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撒
1969年,康同璧去世。
如果說去世前比較開心的一件事,那就是過了最后的一個生日。
那一天,康同璧的世交、故舊,她們的上一輩有交往,延至下一輩,也有交往,說起來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品位的人。如果用當時最簡潔明了的表達,就是充滿了小資產(chǎn)階級情調(diào)的這么一些女士。她們今天的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前往康家祝壽。這些女賓帶著大的小的口袋走出家門,穿過大街、小巷。天還寒冷,她們看到行走中的人們的服飾,不是藍色、灰色,就是黑色,如同這冬日有些晦暗的調(diào)子。當然,她們的穿著也一樣,那年頭的正常色就是如此。
她們走到康家東西十條何家口的大宅院門前,停下了。胡同里往來的人無多,有些清冷。這也好,她們手腳敏捷地打開袋子,把里邊的旗袍、紗巾、高跟鞋和胭脂、口紅、粉霜取出,開始了迅速的化妝。這些已經(jīng)沉睡多時的生活用品,因為康同璧的生日,開始復(fù)活。身材被這些清麗的、艷麗的旗袍映襯著,讓人看到了青春、鮮活、高貴,尤其在當時更見出稀罕。她們相互瞧瞧,分外滿意,有一人上前,叩動了康家的門環(huán)??梢韵胍?,這一天的主賓會如何地開懷。這個大院里,高跟鞋篤篤篤的醉人聲響,配合著旗袍的擺幅,唇紅齒白,神采飛揚。加上都是聲氣相投者,有著共通的審美趣味——在大環(huán)境不可能的條件下,在小環(huán)境里成了可能,說起來真有一些探險的快感。
只能說,內(nèi)心所向往的那些優(yōu)雅,盡管革命的浪潮洶洶而來,橫掃一空,連服飾都在約束之中,但是那種骨子里所具有的某些喜愛、習(xí)慣、癖性,因為深到骨子里,無從摳去、剜去,逢到機會,就又會心機躍動,不能平息。
如果沒有機會,你真的不知道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向往,她們低眉斂目,對于苦痛含著、咽著,不使流露出來,生畢竟為人之首要,也就順應(yīng)潮流,藏起那些不可為人道的屑小的優(yōu)雅。
以前讀張潔的文字,覺得有一篇的題目起得特別隱忍——愛是不能忘記的。
只不過,藏得深了,平素看不出來。
有一次,張伯駒到朋友家,朋友讓張看了家中所藏。張是收藏大家,所見尤多,自然水波不興。當看到書房里收藏的古琴、古箏、簫、排簫這些樂器時,張伯駒還是吃驚了,問他家中何人通曉聲律。其實,家中無人通曉,主人把這些樂器買回來純屬不忍——當時的古董店里,這些可以彈撥和吹奏出優(yōu)雅之音的器物,正和一些雜物堆在一起,蓬頭垢面。他把它們都買了下來,擦拭清楚,排列起來,光線明朗使它們熠熠地發(fā)出光澤。如果從這件事看主人心境,似乎主人是個有錢有閑之人,心情好得很,才會關(guān)注到這些自己全然陌生的老舊樂器。其實這個人當時已經(jīng)是過街老鼠,置于命途、仕途的錯舛之中,友朋四散,形影相吊,卻會在路過古董店時不經(jīng)意地朝里瞥了一下,就不能放手。它們成了這個家的一部分,也就在一閃念之中。家中無人撫琴吹簫,使物不能盡其用,但是每日看著,感受著其中的古意古韻,還是讓人暗暗怡悅,淡化了一天的愁煩。每個人的日常中總是傾向于實用,人是務(wù)實的,幫人建房、拉貨,都因為能獲得實效而保持生存的繼續(xù)。沒有誰可以脫離這樣的實際,是它構(gòu)成了我們?nèi)粘V匾某煞?。而余下的不實際、不實用的空間究竟有多少,那就看每一個人的情調(diào)了?;蛟S是很少的凌空蹈虛的浪漫,擠入到和實用脫離的縫隙里,它們不創(chuàng)造具體的財富,也不解決世道人情上的繁雜問題,只是作為實用的對立面留存下來。