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太
從東井新村出發(fā),上一個大坡到東頭街,經(jīng)過糧貿(mào)街到西小橋,是我最愛走的路線。東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路是賣家具和鐵雜的店,我曾在鐵雜店買過爐條、風(fēng)爐、擋火板,鐵雜店里鐵鍋鐵盆、鐵火鉗一應(yīng)俱全,是一個鋼鐵的世界。走過糧貿(mào)街口,在十字街的中段最吸引我的是切煙絲和配鑰匙的店,小店沒有招牌,一個青磚壘起來的大鋪臺,保留著歲月的痕跡,擺著一臺有些年紀的電子配匙機,門面上像農(nóng)村掛辣椒一樣掛著一串又一串整齊排列的鑰匙串,往里是一臺循環(huán)往復(fù)的切煙絲機,咔嚓咔嚓把土煙葉切成煙絲,周而復(fù)始,我以前常到那里駐足觀望,看著切煙絲機發(fā)呆,也到店里配過鑰匙,幫外公切過煙絲。從初中高中大學(xué)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參加工作,小店居然沒變,店主還是那個長著絡(luò)腮胡高高魁魁的中年男子,人很友善。
從十字街到西頭街是我最容易淘到寶的地方,有瓶瓶罐罐賣,也有撮箕、籮筐、竹釘耙、連桿,可以買到頭上戴的篾帽、上山采菌的小背簍、放水果的小籮筐、放魚的魚簍,都是竹編的原汁原味的手工作品,有的時候也會淘到老舊的椿凳和印灶君門神的木雕印字板,還有從山上采來的豆瓣蘭、虎頭蘭、兔耳蘭。家里背一袋豆子、核桃,提幾個雞蛋來賣的村民,前面一個蛇皮口袋或是一個竹提籃往街邊一蹲,就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土特產(chǎn)小店。賣涼蝦的大嬸每天賣完之后總是把一地的包裝杯收走,把地打掃得干干凈凈。在街邊滾皮蛋的小媳婦像在表演魔術(shù),把雞蛋從一個小滑梯上滾下來,一個個包在石灰和鋸末里。街頭吆喝著賣補鞋膠的小商販用大喇叭吼著:“路過的大媽大嬸大哥大姐,瞧一瞧,看一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賽過廠里的補鞋機?!?/p>
過了十字街,縣政府老辦公大樓斜對面 “男女理發(fā)室” 旁邊有一家涼粉店,專賣黃豆粉、蠶豆粉、涼面、涼米線、涼卷粉,佐料有木瓜醋、蒜泥水、香椿面、油辣椒,味道超好。我常常不吃中午飯來這里吃一碗黃豆粉、一碗蠶豆粉、一碗涼米線。最窮困潦倒的時候,身上只帶了夠付一碗的錢,連幫熟人付錢的客套話都不敢說出口。在工會球場影劇院入口旁邊有一家 “快捷” 打印店,店主是個年輕的女孩,很仗義,我常到那里打印復(fù)印給報刊電臺投稿的稿件材料,身無分文的時候記個賬,拖了一年半載才去付清,她也不計較,有的時候還少收費,心里很是感激。每到端午節(jié),滿街都是賣花人,從老縣醫(yī)院到西小橋的路段擺滿了各種花卉和村民從山上采來的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都是山上最常見的中草藥材,有隔山消、馬蹄香、雞翅根、刺黃連,賣得最多的是除晦氣的炸香科葉和掛在門上辟邪的菖蒲,藥農(nóng)說 “小病不吃大藥。” 逢年過節(jié),靠寫對聯(lián)賣對聯(lián)為生的 “寫字公公” 顫顫巍巍提一把小凳子,一張小桌子在街邊某個角落開張,大筆一揮寫發(fā)財富貴人丁興旺的大紅春聯(lián),也寫特殊的綠色對聯(lián)或黃色的對聯(lián),由白轉(zhuǎn)綠,由綠轉(zhuǎn)黃,三年滿后由黃轉(zhuǎn)紅,漸變的是顏色,不變的是對親人的哀思。一條街的人熟悉了常在一起 “涌殼子”,不知道姓甚名誰賣鐵雜的牟定人就叫鐵匠,賣百貨的四川老板就叫小四川,買魚竿的湖北人叫魚竿。從東頭街到西小橋,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一個城市發(fā)展的足跡。
在糧貿(mào)街口有家千絲店,我以前從那里經(jīng)過的時候都會朝店里看看,店主有時候在看書,有時候在發(fā)呆,有時候在和朋友閑聊,店里五彩繽紛。后來我成了這里的???,朋友常打趣說這里是盤絲洞里面住著 “盤絲大仙兒”,而我就是 “至尊寶”。我常常在想這樣一個場景:店里一個小男孩在做作業(yè),有顧客來店里了,小男孩放下手中的筆問 “阿姨,你要點什么?” 天真地以為這樣的景象會永遠和和睦睦下去。千絲店是一份傳承。最初是二姨在經(jīng)營,后來轉(zhuǎn)給三姨。起初沒有鋪子在街上擺地攤賣,剛上幼兒園的表妹和父母一起守攤子,累了,就在毛線堆里睡著了,熱乎保暖,世人只看到他們的光鮮靚麗,卻無法知悉他們的辛酸與付出。當年岳父在鄉(xiāng)下中學(xué)教書,岳母在四公里外的周徐沖老家種菜,每天清晨披星戴月騎著自行車到雨露街上賣。