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妙明詩與奇石文化

2023-03-22 01:23:14和力民
壹讀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賞石奇石麗江

◆和力民

一、妙明其人

妙明(1793-1862),學(xué)名和祖亮,號松庵,又號雪峰、友石、青松子;法名妙明、上妙下明。妙明出生在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xiāng)興文村委會上元自然村的一個貧苦農(nóng)家。他父親和其德(1760-1830)是個忠厚農(nóng)民,母親木氏(1764-1851)懿德鄉(xiāng)里。他有兄長一人。年幼時家里貧窮,靠親戚救濟。麗江白沙故里僧叔元琳和尚見他聰慧伶俐,收他為徒,領(lǐng)到白沙的云集庵削發(fā)為僧,并在學(xué)習(xí)佛經(jīng)同時,讓他從師木欣軒先生學(xué)習(xí)儒學(xué)經(jīng)典。及長,任麗江古城黃山凈蓮寺主持。他與馬之龍、楊竹廬等人相交甚密。

42歲前后,他曾出行云游,登臨不少名山勝水。他的儒學(xué)道學(xué)佛學(xué)修養(yǎng)好,喜歡吟詩作賦,有《黃山吟草》《云游集》等詩稿傳世。妙明詩作手稿原存云南省麗江縣圖書館。2007年,麗江古城博物院與麗江玉泉詩社,將其手稿二種合編為《妙明詩存》。此書收錄妙明詩作670多首,內(nèi)有賞石詩14首。本文通過對這些詩作的簡析來談他的奇石文化思想,窺探兩百多年前麗江奇石文化情況,以及奇石文化所依托的社會文化背景。

二、妙明賞石詩簡析

妙明的賞石詩共十四首,分八個單元。這里,先引用原文,后釋譯為白話文,然后再作題解和內(nèi)容分析。

(一)《和孫雨帆邑尊以書換石韻作柏梁體》

玉龍萬丈峙嶔崎,作柱南滇冠四維。

晶光璀璨似摩尼,狀若白蓮開多枝。

山中產(chǎn)石亦如斯,巒穴玲瓏勢參差。

山僧采石入山坡,幾日遨游伴鹿麋。

覓石思石如渴饑,雪水煮石服石脂。

袖里攜歸樂不支,一拳包納大須彌。

高士作宰遠來茲,雪中高臥養(yǎng)冰肌。

片片雪花落墨池,閑揮快筆灑淋漓。

我攜一石為之儀,以石換書復(fù)換詩。

石見興酣筆不羈,米老張顛恣遨嬉。

黃庭一卷寫烏絲,如印印泥沙畫錐。

公書亦如公詩奇,江山有助信不欺。

停筆拜石欲折肢,我乃捧書前致辭。

籠鵝道士是吾師,愛書愛石兩非癡。

愿將此書鐫諸碑,千載題名雪山陲。

(險峻的玉龍雪山,高拔萬丈立于大地。它像一顆堅實的天柱矗立在祖國西南邊陲。它晶光璀璨如同一顆蓋世寶珠,山體就像盛開多枝的白蓮花。產(chǎn)自玉龍雪山的雪山石也如同雪山一樣,山洞玲瓏、山勢長短高低都不一樣。

居住在雪山腳下的僧人我,為采得雪山石而進入雪山深處的山坡溝壑間,幾天來與山中麋鹿為伴遨游其間。我如饑似渴地想采得理想的雪山奇石,在雪山服雪石脂凝的味道。當(dāng)我采到喜愛的雪山奇石時,便把它裝入袖子里帶回家,心里高興得一路樂滋滋的。

志趣高遠、品行高尚的大人您,遠道來到祖國邊陲小鎮(zhèn)理政,躺在雪域里滋養(yǎng)您潔白光潤的肌膚。冬日里片片雪花飛落到書桌上的墨池里,政暇之余您快筆飛舞揮灑淋漓酣暢。我?guī)е活w雪山奇石作為覲見的禮物,以這顆雪山奇石來換取您的書法作品,也換取你的詩作。知縣大人您見到這顆雪山奇石后興致酣暢、毛筆不受任何的約束,猶如古時米芾、張旭的書法一樣,恣意遨游嬉戲。您就像在絹絲上寫經(jīng)文,字跡如同印泥上的印痕,毛筆尖峰直立書寫,如同錐子在沙地上的劃痕中矩有力。大人的書法猶如大人的詩歌一樣神奇高妙。朝廷有大人這樣的良臣輔佐,相信也會賞罰分明的。