顯然,它們歸屬虛幻、遠方這些范圍,小眾的、隱私的,是個人情意、趣好方面的,說不清為何要如此,卻做去了,使庸常的時日有一些松弛、散漫,不那么死硬、結(jié)實。譬如安平從西湖畔裝了一袋桃花寄給在北平的徐志摩,務(wù)實的人知道了覺得莫名其妙,是非現(xiàn)實生活狀態(tài),而另一些人卻引而申之,以為非超逸之人不能如此,它拓寬了我們感官世界的空間,覺得沒有比寄桃花這一舉動更浪漫的,灼灼桃花,單薄欲透,讓人想起水汪汪的江南,煙雨芳草,小橋幽巷,黛瓦粉墻,都是詩意。天下郵件千千萬萬,如安平這一寄,多年過去還讓人樂道不竭。我的猜度是,俗常生存的沉重、重復(fù)、無趣,是很需要有一些靈動鮮活的非正常態(tài)來補充,說起來不實用,卻又得倚仗于此。
古琴名家管平湖去世之后,他手斫的一張琴“大扁兒”在學(xué)生王迪手中。忽一日一位青年琴手來訪,王迪便讓他在“大扁兒”身上試手。古琴都是以木為本,都是人斫的,說起來是相同的。但具體到何人斫、何人撫過,這張琴就顯出差異了。對于一名青年琴手來說,能夠觸及并得以彈撥,在他有感知的精神生活里,意味著什么,我想這是一個很隱秘的問題,足夠他長久品咂,心弦顫動卻無從說明白。
趙蘿蕤在她的自述中談到自己自從七七事變之后一直是失業(yè)的,計有八年之久。那時的教授工資不及保姆,她這八年也就成了家庭主婦,從大家閨秀到熟練炊爨的主婦。日子實在得要命,精通外國文學(xué)的教授也必須學(xué)會討價還價,使謀生本領(lǐng)逐漸具備起來,使肚子不至于餓著。肚子就像林語堂說的:“凡是動物便有一個叫做肚子的無底洞。這個無底洞曾影響了我們整個的文明。”人的實用總是先基于此,不論學(xué)識高下。有一個細節(jié)把趙蘿蕤失業(yè)狀態(tài)下的精神罄露無遺——“但我終究是個讀書人。我在燒菜時,腿上放著一本狄更斯?!彪m然不是電影中的片斷,但閱讀這段文字還是讓我眼前浮現(xiàn)出那個真實的場景。尋常人和不尋常人的差別,有時就是在燒菜時區(qū)別了出來——很自然的、不經(jīng)意的又意味深長的。在這個動作的背后,有過多少累積、浸潤、滋養(yǎng)。趙蘿蕤曾列出對她學(xué)業(yè)有過傳授的師長,國內(nèi)的、國際的,真是燦若星辰。有一個例子我一直覺得近乎童話,卻真是如此——趙大學(xué)畢業(yè)時只有二十歲,父親說怎么辦呢,清華大學(xué)就在隔壁,去考那里的外國文學(xué)研究生吧??荚嚲腿T,英語得了一百分,法語剛好及格,德語未曾接觸,吃了零分。吳宓先生認為可以,入學(xué)后再補德語。于是就錄取了。這樣的時光不會再有了,且天下又幾人吳宓。成為師生也是要有緣分的——就如我?guī)状伟l(fā)現(xiàn)應(yīng)考中的才俊,可就是外語達不到要求。這時,一個教授無能為力,吳宓那個時代已經(jīng)因為不合理翻過去了。
是這些人以自己的輝光照徹他們的學(xué)生,這樣的教養(yǎng)最終和腿上的那本狄更斯,是一種必然。
呂純離開這個世界有兩年了。估計認識她的人想起她,就會想起她嬌小細瘦身材上的服飾的色彩。只要走出家門,她永遠都是把自己打理得清清楚楚,這一點是絕不含糊的,大概是她應(yīng)對外邊世界的一種方式,成為日常。她寧可起早一點,從容地化化妝,配搭衣裳。她說她有一千件衣裳,如果善于計算,可以算出配搭出多少花樣,每日身上不重復(fù)。這點有點像宋美齡,極少有人能看到她的素顏還有松松垮垮的樣子。一個人對于美的倚重、珍視,和她的聲名、地位無干,全然是內(nèi)心的一種傾向,如此為則開心,不如此為則心有不甘。因為有把握把它做細致了,時間多花上一點也沒什么,然后不留造作痕跡地走出去,到單位忙碌。生活的態(tài)度千萬種,到了現(xiàn)在,衣飾、裝扮都可以依從自己的審美意識,那么,每人各自選去。呂純的辦公室更多的像一個閨秀居室,有一個冰箱,里邊是飲品、水果,用來招待合意的客人,從陳設(shè)、擺件來判斷,驅(qū)趕了辦公室的行政氣味,是柔美和婉轉(zhuǎn)的那一種指向,人進來放松了,而非緊張了。