,還真能治鼻血、尿血、便血這一類病?!肚Ы鸱健氛f:“治金瘡出血不止,用車前葉搗爛敷之?!?/p>
車前草這個怪怪的藥名居然是漢代名將霍去病命名的。
在一次抗擊匈奴的戰(zhàn)斗中,由于不熟悉地形,漢軍的一支隊伍被匈奴圍在沙漠邊緣的狹窄地帶,進退不得。正是酷暑,整天像在烤火,又缺水,漢軍將士紛紛病倒,癥狀都是尿赤尿痛,面部浮腫。知道這是暑熱引起的,就是苦于軍中無藥。病倒的人越來越多,漢軍的戰(zhàn)斗力日見衰退,處境十分尷尬。有一個老兵倒是有心人,發(fā)現(xiàn)發(fā)病的人越來越多,但軍中的戰(zhàn)馬卻安然無恙,仔細觀察,很快斷定個中原因是戰(zhàn)馬啃食了車前馬后的一種野草。老兵把這一發(fā)現(xiàn)報告給指揮官馬武將軍,馬武下令全軍采服這種野草。幾天之后,軍中病情得到控制,戰(zhàn)斗力很快恢復(fù),一舉取得突圍戰(zhàn)的勝利。漢軍大將霍去病知道這一情況,大呼“天助大漢”,把這種車前馬后的野草命名為車前草。
車前草結(jié)的籽也入藥,名車前子?!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說:“車前子,味甘,寒,無毒。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睂懙竭@里就想起蘇州作家車前子了。
車前草的葉片是按螺旋狀排列的,相鄰葉片之間的夾角都是137.5°。經(jīng)研究,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以這樣的規(guī)律排列,能使所有的葉片都得到充足的光照。得到這個提示,建筑家設(shè)計出了能使每個房間都有盡量多的陽光照射的房子。
大自然就是這樣高明神奇!
車前草躬身而伏,緊貼在大地的胸膛上,謹遵大自然的規(guī)律,什么力量都不能打擾到它們。
玩打官司草在夏天,玩蒼耳子是在秋天,到了冬天玩什么呢?
稻子登場后,田野變得空空蕩蕩,看上去有點疲倦,還有淡淡的憂傷。只有縱橫寬窄的田埂上還有野草在留守。野草形形色色,主角是茅草。茅草的生命力十分頑強,皮實的根扎得深,在地下橫走,四處蔓延,相互糾纏成網(wǎng)狀,有它們的地方,其他生性嬌弱的草木很難立足,所以茅草號稱“霸王草”。長在田里的茅草是雜草,會被堅決地除掉,而長在田埂上的茅草卻是加固田埂的功臣。
這個季節(jié)的茅草,葉片已干而黃,一派荒涼的樣子。春天里沒被孩子們拔掉的茅針早挺身而出,成了灰白或者灰黃的茅花。茅花酷似微縮版的蘆花,茸茸的,在寒風(fēng)中無憂無慮地招展。遠遠看,一條條田埂浮了一道道飄搖的灰白。
臘月二十四,男孩子們吃過有糖團子的晚飯后,就到田野里來“嘆茅草”了。用火把點燃田埂上的茅草,讓一條條田埂變成一條條火龍。大人們站在遠處看,說這樣子可以燒死草根里的害蟲,好的,好的。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fēng)吹又生。
野草是燒不盡的,春風(fēng)一吹,它們又會在田埂上欣欣向榮。
發(fā)稿/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