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剩菜吃不完,有人會倒掉,有人則會放進冰箱留著下一頓再吃。后者中有一部分人習慣等剩菜在室溫下放涼了再放入冰箱,這樣做更科學嗎?
事實上,想要留剩菜,應該盡快把菜放進冰箱儲存。因為4℃~60℃屬于易變質的危險溫度范圍:在超過60℃的時候絕大多數細菌都無法存活;低于4℃的環(huán)境,則能降低大多數細菌的繁殖速度,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如果有吃不完的剩菜,要減少翻動,放在干凈的密封盒里蓋好蓋子,置于冰箱冷藏保存,這樣能盡快降低菜肴的溫度,同時利用密封盒形成負壓,降低變質風險。除了剩飯、剩菜需要放進冰箱,葉菜類、菌菇類以及鮮豆類的蔬菜也可以放到冰箱冷藏室保存。不過熱帶水果比如香蕉、荔枝、火龍果、芒果等都不適合放在冰箱里,容易凍傷。土豆、紅薯也不適合放在冰箱,只需放在陰涼干燥處即可。
在父母眼中,孩子撒謊這個毛病頗令人頭疼。在許多科幻作品中,也會把“說謊”列為人類不同于人工智能的特點之一。那么,人是天生就會撒謊嗎?
研究結果發(fā)現,兩三歲以前的孩子沒有能力撒謊。撒謊看似很簡單,實則需要非常高級的思維能力。這種能力在人兩三歲,甚至三四歲以后才能具備。
懂得如何撒謊的先決條件是要能明白,人的行為是由這個人的內心想法決定的,而不是由現實情況決定的;在人內心的想法與現實情況不符的時候,也就是人內心的想法是錯誤的時候,人會根據這個錯誤的想法去行動。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能明白,自己能制造一個“錯誤的想法”去引導別人行動,那就是會說謊了。面對孩子撒謊的情況,家長也不必過于激動,鼓勵孩子講實話,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做一個擁有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人。
蠟梅亦稱臘梅,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它擁有上千年的栽培史,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觀賞園藝花木,更代表了一種傲骨錚錚,高風亮節(jié)的精神。
因蠟梅有一個“梅”字,很多人會以為蠟梅是梅花的一種。但從植物分類上看,蠟梅是蠟梅科蠟梅屬,而梅花是薔薇科杏屬,兩者之間的親緣關系相差甚遠。蠟梅之所以名為“梅”,是因其與梅花花期相近,且香氣類似,所以才有人誤將其歸為梅花一類。
事實上蠟梅是落葉灌木,而梅類多是小喬木,稀見灌木。蠟梅的葉對生,全緣無齒,而梅的葉互生,且葉緣有細銳鋸齒。蠟梅花色是蠟黃色,香氣濃烈,而梅類花色一般為紅色、白色和粉紅色,香氣清新淡雅。梅樹還有果梅和花梅之分,其中果梅的果實可以食用,而蠟梅果實則呈紡錘狀,含有蠟梅堿等生物堿,人畜一旦誤食,輕則腹瀉,重則抽搐休克。
近日,一位深圳的網友發(fā)帖稱,家人幾日前曾在山姆福田店買了一盒冷凍小章魚,打開發(fā)現里面有一只藍環(huán)章魚。該消息也沖上新浪熱搜榜,引發(fā)網友關注。藍環(huán)章魚的毒真的那么危險嗎?
藍環(huán)章魚隸屬于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蛸、豹紋章魚,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洋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 厘米,會用很強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獵物。其身上的環(huán)平時看是普通的斑紋,只有在其應激的時候才會發(fā)出藍光。藍環(huán)章魚屬于劇毒生物,一只藍環(huán)章魚所攜帶的毒素足以在數分鐘內一次殺死26 名成年人,而且目前還無有效的抗毒素來預防。并且,藍環(huán)章魚含有的毒素屬于生物堿,并不會因為煮熟而失去活性。被咬或食用藍環(huán)章魚會嚴重影響神經系統(tǒng)和呼吸,嚴重者可能致死。
在食用海鮮時,如果看到滿身“豹紋”的章魚,將其丟掉即可,不影響其他菜品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