那時她任文學(xué)院院長,常有藝文愛好者過來找她,她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說話,會隨意和活潑一些。有一次她讓我坐下,她出去處理一些事情,說這里的東西你都可以翻翻看看。我看了一疊她寫的散文,是用手抄寫在三百格稿紙上的,字如古人說的,是算子字,說不上藝術(shù)性,個個工整。特別是卷面毫無涂抹,清雅之至。記得她曾說卷面出現(xiàn)三個寫錯的字就撕去重抄——這個標準也是當年茅盾先生自己約定的。一個人在這方面有潔癖,也就會串穿在她許多的行為里。
呂純曾說辦公室的這個情調(diào)有關(guān)方面檢查時以為不妥,要求改回去。我后來去了幾次,似乎還是老樣子——一個人的脾性如此,有時就很難扭轉(zhuǎn),實在頂不住了才敷衍一下,可沒多久,又故態(tài)復(fù)萌。呂純的愿望是退休后開一個小店,賣點老舊雜項,同時還有看書的空間,還有茶案,可以慢悠悠地品著肉桂,或者水仙老樅。她早早就注意到收藏,看上眼就買了下來,積少成多。這個愿望在退休后實現(xiàn)了,在古老的坊巷里,老樹的濃蔭匝地,內(nèi)河流水潺潺,空寂時想起這個坊巷曾經(jīng)過往的人事,和店內(nèi)這個閃動舊日輝光的器物,何等契合。如果一位文士浸潤于自己的藝文之好而持守下去,那會再好不過。我一直覺得清人金圣嘆說的是文士的一種境界:“飽暖無事,又值心閑,不免伸紙弄筆,尋個題目,寫出自家許多錦心繡口?!比绻麉渭儌?cè)重于此,她的優(yōu)雅不會戛然而止。她努力工作而透支的那一部分一直在擴大,以至瓦解了她優(yōu)雅的繼續(xù)。
她退休后說了許多話,有一句我記住了:“秋風(fēng)來時,就是最高處的那片樹葉,也要被吹落在地?!蹦菚r,正是晚秋。
我開著車在行走時,有時會閃過身體嬌小而服飾配搭協(xié)調(diào)的女士,恍惚之間,我以為是呂純了。
這些年置一方書案,擺上文房四寶習(xí)練書法的人家多了起來。究其緣由,趨尚都是時運使然,少有獨至之性,旁出之情,與古人是截然不同的。這時理應(yīng)去學(xué)點別的,不必好書法這一口。時之所輕者,我必所重,反過來也是如此,不必和俗常人一般趨之若鶩,還是把自己那一攤守好。有人來談書法,流露出羨慕——當很多人此時才開始執(zhí)筆而學(xué)時,我已經(jīng)是書法教授了,他們認為我真是趕上好時光,好像我撞上狗屎運了。我只是笑笑,覺得沒什么好辯白的。畢竟是自己的喜好,與時運、他人無干。
想想自己在許多方向都有變化,但是像古人那般執(zhí)一桿羊毫寫字,這個姿勢還是保持了下來,我感覺到了以不變應(yīng)萬變還是有其道理,會讓自己專注得多,也單純得多,譬如,一個人就幾十年地關(guān)注書法語言的魅力、結(jié)構(gòu)形式、內(nèi)在意蘊以及提供給精神世界的美感這些問題。沉浸其中,就足夠了。
其實,我的執(zhí)筆書寫態(tài)在當年當農(nóng)民、當民工這么艱苦的時段里能不放棄,我內(nèi)心十分清楚,這肯定是此生不能放下的一件事,或者只是這么一個動作。
時代在我上大學(xué)的時候變得快起來了。最明顯的就是一些動作改變了,標識著我們有感的生活中,一些動作將消失,一些未曾有過的即將出現(xiàn),不論雅與俗,都得面對??偸怯幸恍┤烁狭藭r光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覺得沒有什么不適應(yīng)。而另一些人則跟不上,被曾經(jīng)的那些習(xí)慣絆住了,拖泥帶水地掛在原有生活的鏈節(jié)上。不說遠得很的唐、宋,單是靠近的民國,我覺得和這些文士相近——總是有些鏡頭是如此懷舊,穿絲綢的女子一臉愁容,給在遠方的男人寫信;得了肺病的書生低聲地咳,手卻不停地寫,要把一本書趕出來。寫。