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是一年到頭最重要的節(jié)日,因為它意味著團圓和美滿,象征著對來年美好的祝福和期盼。然而,如今總有人感慨: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仔細想想,小時候過年的儀式感好像確實更足,從“二十三,糖瓜粘”一直到“大年初一扭一扭”,過年歌里的步驟幾乎一個不落。
其實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印記,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特別的年味記憶,即使只是一盤母親牌水餃,那也是獨屬于自己的美好。對于過年,您懷著怎樣美好的期待,又有什么樣難忘的回憶呢?本期精選了部分讀者的留言,與您分享。
中國人過年講究儀式感,我們魯中地區(qū)也不例外。除夕夜吃素水餃,寓意肅靜。一般是白菜豆腐餡,豆腐豆腐,都有福。大年初一是全年的第一天,要有莊重感,這天的第一頓餃子一定要吃肉的。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總得吃頓肉餡水餃啊。
那是上世紀(jì)六十年代初的一年,春節(jié)臨近,父親從大集上割了幾斤白花花的肉,那時各家買肉都喜歡挑肥的。大人們把瘦的留起來,把肥的切成塊狀,倒進炒菜的熱鍋里,俗稱“煉油”。當(dāng)肥肉化成液體,就舀進罐子里。它冷卻后就成了白色膏狀的油了。過年親戚來,每次炒菜,舀上半調(diào)羹。而“煉油”剩下的油渣子,蠶蛹或玉米粒般大小,黑不溜秋的,只有少許的白色。要是現(xiàn)在早扔掉了,那時卻是過年包水餃的“肉”。
母親已提前叫我從地窨里拾上了一籃子胡蘿卜。她洗凈擦成絲,煮熟,剁成餡子,然后,隆重地把黑色的油渣子倒進去,攪拌在一起。過年的餃子皮是用地瓜干面,不好和面。母親與鄰居嬸子聽別人說,用開水燙好和地瓜干面。于是,黑色的面皮,包上油渣子胡蘿卜餡,就成了肉餡水餃了。
這就是大年初一早晨的餃子。那面皮有些粘,那油渣子吃起來有種焦煳味,嚼起來酥酥的,還有些許的肉味。但一家人仍吃得津津有味。尤其是鞭炮一響,那年味就更濃了。貧困的年代,一家人吃著團圓的黑面餃子,其樂融融。
北方傳統(tǒng)過年吃餃子,而在我們那里,家家戶戶都有炒“十項菜”(也叫:什錦菜)的習(xí)俗,就是把十種左右的不同蔬菜炒在一起,從除夕一直吃到正月末,寓意新年和和美美、實實在在。
我小時候,就喜歡在年三十晚上,去每個街坊鄰居家串門數(shù)菜盤子,比看誰家年夜飯的菜肴多。最后,有人問我,你家有幾道菜呀?我總要炫耀一下:我們家有二十幾道菜,鄰居羨慕地說哪里有啊,我會笑著說:十項菜,一個能頂十個!
家鄉(xiāng)有一民俗,除夕宴上必得擺上一盤“聽話魚”。這“聽話魚”很有講究。選擇大小適中的兩條魚,鯉魚為上,烹調(diào)好,頭尾并排整齊地放在盤子里。更有意思的是,新年里每餐都端出“聽話魚”,而到元宵才能吃。
自古以來,人們對魚圖騰崇拜,“魚”與“余”諧音,取“年年有余”之吉祥,反映人們祈求豐年富裕、生活幸福美滿的期望和向往。辭舊迎新之際,闔家團圓,親朋相聚,共話過去,暢談未來,都要說吉利的話,不能說晦氣的話,小孩子更不要亂說,魚在“聽話”哩。
時下人們對大魚大肉不太稀罕,但過年了,還是要買幾條魚的。鄉(xiāng)親們對聽話魚更加講究,要新鮮,到養(yǎng)殖場去,直接在池子里撈起來,活蹦亂跳的,圖個好彩頭,年年有魚,年年有余。
我對年的記憶很多,印象深刻的是在物質(zhì)還比較匱乏的年代,必備的年貨,就是買給女兒的頭花。
那時候的頭花是用彩色的薄海綿裁剪,又用細鐵絲穿插捆綁在一起,與我搓的紅色麻線頭繩兒還是比較搭調(diào)的。那時候的彩色薄海綿多是紅色和綠色。所以,如果哪朵小花中多了一點黃色或藍色,那必定會更受歡迎了。因為戴在頭上會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贊揚……
頭花已是幾十年前的期盼,可是那場景似乎就在昨天,女兒的一笑一顰都在時光里徐徐展開,與快樂幸福的中國年遙相呼應(yīng)、相得益彰。
寧波人去親戚朋友家做客人,俗稱做人客。每逢農(nóng)歷春節(jié),掛燈結(jié)彩,年味濃濃,走親訪友,絡(luò)繹不絕,那是做人客的旺季,家家戶戶都是迎來送往,人氣熱騰,忙得不亦樂乎!
節(jié)日期間,家家戶戶“下飯”(小菜)十分豐碩,魚肉雞鴨,葷葷素素,五顏六色,多得放不下桌子。這時大多數(shù)人家便脫下門板清洗干凈,擱在二條長凳上,俱當(dāng)臨時大桌。
春節(jié)期間,吃飯花的時間特別長,往往是中飯吃完,接著吃點心,不久又要吃晚飯。其實飯吃得很少,以吃菜為主,當(dāng)然酒是少不了的,喝的大多是自制的白色米酒,酒精度雖不高,但喝多了,也會滿臉通紅,多講多話。
往事如煙,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但記憶中兒時做人客的一幕仍然時不時在腦海中閃現(xiàn),總會感到那么親切又遙不可及。每當(dāng)想起時,都會讓人泛起一絲鄉(xiāng)愁。
小編說:關(guān)于年味的記憶是多種多樣的,有些也許是帶著清貧年代的印記,但也依然給我們留下了那些年過年的美好習(xí)俗。又要過年了,不論選擇如何度過,都希望每個人平安、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