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第一次吃的墨魚面是在大連鄉(xiāng)下,一個小飯館。老板是個三十多歲肩寬背薄大長腿的高大婦人,語速頗快,大連話。邊介紹墨魚面邊拿出一個烏黑的面團(tuán),不等我們同意就切了一塊,給我們做手搟面。面鹵是韭菜炒烏魚,蓋在一團(tuán)黑色的面條上。好大的一碗。烏魚條倒是很白凈,估計是那個沒來得及把墨汁噴凈的烏魚。不知道是因為第一次吃墨魚面味覺比較警惕,還是烹飪的原因,我并沒有立即被墨魚面俘虜,第一感覺不過是有股腥味。后來知道那是只有新鮮烏魚汁才有的味道。
墨魚一般是指烏魚又叫烏賊、烏鲗,外文名cuttlefish。別名:花枝,墨斗魚,墨魚。但不是魚類,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身體里有墨腺、墨囊,遇到敵人時會噴出黑色的液體——噴墨,把周圍的海水染黑,掩護(hù)自己逃走,因為行為狡猾所以稱作“烏賊”,因為能噴墨所以叫“墨魚”。至于“花枝”的由來,大概是它行動時腕足搖搖的,在水里看起來像花枝吧。烏賊產(chǎn)生的墨汁含有多種有益人類身體健康的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我們吃的墨魚面就是用烏賊以及其他也可以噴墨的章魚、魷魚的墨汁做的。
烏賊有大有小,大的烏賊連鯨魚也要懼怕幾分,能把方圓100米的海水都搞黑了,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隨“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和大小。烏賊還會躍出海面,具有驚人的空中飛行能力。小的烏魚手掌大小,是我們經(jīng)常吃的,背部有一塊骨頭,晾干以后是一種中藥藥材,從骨頭上刮下來的粉末止小傷口流血很好使。
墨魚面的另外一種烹飪方法是面醬里加墨魚汁。面還是正常的面,意大利面、手搟面、掛面甚至方便面都行。我跟一位美食抖主學(xué)的墨魚汁面是這樣做的:兩只鍋子同時進(jìn)行,一個深鍋煮意大利面;另外一只平底鍋做面醬。食材有烏魚、西紅柿、小蘑菇、洋蔥、蒜、黃油等等。食材處理:小心取出烏魚墨囊,把里面的墨汁擠到一個碗里。烏魚去內(nèi)臟、去骨、去皮,洗凈切條。小西紅柿對半切,大西紅柿切小塊,小蘑菇對半切,洋蔥、蒜切碎。平底鍋熱鍋起油,加一小塊黃油增加香味,洋蔥、蒜碎炒香,加蘑菇炒,蘑菇稍微炒干加西紅柿,如果有西紅柿罐頭或者番茄沙司都可以加入,加入烏魚條,烏魚條蜷曲了加鹽翻拌均勻,全部倒出。此時意面也煮好了,過涼水洗凈表面的黏糊,不用洗平底鍋,把意面放入。這就到了墨魚汁隆重出場的時候了,意面里加入墨魚汁,加少許鹽、擠入半個檸檬汁或者白葡萄酒,主要是去腥提鮮,現(xiàn)磨黑胡椒撒入翻炒,炒到所有意面都變成黑色,倒入盤中,把先炒好的蘑菇西紅柿烏魚條澆蓋到黑色的面條上,黑色墨魚面上是紅白相間的面醬,一道完美暗黑料理就完成了。
這樣做的墨魚面不會變成黑乎乎的一鍋粥,顏色分明靚麗,滋味也不混淆,既可以好好享受墨魚汁的鮮味、墨魚條的味道和西紅柿、蘑菇、奶油等等豐富的滋味,墨魚汁、墨魚條的味道是遞進(jìn)的,海貨的腥味被檸檬酸甜味中和,面鹵和意面水乳交融。幾番實踐下來,自我感覺不錯。墨魚面適合的酒很多,紅酒、米酒、白酒都可以咪幾口,唯一的缺點是,吃完了以后牙齒和舌頭都會染黑,不大適合與心儀且沒有表白的人同吃。
在哈爾濱很難買到新鮮的烏魚,另外買冰鮮烏魚從擠汁做起真的好麻煩。簡單的方法有沒有呢?當(dāng)然有了,墨汁面既有袋裝的鮮拉面,也有干的墨汁意面,還有聽裝墨魚汁罐頭,一小罐也不貴。我用墨汁意面,還在面醬里加墨魚汁,對著一鍋黑黑的東西下黑手頗為過癮。嗓子里哼哼著“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對墨魚面的向往……”
據(jù)說小孩子如果不愛學(xué)習(xí),要給他們吃墨魚面,讓他們肚子里存點兒墨水。我吃墨魚面的時候,也會產(chǎn)生些許疑惑,讀了這么多年書、寫了這么多的字,肚子里是否也有個什么腺體在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墨水?
選自《婦女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