知縣大人寫完便放下筆欲將屈膝下跪拜謁雪山奇石。我雙手捧著知縣送給的書法作品上前致謝?;\鵝典故中的養(yǎng)鵝道士是我的老師,我也是既喜愛書法又喜愛奇石的人,但我不會因為失去我心愛的奇石而不能自拔(我能夠承受失去奇石后的思戀)。我的心愿是將孫大人送給我的這幅書法作品鐫刻在很多的石碑上,把你的名字千年題留在高聳的玉龍雪山山崖上。)

題中所說的柏梁體是古體詩中的一種,要求句句押韻。邑尊即清朝對知縣的尊稱。“和孫雨帆邑尊以書換石韻”就是用孫雨帆這位知縣大人以書換石的索石詩原韻創(chuàng)作??赡軐O雨帆的索石詩也是柏梁體詩。妙明用柏粱體寫回贈詩,一方面表示對其重視,另一方面也證明他的詩文能力。全詩押平聲支韻。

全詩共30句,第1—6句,開題形容玉龍雪山的險峻奇特,引出雪山奇石的特點“巒穴玲瓏勢參差”。第7—12句,寫山僧妙明到雪山上采石的艱辛。“幾日遨游伴麋鹿,覓石思石如渴饑,雪水煮石服石脂”,因為自己艱辛采得,才更有一份誠心。第13—24句,寫妙明與知縣大人孫雨帆之間的交往和相互的情誼。這是全詩的中心和詩人要表達的主題,所以濃墨重彩,溢美之詞言于詩中?!肮珪嗳绻娖妗薄敖接兄挪黄邸薄4四嗽撛娢牡穆淠攸c。此段不僅描寫知縣大人在冬日里賞石即興揮毫創(chuàng)作的過程,而且還極力贊美知縣大人書法的暢快、中矩、到位的筆力藝術(shù)。相信孫雨帆知縣大人看到這里時也會欣喜的。第27—30句,描述知縣大人擱置毛筆拜謁雪山奇石和詩人捧書感謝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達詩人“愿將此書鐫諸碑”的良好愿望。至此,言盡意至,詩人圓滿收筆。

(二)《和桑沁亭先生以詩索石原韻》

自生學(xué)佛亦學(xué)仙,不露行蹤娛天年。

高臥黃山飲玉泉,悠悠世事嘆可憐。

恨無知己辯理圓,聚名為徒演真詮。

石亦點頭悟幽玄,九華五岳欲比肩。

移來袖里置枕邊,夢魂旋繞不成眠。

透瘦秀潤妙于朘,峰巒聯(lián)絡(luò)羊腸穿。

何假人工巧匠鐫,云根玲瓏我性顛。

呼兄下拜自米傳,凌晨真上雪山巔。

五日遨游披霧煙,世界如掌觀三千。

奇人奇石遇偶然,不重七寶重石拳。

詩人索石貪即蠲,石為淡友俗乃痊。

以詩換石是清緣,同證生公一指禪。

彼此兩得道兼全,澄心黙對靜幾筵。

漓淋大筆賦新篇。

(我從小就學(xué)佛也學(xué)道,從來就不愿意表露自己行蹤地歡度天年。我長期枕高橫臥在黃山坡上,飲用從玉泉流淌出來的清泉水,世事長久感到可憐無助。我一生只恨沒有遇到知音來分辨明白世間道理,只好聚集隨從的人為徒弟來演繹佛經(jīng)里的道理。

奇石聽我的話時頻頻點頭,似乎悟到其中深奧的玄機妙道,它似乎可以與九華五岳等名山比高低。我把奇石移到袖里又放在枕頭邊,夜里夢魂不斷地纏繞著使我不能入眠。這奇石具有透、瘦、秀、潤和恰到好處地削減,其中的峰巒相連還有羊腸小道穿過。這何必用人工巧匠來鐫刻,山石的玲瓏可愛讓我的性情因高興而癲狂起來。

遇到奇石就面對奇石下拜、呼之為兄是來自米芾的傳承,我就在凌晨時真正登上玉龍雪山。五日里遨游山間而身披云霧青煙,在雪山上觀得世界三千也不過如同手掌那么大。奇人奇石才能偶然相遇,我不注重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等七種寶物,卻特別喜愛拳頭那么大的奇石。

