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古
杭州今年的夏季太熱了,持續(xù)40℃高溫暴曬,對養(yǎng)花人打擊太大,好多植物都扛不住高溫暴曬直接死了。倒是這盆魚花蔦蘿,大概是土層較厚,根系比較發(fā)達,居然十分抗曬,但是也因為體型龐大的關(guān)系,高溫天每天早晚澆水,一次3 升水,一天就是6 升,妥妥的吃水怪。夏季生長速度偏慢,一直到9 月底才開始重新加速生長,國慶假期長勢特別快,人為牽引頻率加大,幾乎每天都要調(diào)整株型,10 月初,“棒棒糖”株型基本完成(圖15)。
圖15 棒棒糖株型完成
吃了密植的紅利,“棒棒糖”球型部分越滾越大,原本站在北面屋頂上就能做好枝條牽引,但是進入10 月中旬,即便在屋頂上我也夠不著朝南面的枝條了,只能借助梯子才能完成球體南面的牽拉作業(yè)(圖16)。這時候連盆帶植株,整體高度大約已經(jīng)在2.5 米左右。
圖16 株型太高,只能爬梯子牽拉枝條
從國慶假期開始,長勢突然加速我就隱約覺得可能要進入花期了,10 月1 日開始,我每天澆水都會加磷鉀肥(圖17),我最擔(dān)心的問題就是“棒棒糖”株型相當(dāng)于藤蔓不斷疊加纏繞,里層完全沒法采光,內(nèi)部的花苞可能開不出來直接消苞,或者被外層的藤蔓壓住內(nèi)層的花苞,造成內(nèi)圈所有花枝沒辦法向外舒展。我的最壞打算就是放棄內(nèi)圈,直接追求外層開爆,所以這個階段追肥比較用心。
圖17 國慶開始追磷鉀肥
國慶假期剛結(jié)束,我就發(fā)現(xiàn)大量花苞開始竄出,開花枝孕育在枝條的頂端和葉腋的位置(圖18)。這個時期,藤蔓依舊生長速度特別快,每天都會互相纏在一起,需要人為牽引調(diào)整,剛長出來的花苞格外嬌嫩,因此手勢要輕柔,防止不小心掐掉花苞。
圖18 枝條互相纏繞,花苞頂生和腋生
10 月中旬,魚花蔦蘿陸陸續(xù)續(xù)開花了,剛出來的花苞,全是紅色的,就像一串紅(圖19),當(dāng)時還愣了一下,我看到的網(wǎng)絡(luò)開花圖,明明是漸變色,為什么我家出來的花苞竟然都是紅色的呢?后來才知道,它會變色。
圖19 剛出來的花像一串紅
大約花開1~3 天左右,底部就開始逐漸變色了,先是染上一層淺淺的橙,就是鮮紅褪色了,像是帶著粉的肉橙色;慢慢橙色繼續(xù)變淺,呈現(xiàn)出鵝黃色;黃色還不是終點,它持續(xù)褪去妖艷的色彩,最后變成了純白色(圖20)。
圖20 花序從底部開始變色
我一直想收一批種子,所以開始尋找花蕊在哪兒,起初一直沒找到,它的花苞咬得很緊,全閉合著小嘴不開口。一直到單花進入第5~7 天左右,最下面變成白色的部分才終于吐出了花蕊(圖21)。不管是變色還是吐花蕊的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非常有意思,我常常站在屋頂觀察很久,心情也隨之變得開朗、明媚,總覺得生活充滿著驚喜。
圖21 變成白色后,吐出花蕊
10 月下旬,魚花蔦蘿進入盛花期(圖22),果然如我預(yù)期,內(nèi)層的花枝被遮擋光照,個頭比較小,而且鉆不出來,只能依靠外層藤蔓孕育的花量支撐整個爆花的效果。
圖22 進入盛花期階段
它的花朵像一條條的小金魚(圖23),也因此被叫“金魚花”,微微垂著花序,好像小魚在覓食,進入盛花期,底部都開始變色,逐漸遞進的花色更亮眼了,仿佛不同色彩的小魚聚集在一起,隨著風(fēng),遨游。
圖23 花朵如小金魚
因為我靠墻位置上面部分是玻璃,玻璃后面是露臺北面,采光也非常好,之前一直存著兩個擔(dān)憂,一是貼著玻璃的植株是否能長好,尤其是夏季高溫的階段;二是進入花期,四面采光,花序能不能整齊,會不會一半朝北一半朝南,分界特別明顯,不美觀。但花期的效果我是滿意的,首先,大花球起到了遮陽減溫的效果,因此貼著玻璃的部分生長得還算理想;其次整體光照比較均勻,再加上“棒棒糖”球型部分南面的花枝被大花球擋住了北面的采光,所以花序出來得很齊整(圖24)。
圖24 花序齊整
完美的爆盆效果,或者應(yīng)該說是“爆頭”(圖25),一整個球型綴滿花枝,看起來就讓人心情愉悅,單花花期在1~2 周,我預(yù)估整體花期至少一個月,因為仍然有新的藤蔓在生長,新的花苞在孕育,如果天氣照應(yīng),可能花期不止一個月。
圖25 爆頭
我的“棒棒糖”最終形態(tài)(圖26) 就此完成,養(yǎng)護過程中有一些小意外,但基本都在掌控中,是我最初目標(biāo)想要的樣子,甚至連病蟲害也在我的預(yù)期中。我一開始就設(shè)想過,可能會遇到紅蜘蛛,果然和普通蔦蘿一樣,最大的問題就是紅蜘蛛爆發(fā),但依然處于可控范圍,7~9 月,差不多一個月用一次藥,進入10 月半個月一次。沒有蔓延,都是在爆發(fā)前夕被我掐滅了苗頭。
圖26 “棒棒糖”完成體
進入11 月初,我也測了一下最終魚花蔦蘿“棒棒糖”的數(shù)據(jù),冠幅達到1.5 米,整體高度2.6 米(圖27)。不過,這本來就是我追求的養(yǎng)護效果,并不是說魚花蔦蘿必須用這么大這么高的支架才能養(yǎng)成,它完全可以參考普通蔦蘿的養(yǎng)護手法,通過人為牽引做想要的造型,比如拱門、藤本爬架、鐵藝門、窗、柵欄等等,全可以成為魚花蔦蘿的支撐爬藤架。
圖27 冠幅1.5 米,高2.6 米
我把藤本養(yǎng)成了樹(圖28),非常滿意這次結(jié)果,也玩了以前沒玩過的品種,果然種花就是快樂的,在養(yǎng)護中發(fā)掘樂趣,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圖28 把藤本養(yǎng)成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