后來到雨露街上開了個小鋪子,調(diào)點百貨來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生意好得很,比賣菜劃算多了,從此開始學(xué)做生意,見毛線好賣也去市場上批發(fā)毛線來賣。后來,岳父調(diào)到城里以后岳母也把生意做到了城里,從三姨那里把毛線店盤了過來,一做就是十多年,再后來家里在糧貿(mào)街口蓋了新房子,毛線鋪子同時也搬到自己的鋪子里,裝修一新的新店窗明幾凈,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村里的叔叔嬸嬸大媽大嫂趕街總喜歡來串串門 “涌涌殼子”、寄單車、寄摩托車、寄大米,寄買到的七七八八的商品。來做客的小外公,看著五顏六色琳瑯滿目的毛線,見景生情取名叫 “千絲店”,本意是世間萬物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之間有千絲萬縷的感情,因而取名 “千絲店”。千絲店是一份堅守。見過了很多店今天鑼鼓喧天,鞭炮山響開張,有的幾個月,有的半年就黯然收場,“鋪面轉(zhuǎn)讓急轉(zhuǎn)” 的白條子貼得到處都是。千絲店是一份寄托。考慮到妻子一直沒有就業(yè),我們結(jié)婚那年,岳父岳母商量決定把千絲店交給妻子經(jīng)營,這間鋪面也分給妻子使用,特別是妻弟重情重義,宅心仁厚,很關(guān)心、關(guān)照這個姐姐,不僅支持家里人的決定,工作之余還力所能及地幫姐姐打點。記得有一次周末,他還抽空開車送我們到省城調(diào)貨。我很感激岳父母和妻弟對妻子的一片苦心,但也隱約覺得不安,似乎有什么埋下伏筆。
店里左邊是一排排的織鞋子帽子的粗線,右邊是開司米和織毛衣的中粗線、粗線、細線,品牌分為春風(fēng)線、暖暖線、啟發(fā)線、紅豆線、九色鹿線、鄂爾多斯線,按人群分有給寶寶織的寶寶線、愛美的小姑娘織的貂絨線、適合中年人熱乎保暖的半羊毛線,價格最高的是盒裝純羊毛線,覺得毛線扎人的可以選擇純棉線,編織的工藝分平針、上下針、花針等等。情竇初開的姑娘給小伙織毛衣圍巾,相濡以沫的大媽給大爺織拖鞋,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給寶寶織毛衣毛褲都可以在這里買到原材料,結(jié)婚辦喜事的年輕人喜氣洋洋要到店里來買紅色的毛線拴鏡子,一針一線,一絲一縷織出人間真情。買了毛線回家,大媽大嬸們坐在火爐旁邊的沙發(fā)上,閑聊之余飛針走線,邊織毛衣邊看電視和閑聊,享受優(yōu)哉游哉的慢生活。
坐在店里可以做一個旁觀者,看窗外蕓蕓眾生相,看盡世間萬象人生百態(tài),如同一個微縮的洞察社會的窗口,經(jīng)常見到熟悉的人從店外走過,有時候形單影只郁郁寡歡,有時候談笑風(fēng)生春風(fēng)得意,也有把車橫著、斜著停在店門口的……千絲店見證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和時光的流逝。
在店里靠邊的位置,沒法回家吃飯的母親買了一口袖珍版電飯煲打造了一個 “微型廚房”,飯菜早早從家里做好帶來,中午和晚上就在電飯煲里熱一下。在從供銷社退休17年之后,不得不重操舊業(yè),當過針織門市部售貨員的她一天天堅守在店里,有時我們下班接了孩子也一起到店里蹭飯,三個大人一個娃娃擠在一堆,有啥吃啥,碗不夠了湊上個紙碗,菜不夠了就近買點 “老曹鹵肉”,拼拼湊湊其樂融融,千絲店也被我們戲稱為“老奶牌” 毛線店。妻子原計劃把千絲店轉(zhuǎn)型為 “千絲手工編織坊”,可是看著年邁的老母親每天在風(fēng)雨里蹣跚而行為生活奔忙,心中很是不忍,就在猶豫不定之時,一位同事的父親凌晨突發(fā)心梗溘然長逝,看著她急急忙忙跑回辦公室找父親靈堂用的照片的場景,心里感慨良多,于是下了決心結(jié)束毛線店生意。人生無常,人生苦短,放得下名利、放得下得失也不失為大智慧。
曾幾何時,千絲店是小城的一道風(fēng)景線,色彩斑斕。千絲店是老街的一段記憶,是一份傳承,一種情懷,一種寄托,凝聚大媽大嫂小媳婦大姑娘們的一份牽掛,一寸相思,“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五顏六色織進萬家燈火,千絲萬縷情絲織就幸福美麗人生。
該說再見了,揮淚甩賣的大字無聲、蒼白無力,不久,千絲店將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為匆匆過客。燈光下色彩斑斕中忙碌的身影疲憊不堪,舍與得、擁有與放棄只在一念之間,放得下即是擁有,沒有人因為放棄而變得一無所有。
從此以后,世間再無千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