詩人索奇石并喜歡就保存它,以奇石為君子淡友可以治愈和消除俗氣之疾。以詩歌來換取奇石是一種高雅的清緣,如同天降雨花可以證明竺道生說法一樣,使人領(lǐng)悟到一指禪的奧義。我們彼此各有所得兩全其美,靜靜地對著靈座,我便拿起大筆酣暢地書寫下這新的詩篇。)

題中所說的桑沁亭,即清代麗江著名納西族詩人桑映斗,字沁亭,號聚五。他與馬之龍同庚,長妙明11歲,喜好奇石。兄弟五人,排行老四,年幼父母相繼去世,考中秀才,卻屢赴省試落第。一生在鄉(xiāng)下教書,寫詩二千余首。今輯《鐵硯堂詩鈔》,共收四百九十余首。此書卷三收《妙明和尚蓄有佳石,以詩索之,作此以贈》。桑沁亭贈妙明的詩共28句,句句押平水先韻,為七言柏梁體。妙明寫這首贈石詩,和桑沁亭的平水先韻,也句句押韻,為七言柏梁體。而且,其后半部分韻腳用字的位置順序完全一致。

全詩共27句,第1—6句,寫詩人一生學(xué)得佛道文化,恨無知音相遇而只能平庸地收徒傳教度日。第7—14句,寫詩人以石為友,只有奇石才能使他如意癲狂。第15—20句,寫詩人到雪山采石,與奇石偶然相遇,覺得珍貴無比。第21—27句,寫與奇石締結(jié)清緣,以奇石治療俗世之疾;為此,高興地寫下這首詩。

(三)《和楊槐溪廣文索石元韻》

石癡癡于我,慣以成佳趣。

我心怪于石,一物無可喻。

胸中丘壑盤,瞻仰心逾夢。

聽法自點頭,唯然得大悟。

玲瓏百竅通,天工超絕素。

題詩掃綠苔,摹鐫米老句。

一壑連一峰,聯(lián)絡(luò)開煙樹。

萬仞起于拳,五岳此奔赴。

莫大芥子孔,須彌納吞吐。

媧皇煉補天,恒沙盡陶鑄。

遍歷雪山阿,著破謝公屨。

拜石如拜佛,鞠躬心香炷。

品列仇池同,醒酒怪不誤。

作貢比松風(fēng),清光靄如露。

采石勝采寶,偶得憑乎數(shù)。

殷勤贈畸人,珍之秀乃裕。

何待愚公移,袖攜凌然步。

位置詩書筵,白云生日暮。

(我癡迷對奇石的癖好,長期以來養(yǎng)成習(xí)慣后已經(jīng)成為一種興趣。我心里有點怪異也是源于我愛好奇石的緣故,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東西可以像奇石一樣對我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我胸中裝的就是羨慕奇石上丘壑的圖景意蘊,就如同希望能天天瞻仰到愛慕已久的高人一樣。

聽我講法的時候奇石會自己點頭,唯獨它能得到大徹大悟。它玲瓏剔透心通百竅,它超凡絕倫無需加工自然天成。我將掃開綠苔寫下題詩,并且模仿米芾老先生的做法鐫刻于石上。

奇石上的每一條溝壑都連著一座山峰,這都是從奇石的紋理和形狀中透露出來的。高達萬仞的山岳也是崛起于這顆小小的拳石,五岳名山也是從這顆拳石中發(fā)展而來的。芥子孔能有多大呢,但它如同須彌山那樣可以吞吐萬象山河。女媧地皇也能夠煉石補蒼天,恒河之沙也完全可以鑄造陶器。

為采到滿意的奇石我走遍雪山的每一個地方,踏破了如同謝靈公所穿的登山鞋。當(dāng)我遇見喜愛的奇石時就如同拜佛一樣跪拜在奇石面前,又躬身向奇石敬上一炷心香。奇石的品位如同古時出人皇的仇池山那樣神圣不俗,酒醒以后更覺得這奇石不同尋常。作貢推薦的這顆奇石如同松風(fēng)茶水般雅致高潔,奇石清亮的光輝如同雅淡的露珠一樣晶瑩透亮。采奇石遠比采寶物艱難,偶然采得也是全憑一種運氣機緣。