這個動作貫穿在他們的日常里,自知不諳世事、不察人情,也就不常在廣眾之中,倒是小樓一躲,繼續(xù)寫去。有機會的話我衡一個人的雅俗就看筆跡,他寫出來了,存于紙上,不會如煙水那般散去,我就從字相獲得一些信息,畢竟他寫下來了,不管當時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字跡總會照亮那些隱藏的部分。這樣我就看到了一個人字跡背后的矯飾、怯意或者信手、散漫。而對于字跡的雅俗,則于內(nèi)心所感,它是隱藏于字相之下的,那么,我就要有能力鉤沉而起。我想,這就是寫字和看字的樂趣。尤其,我?guī)У倪@么多學(xué)生,沒有一個是相同的,筆下也就差異太多,這種差異之寫的豐富性被我體驗,我覺得這是我這個職業(yè)帶給我的福利。
我每一篇手寫的文章發(fā)表了,都會寄一份到老家給母親。母親有時翻翻,有時也不翻,但都一本本地疊了起來,每年都增長它們的高度。有一年教會來找我父母,說新的教堂即將完工,希望我能給教堂寫六個字作為殿堂名字,父親一口答應(yīng),讓我快快寫來,他們送到教堂去。一些年過去了,父母也故去了,偶爾路過這個教堂,上頭的書法已經(jīng)紅漆斑駁,色調(diào)參差。里邊還在傳道、祈禱,唱贊美詩,卻不愿意弄個梯子爬上去,把那六個字重新油漆一新??偸前褧鴮戇@個動作視為簡單。每年清明掃墓時,我都要重新對墓碑上的刻字上一道紅漆,最早的長輩的墓碑,還是我?guī)资昵皩懙?,我一筆一畫地填上,還原我青年時的動作——每個時期的動作都有它的審美價值。
在母親眼里,我最后當了一個教人寫字的教授,全然是主的恩典——對于虔誠信奉的人來說,她們對人的某些成功,不會認為是人的作用,而是歸榮耀于神。母親忽略了我對于寫字這個動作的喜愛,我覺得這是自己的隱秘快樂,也就沒有告訴她,她也無法想象我是如何地?zé)釔塾趯?。如果一個人不想在場面上風(fēng)光,不想和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糾葛,我還是贊成他去寫寫字,讀寫字這個專業(yè)。能坐下來寫就好辦了,許多事情可以得到實現(xiàn)。以前,我以為書房里的精神自由度是比外面世界大得多的,一個人在這個不大的空間里培養(yǎng)自己的脾性,好的,或者不好的。虛構(gòu)往往是書房中人的拿手好戲,神游無端,縱橫幻境,又可細微至一筆一畫矩矱準繩。如果一個人沒有長久時日的書房生活,那么要固定一種習(xí)慣、一個動作,都不會實現(xiàn)。書房的幽禁氣氛是我后來發(fā)現(xiàn)的,除了自己,罕有人進入書房,即便有人提出要看看,我大多是不太情愿的,他們可以到地下小展廳看看我的許多作品,可以到后院去看看秋花滿庭,它們都有著等待客人欣賞的準備??墒菚繌膩頉]有這個準備,因為沒啥好看。書房讓你孤獨穿行,和那些死去的人打交道,琢磨他們的筆下之路如何過了奈何橋,尤其在晚間,一個人恍惚中,會看到這些已經(jīng)過往的人,五官不全,只是一個輪廓。我想,這都是迷醉于寫字造成的。
想想我外公是一個廚師,祖父則是一個小商人,靠印染謀生,沒有什么藝術(shù)素養(yǎng),也沒有什么字跡留下來,直到父親母親這一代,才寫個不停。母親晚年一直用楷書抄《圣經(jīng)》,直到神智不清不能動筆才罷手。父親也是寫個不停,廢紙堆積作品也堆積,雖不似文徵明那般在寫字中去世,至少去世前的幾天也還是沒有放下毛筆。我們大概都以此為雅,借此使生活有一些樂趣,因此上升為日?;淖杂X——有時坐著,隨手抽一張紙,就想寫什么,旁人面面相覷,不知我所做為何。
塞弗爾晚年說:“生活中畢竟有一些我們喜愛的事物是能夠用我們的雙手和心靈把它們保存下來的。”
他說得很對。不管什么時候,都會有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表達,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