我殷勤熱忱地把這顆奇石贈送給有著獨特意向、超凡脫俗的您,希望您能珍重地對待它,并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它的靈秀美和豐富文化寓意。移動神山何必一定要等待愚公先生來呢,您完全可以把這奇石神山放在自個的衣袖里,讓人敬畏地行走四方。您可以把奇石放在詩書架臺上,朝夕間自由地觀賞到那白云從風(fēng)升起于山上的美麗景象。)

題中的廣文,本義是廣大寬厚的文德,這里是對儒學(xué)教官的稱呼。楊槐溪可能是當(dāng)時在麗江的一位儒學(xué)教官。從詩文中看,他也是一位奇石愛好者,曾經(jīng)向妙明索求奇石,并寫一首詩送給妙明,即以詩換石。妙明喜好奇石,采石有名,引來一些求石者。這首詩是妙明滿足楊槐溪所求,送給他奇石,同時也回應(yīng)他的索石詩而寫的贈石詩。由此可見,在清代的麗江,奇石文化在宦官和知識分子階層的流行。

全詩為五言古體詩,押仄聲遇韻,共18個韻腳,一韻到底。全詩共36句,第1—6句,寫詩人對奇石的癡迷成癖由來已久。第7—12句,寫詩人對奇石的特殊領(lǐng)悟,愿仿古人,寫詩鐫刻于石上。第13—20句,寫奇石雖小卻包納五岳萬象,且有塑造人格力量的作用。第21—30句,寫采石的艱難、得石的偶然和奇石的品性。第31—36句,寫熱忱贈送奇石的愿望。

(四)《和索石元韻六絕》

這六首七言絕句詩,從內(nèi)容上看,應(yīng)該是與《和楊槐溪廣文索石元韻》一同創(chuàng)作的,都是回應(yīng)楊槐溪索石詩而作。但《和楊槐溪廣文索石元韻》為五言古風(fēng),押仄聲遇韻;《和索石元韻六絕》為七言絕句詩,押平聲韻。

之一:

奇石奇人遇偶然,何曾費力驅(qū)神鞭。

須彌芥子可容納,雪嶺千峰握一拳。

(奇石與奇人相遇是一種偶然,得到奇石也不曾費大力使用神鞭來耗資耗力。奇石可以容納大到須彌小到芥子的物質(zhì),雪嶺千峰都可以握在一拳之石中。)

這首詩押先韻;寫采石得石是偶然。

之二:

整袍下拜類南宮,極愛玲瓏百竅通。

萬仞奇峰藏一笏,何勞移動學(xué)愚公。

(如同像對待道教南宮(南方星宮)一樣整袍跪拜奇石,極端地喜愛玲瓏剔透百竅靈通的奇石。萬仞的奇峰都收藏在這一奇石中,何必勞苦愚公來移動大山呢。)

這首詩押東韻;寫采到奇石很高興。

之三:

蒼然石丈伴仇池,倒置壺中似九嶷。

早識維摩善說法,云根定有點頭時。

(青灰色的奇石陪伴著仇池山,把奇石放置在盆子容器里就像著名的九嶷山。很早就聽說過維摩詰善于說法,奇石聽到說法以后就一定會時常點頭稱道。)

這首詩押支韻;寫這顆奇石的形狀及靈性。

之四:

何慚乞石乞諸鄰,不礙貪廉得趣真。

共有癖根猶戀戀,三生何幸證前因。

(乞石乞到鄉(xiāng)鄰里又有什么好羞愧?這與貪和廉不僅沒有任何關(guān)系還能得到真樸的趣味。我們都有愛好奇石的癖好,何嘗有如此難得的事情來證明我們前世的因果呢。)

這首詩押真韻;寫以石交友的情誼。

之五:

兩得石詩結(jié)古歡,萍蹤再合遇知難。

歸當(dāng)位置書窗下,旦暮云生七寶欄。

(奇石和詩篇兩樣都得到是自古以來結(jié)交老友的歡愛和情誼的事情。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的人能得到賞識是十分難得不易的事情。奇石回歸的地方應(yīng)當(dāng)是在讀書人家書窗下面。這樣的話,讀書人早晚都可以在七寶欄寶物中觀賞到白云出沒于高山的景象。)

這首詩押寒韻;寫志向相同、興趣一致的石友相遇難能可貴。

之六:

此石從來產(chǎn)太湖,祗緣秀奪雪山腴。

頑心盡化隨君去,愿作虎丘聽法徒。

(這顆奇石最初來源于太湖,只是有緣奪得雪山靈秀之氣。這奇石化盡愚妄將隨您而去,祝愿它能成為像虎丘石旁聽竺道生大師講法的奇石。)

這首詩押虞韻;寫對奇石的美好祝愿。

(五)《贈石黃矩卿侍御》

何足千金贈,遠貽石一拳。

三生同傲骨,曠劫契清緣。

丘壑胸中具,蓬瀛嶺外連。

云根靈若此,聽法點頭前。

(所贈的禮物哪里值得千金貴呀,我只是從遠地給您送來拳頭大的一顆奇石。我們?nèi)际蔷哂懈甙磷宰?、剛強不屈性格的人,我們投合無間的情分是當(dāng)世無人能比得上的清緣。我們具有將丘壑裝入胸中的興趣愛好,我們擁有山嶺外連接蓬萊瀛洲仙境的信仰。奇石如此地靈通,聽法時也會在前面點頭開悟的。)

題中所說的侍御,意為侍奉君王的人。這首詩寫的是贈石給在京城侍奉君王的人。從曾國藩日記中旁證,黃矩卿是清代中期在京城任官的人。這首五言古體詩押平水先韻。全詩八句,每兩句一個韻字。

從詩的內(nèi)容看,妙明是把一枚奇石遠道送給在京城當(dāng)官的黃矩卿,同時,隨石送上這首贈石詩。其中真誠地表達詩人千里送鵝毛的情誼,表達他們之間品行性格相互投合的情分,以及他們都有喜愛奇石、信仰佛道的共同興趣愛好和理想。最后期望在賞石過程中能夠得到格物致知的愿望?!霸聘`若此,聽法點頭前”,這與其說是奇石,不如說是賞石者本人。巧妙地借喻典故,使詩人的思想表達淋漓盡致,使詩歌的意境提高了一個層次。

(六)《寄石省垣別峰法兄》

之一:

夢到昆華戀舊游,云山遠隔十年秋。

飛來一片嶙峋石,聽法吾師忽點頭。

(我做夢也思戀過去在昆明五華山游玩時的時光景致,重重云山遙遠地阻隔著我們已經(jīng)有十年春秋了。一時間飛來一片嶙峋峻峭重疊突兀的山石,使得我們聆聽吾師講法時忽然一同點頭頓悟。)

這首仄起七絕,押尤韻。這首贈石詩表達詩人與所贈者之間的友情。前兩句表達作者與友人之間十年未見、相思夢寐以求的心情。后兩句表達寄上一片奇石,期望以此實現(xiàn)與昔日摯友見面的愿望?!奥牱ㄎ釒熀鳇c頭”就是期望一同聽大師講法一同悟道。

之二:

飲冰結(jié)屋雪山中,寄語云根信可通。

欲識玉龍幽絕處,瑤峰面面盡玲瓏。

(我廉潔清苦地在雪山上構(gòu)筑屋舍,把話語傳給奇石就可以與您通達消息。您若是要認(rèn)識了解玉龍雪山遙遠絕高處的情景,這積雪山峰的每個方面都精巧細致以小見大足稱玉龍雪山的縮影。)

這首平起七絕,押平水東韻。這首詩表達詩人到雪山采石的清苦、思兄贈石的純潔心境和渴望與之交流的心情,表明這枚奇石是幽冥高深玉龍雪山的縮影。

(七)《大定閣金沙江影石和馬雪樓韻》

金江劈雪山,秀拔雪山景。

雪山產(chǎn)奇石,描盡金江影。

派衍昆侖來,蜿蜒復(fù)馳騁。

流出獅子口,金沙燦炯炯。

雪水添波浪,兩岸清風(fēng)冷。

金星耿銀河,秋天一色迥。

佛國金布地,斯言吟乃醒。

談經(jīng)可點頭,果證無等等。

(其影石至今猶存,作為閣內(nèi)欄檐石,厚五寸許,長丈余??\掃苔,石紋絕肖金沙江曲流之勢,亦奇觀也。)

(金沙江劈開高大萬仞的玉龍雪山而往下涌流,形成峻秀挺拔的雪山峽谷美景。產(chǎn)自玉龍雪山的這塊奇石,描盡了金沙江和玉龍山美麗的圖景。金沙江自昆侖山派生而來,蜿蜒曲折地奔流而下。它流下像獅子口一樣的雪山峽谷壺口,流出的金沙明亮無比、光彩耀眼。雪山上的冰雪融化增添到金沙江的波浪中,金沙江兩岸卻吹起寒冷的清風(fēng)。如同金星貼近在銀河旁,秋水與藍天色彩一致卻遙不可及。常聞佛國凈地到處都布滿黃金,此話至今才真正醒悟到。當(dāng)人們在談經(jīng)時,這塊有靈性的奇石,就會點頭領(lǐng)悟其中玄幽中的妙意,以因修行證得果位,可以達到無與倫比的般若涅槃的最高境界。)

題曰“和馬雪樓韻”,知此詩是和馬雪樓詩的韻而作的。馬雪樓即馬之龍,是妙明詩友。此詩主題是“大定閣金沙江影石”大定閣是麗江白沙鎮(zhèn)明代建筑佛教寺院,內(nèi)有許多精致壁畫。金沙江影石原件原來就放在那里。詩人看到這塊奇石,便寫下這首五言古風(fēng)詩,并在篇末注明此石大小尺寸和圖影內(nèi)容。

此五言古風(fēng),押仄聲梗韻、迥韻。前八句押梗韻,后八句押迥韻。全詩內(nèi)容共16句。第1—4句,說明這奇石來自玉龍雪山。第5—12句,寫這奇石的自然圖像與金沙江流經(jīng)玉龍山的實景相似,描寫兩岸美景。第13—16句,寫詩人的感悟和奇石的靈性。

(八)《和攜石歸來原韻三絕》

之一:

怪石奇逢賈浪仙,攜歸袖里蒼洱邊。

無情也解生公法,黯然頭白點頭前。

(峰頭有白暈一塊,如秋雪。)

(這顆怪石奇巧地遇到像賈島這樣的一位苦行詩僧,詩僧回家把它裝在衣袖里帶到蒼山洱海旁。這個無情的奇石也能夠破解竺道生講的佛法,那灰暗的白頭也會點頭示意心領(lǐng)神會。)

之二:

瑤島飛來意不空,云根有約幾生中。

整袍下拜同其介,勝比元章擅古風(fēng)。

(奇石從傳說中的仙島飛來人世間卻不是無意的行為,它與我是在三生中就有約在先的。我認(rèn)真地整理衣袍下拜這位志向一致操守心智的奇石兄弟,這遠遠勝過米元章喜愛奇石擅長古風(fēng)了。)

之三:

煉就媧皇造化功,餘留天眼竅靈通。

鑿開混沌頑心破,為偶玉龍作文翁。

(這奇石是有女媧煉石補天煉就的造化自然之功,上面留有很多開竅靈通的天眼。它是打開原始混沌狀態(tài)和破除愚妄不化、粗野的狀況,來為我玉龍當(dāng)一回教育家文翁的賢者。)

以上三首七絕詩,題為《和攜石歸來原韻三絕》,是妙明應(yīng)和別人的詩,用別人詩的原韻而作的作品。筆者查詢牛燾《寄秋軒吟草》中有《妙明歸山攜一太湖石,因賦三絕》。妙明這三絕詩的韻字與牛燾的三絕詩所用韻字完全相同,即第一首押先韻,以仙、邊、前為韻字。第二首押東韻,以空、中、風(fēng)為韻字。第三首押東韻,以功、通、翁為韻字。可見妙明的這三絕是與牛燾的那三絕吟唱之作。

牛燾(1795—1861),字涵萬,號笠午,麗江古城人,“拔貢生,歷任鎮(zhèn)沅、安寧、鄧川、羅平教官,有《寄秋軒稿》,家饒于貲而標(biāo)其蕭然,”(《新簒云南通志·文苑傳》)“詩、文、書法皆工雅,尤嫻樂律,善彈琴,家藏雷氏琴一。咸豐中,避兵山洞,猶攜之不離,竟抱琴而卒。同時馬子云先生能吹鐵笛,有‘牛琴馬笛’之曰”(趙藩識)牛燾比妙明小一歲,也是一位奇石愛好者。

妙明這三絕,第一首寫奇石遇奇人,詩人對奇石有著特別的信任和理解。第二首寫詩人與奇石相遇是三生有約。所以詩人要像對待兄弟一樣對待奇石。第三首寫這奇石有造化自然之功和開竅靈通的天眼。奇石是破除愚妄、啟迪人類的賢者。

三、妙明對賞石文化之貢獻

詩人妙明是麗江改土歸流以后涌現(xiàn)出來的納西族知識分子。他出身寒門,是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xiāng)人。他幼時隨族叔元琳和尚入寺為僧,又拜木欣軒為師學(xué)習(xí)傳統(tǒng)漢文化。他有儒釋道文化的修養(yǎng),也得到納西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他與那個時代的宦官、知識分子士大夫階層以及儒、釋、道人士都有廣泛接觸。而他喜愛奇石,愛石至癡,愛石成癖。他與馬之龍是清代麗江奇石文化愛好者的代表性人物。具體說來,妙明對奇石文化的貢獻如下:

(一)妙明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傳統(tǒng)的奇石文化思想。

他的賞石文化思想是在上千年來中國傳統(tǒng)奇石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雍正元年(1723)麗江改土歸流,流官統(tǒng)治麗江,積極倡導(dǎo)儒學(xué)、興辦學(xué)校,培養(yǎng)人才,促使中華傳統(tǒng)漢文化在麗江民間傳播,建立與全國接軌的科舉考試制度,培養(yǎng)為邊陲文化教育事業(yè)服務(wù)的文武教育人才。經(jīng)過近百年的努力,先后培養(yǎng)出一批本土知識分子。妙明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學(xué)習(xí)儒家文化知識,接受了奇石文化思想。同時,清代云南麗江的封建士大夫及宦官等知識分子階層附庸風(fēng)雅,也流行奇石文化。這就培養(yǎng)妙明對賞石文化的興趣。他自覺地進入賞石文化愛好者行列,并從中出類拔萃,成為麗江奇石文化愛好者中的佼佼者。

(二)妙明助力于馬之龍的賞石文化思想在麗江范圍內(nèi)傳播。

妙明的賞石愛好與馬之龍賞石文化思想的影響分不開。馬之龍喜歡奇石,從采石、

鑒石、贈石、藏石到寫賞石詩,都是認(rèn)真實踐。馬之龍與妙明、楊竹廬感情甚篤,交為摯友。他們仿效古人,各取一綽號,楊竹廬曰甘露子,馬之龍曰雪樓子,妙明曰青松子。馬之龍有《訪甘露子懷青松子》《同甘露子訪青松子》的詩,表達他們之間的友誼。他們?nèi)酥校瑮钪駨]長馬之龍六歲,馬之龍長妙明十一歲。他們常在一起飲酒喝茶談詩論文,交流奇石文化。在奇石的把玩和審美認(rèn)識上,他們的觀點十分契合。譬如,他們都十分崇尚奇石的自然美,都比較崇拜玉龍雪山的雪山石,都風(fēng)餐露宿到雪山上親自采石,都喜歡寫下賞石詩表達采石的艱辛、對奇石的特殊感情和寄托自己的美好心愿。在這種環(huán)境下,妙明自然成為麗江賞石文化專家和寫賞石詩的高手。

(三)妙明如癡成癖地喜愛奇石,影響了一批奇石愛好者。

正如他在賞石詩中所寫,“石癡癡于我,慣以成佳趣。我心怪于石,一物無可喻。胸中丘壑盤,瞻仰心逾夢?!彼麑ζ媸瘍A注幾乎所有的愛。他把奇石當(dāng)作兄長、朋友以至于如同他所信仰的佛陀一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可與歷史上的米芾、蘇軾相提并論。2022年春我和朋友向壽堂、和正剛?cè)ッ蠲鞴世镎{(diào)查,發(fā)現(xiàn)妙明寫的《和氏宗譜》序中,蓋有一枚長方形印章,其字為“友石”。此印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說明妙明一生酷愛奇石,以石為友。正是這樣,他影響了當(dāng)時麗江的一批知識分子。

(四)妙明贈石和寫賞石詩,進一步促成麗江雪山石名品的形成。

馬之龍和妙明在創(chuàng)立麗江雪山石名品的過程中,從不同角度都作出了很大貢獻。馬之龍在雪山石的命名、文化內(nèi)涵、象征意義以及人格化的過程中巧妙精到。妙明在雪山石的推廣和人格塑造上也有獨到的見解和特別的貢獻。譬如在典故的應(yīng)用上,在比喻的過程中,往往能夠推陳出新,出人意料。妙明贈石和贈詩活動是積極、主動的,比如他給知縣大人孫雨帆、給儒學(xué)教官楊槐溪以及在京城的做官友人黃矩卿的贈石并贈詩,對麗江奇石文化的傳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另外,妙明寫的賞石詩認(rèn)真、漂亮。從詩歌體裁角度看,他用了長篇柏梁體,用了古風(fēng),用了七絕、五絕。符合格律和詩體的押韻,詩篇的起承轉(zhuǎn)合都很巧妙得體、自然奇巧,形象生動,寓意深遠。

(五)妙明的奇石文化思想是詩石合璧之典范。

妙明懂石又懂詩、愛石并愛詩。妙明的賞石詩主要收在他的《黃山吟草》中,應(yīng)該是寫于他出外云游之前。李世宗先生寫《妙明詩讀后感》時說,“妙明大約在四十二歲左右,曾出外云游”。如可信,出游時間估計在1834年前后。馬之龍的賞石詩創(chuàng)作年代在1819—1827年間。妙明的賞石詩創(chuàng)作時間,與馬之龍的賞石詩創(chuàng)作的時間可能是同一個時期。如此推測,妙明的賞石詩創(chuàng)作,當(dāng)在1819至1830年期間,最晚也在1835年前。從中可以知道,在十九世紀(jì)的二十至三十年代,中國邊陲麗江曾經(jīng)興起一個奇石文化高潮。從他的詩中知道,妙明喜愛奇石、采有奇石、藏有奇石是出了名的,所以從官員到士大夫階層的人都想從他那里得到理想的奇石,因此就有了以詩換石,以詩交友的清緣。妙明不僅贈石,也寫詩回贈。他的這種舉動大大推動奇石文化的推廣和交流,在麗江,賞石形成一種文化交流的手段。妙明創(chuàng)作的這些賞石詩給我們留下了一份難得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

(六)妙明的賞石詩客觀地記錄了清代麗江改土歸流后奇石文化形成的真實情景,是清代麗江奇石文化的一份歷史文獻資料。

過去,正史和地方史中幾乎很少記載奇石文化的史實。妙明的賞石詩像一幅清代麗江奇石文化活動的歷史畫面,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麗江當(dāng)時社會文化階層的賞石活動歷史片段。通過這些描述,我們就可以知道當(dāng)時人們的賞石審美觀、價值觀、文化藝術(shù)觀等信息。

客觀地說,妙明的賞石詩給我們留下了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讓我們看到兩百多年前麗江的賞石情景,這是十分難得的。但是,歷史是有局限性的。生活在兩百多年前的納西族詩僧妙明,他是個佛教大和尚,他有樸素的自然崇拜和有神論思想,他也靠近自然,崇拜自然靈性。但這都建立在道佛有神論的框架上的。

今天,我們在黨和政府支持下成立了麗江市奇石文化研究會,有了一百多位奇石愛好者,有了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chǔ)和群眾基礎(chǔ),更重要的是有了明確的自然生態(tài)文化保護觀念和青山綠水的生態(tài)文化愿景,也有了保護性傳承和傳承性保護,以及合理開發(fā)利用、推陳出新的新理念。我們相信,在古為今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道路上,麗江奇石文化愛好者和賞石活動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猜你喜歡
賞石奇石麗江
麗江三朵節(jié)
云南畫報(2021年4期)2021-07-22 06:17:16
麗江的荒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奇石共欣賞,雅石相與識——黃巖博物館館藏奇石賞鑒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6
賞石·人
寶藏(2018年5期)2018-05-26 07:21:41
賞石·圖
寶藏(2018年5期)2018-05-26 07:20:38
賞石·景
寶藏(2018年5期)2018-05-26 07:03:02
叫一聲麗江
民族音樂(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9
九仙山奇石 等
賞石拍賣新觀察
寶藏(2018年1期)2018-01-31 02:05:09
綻放的麗江
民族音樂(2017年6期)2017-04-19 02:18:21
滕州市| 泰州市| 汉源县| 格尔木市| 山阳县| 吉木萨尔县| 建昌县| 灵璧县| 朝阳县| 绥德县| 南安市| 林芝县| 乡宁县| 福贡县| 隆德县| 南陵县| 中牟县| 宜君县| 江山市| 绩溪县| 凤城市| 环江| 旬邑县| 罗定市| 蒙城县| 台北市| 平武县| 平山县| 平江县| 满城县| 惠来县| 保亭| 蓝山县| 太和县| 刚察县| 当阳市| 砚山县| 太保市| 深州市| 朝阳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