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銀 莊志琳
(1.浙江省桐鄉(xiāng)第二中學 2.浙江省桐鄉(xiāng)市鳳鳴高級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語篇知識有效地獲取和傳遞信息,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達到運用語言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目的?!墩n程標準》同時也指出,教師要注意增強學生對交際對象情感距離的感知。而要在語篇知識、理解與應用的過程中,學生若要準確把握語篇所傳遞的作者/說者的態(tài)度與情感,就必然要關注語篇所蘊含的情態(tài)表達,以深層次體驗語篇所傳遞的作者/說者的真實目的。為此,本文將在簡要回顧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上,分析高考英語試題對情態(tài)系統(tǒng)的利用,并結合對高考試題的分析探索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理解與運用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
情態(tài)是說話者對一個狀態(tài)的認知上、情感上和意愿上的態(tài)度(李戰(zhàn)子,2002)。功能語法認為,話語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而情態(tài)系統(tǒng)是人際功能的一個子系統(tǒng)(Halliday,2000)。人際功能承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協(xié)商,其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并維持社會關系。人際功能主要由語氣、情態(tài)和評論附加語來體現(xiàn)的。語氣反映的是說話者表述話語的方式,情態(tài)表示說話者針對句子信息作出的主觀判斷,而評論附加語指說話人對所傳遞信息的評價或總體態(tài)度,如勸告、懇請、評價、預測等(趙春利等,2011)。
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包含四種情態(tài),即認識情態(tài)(判斷與承諾)、道義情態(tài)(責任與行為必要性)、動力情態(tài)(能力與意愿)以及言據(jù)情態(tài)(話語的依據(jù))(Palmer,2001)。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在形式上有如下表現(xiàn)形態(tài)(Halliday,2000;李杰等,2002;申麗霞,2007):
1.情態(tài)助動詞:傳遞的是說者/作者對自己所將的話語的成功及有效與否所做出的判斷,或者在命令中凸顯的義務與責任,或者在提議中所表達出的個人意愿。例如,英語的情態(tài)動詞may,might,can 與could 可 以 表 示 可 能 性,would 可以表示個人意愿,should 可以表示個人義務,而must 既可以表示義務又可以表示可能性:
Mary can help you with your housework on Sunday.(可能性)
Jack would go to museum rather than stay at home.(意愿)
He should return the book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義務)
We must obey the rules while driving cars on the way.(義務)
She must be in the office now because the light is still on.(推測)
2.半(準)情態(tài)動詞:傳遞說話人的客觀取向或能力傾向,如be bound to,be able to,be going to,have to 等:
She was bound to achieve her goal because she seized every chance to learn.(能力取向)
3.情態(tài)化動詞:傳遞說話人的意愿,如want,expect,long,wish,tend,desire 等:
I wished I had never yelled at her at that time before so many people.(愿望)
4.情態(tài)附加成分:表達情態(tài)意義中的概率或頻率。英語中同時態(tài)相關的副詞如already,still,yet,soon 等,與語氣有關的詞如of course,surely,absolutely,actually 等,以及對整個句子所表達的意義進行評價的詞如unfortunately,hopefully,luckily 等,都可以作為情態(tài)附加成分,體現(xiàn)說者/作者對事物的看法或態(tài)度。例如:
It was absolutely not so suitable for him to go to the party.(表明對go to the party 的看法)
Hopefully,we could go there on time to rescue them although we felt so tired.(表明對后面整個句子所陳述的事的評價)
5.隱語化情態(tài):即用一個單獨的主句構成主從復合句來表達說者/作者的看法或態(tài)度。英語中的“I think/believe/guess/expect...+that 從句”這一結構,都可以表述隱語化情態(tài)。此外,類似于“I’m sure that...”“It is obvious/certain/likely/possible that...”“You can’t seriously doubt that...”與“Everyone admits that...”這樣的表達也都是隱語化情態(tài),因為它們都含有“I believe/think that...”之意。
6.其他形式:英語中的情態(tài)形容詞性謂語如be supposed to,be obliged to,be anxious to,情態(tài)的名物化結構如“There’s a possibility/certainty that...”,以及含有情態(tài)意義的介詞如in my opinion,to my mind,in all probability,to some degree,to some extent 等,都是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語的情態(tài)系統(tǒng)可以明確說者/作者對所表達的事實或觀點的態(tài)度、意見及其關涉的程度,體現(xiàn)出了說者/作者在交際中的禮貌程度及其與交際中其他參與者之間的距離,并且還承載了說者/作者在特定的語境中對語篇的評價。因此,在高考英語復習及試題解答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理解語篇中的情態(tài)系統(tǒng)及其所傳遞的意義,以更加精準的理解說者/作者的寫作目的及語篇的主題意義。
如前文所述,情態(tài)系統(tǒng)表達人際功能。話語在傳遞意義的過程中,能通過情態(tài)系統(tǒng),暗含說者/作者對事件等的可能性的感知,并在此過程中暗示了其認識上的發(fā)展性,即事件可能這樣也有可能那樣,其關鍵點在于交際的另外參與方對該事件的認識。例如,2023 年高考英語全國甲卷閱讀理解A 篇“Gaggan”部分中的“The best table in this two-story colonial Thai home offers a window right into the kitchen,where you can see chef Gaggan and his staff in action.”,其中表達可能性的“can”告訴學生(讀者):有可能見到廚師——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性——但就是因為這種可能性,才讓這個餐館非常特別。而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情態(tài)表達,推測出后文第23 題(What is special about Gaggan?)的答案。同樣,2023 年高考英語新課標Ⅰ卷閱讀理解A篇“Why MacBike”部分“With over 2 500 bikes stored in our five rental shops at strategic locations,we make sure there is always a bike available for you.”中的“always”一詞,強調了作者對事件的可能性的最大程度的肯定,學生可以利用這一信息,分析得出第21 題(What is an advantage of MacBike?)的答案。
在人際互動中,情態(tài)系統(tǒng)在很大程度上承擔著傳遞說者/作者對事件、觀點或意愿等的評價。這一評價也源于說者/讀者的交際實踐,體現(xiàn)了其對交際事件的主觀感受與體驗。例如,2023 年高考英語全國乙卷閱讀理解B 篇第四段最后一句“Still,looking back on the photos,they are some of my best shots though they could have been so much better if I would have been prepared and managed my time wisely.”中的“Still”一詞奠定了作者對整個事件的評價基調(即they are some of my best shots),而后面的“could have been”與“would have been prepared”表示推測的情態(tài)則進一步對“Still”所承載的意義進行了補充強調,即雖然當時若準備工作做好一點、時間把握也再好一點的話,照片也許會拍得更好一點,但是即便沒有如此,這些照片依然是拍得最好的照片之一。這一“情態(tài)附加成分+推測”的結構凸顯了作者對整個事件的評價,并使評價因蘊含了深刻的個人體驗而顯得更加客觀。因此,學生可以利用作者使用的情態(tài)系統(tǒng),推理出其對攝影過程中時間把控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完成第25 小題(What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landscape photography according to the author?)的解答。
情態(tài)意義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人類情感的多樣性(李杰等,2002)。在語篇交際中,說者/作者為了進一步闡述主題意義,或多或少會在語篇中使用一些言語手段傳遞個人對語篇中的人、物、事件的情感反映。此時,情態(tài)系統(tǒng)就是作者表達情感的常用手段。例如,2023 年高考英語新課標Ⅱ卷閱讀理解C 篇第四段:
Continued developments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ere once believed to make the printed page outdated.From a 21st-century point of view,the printed book is certainly ancient,but it remains as interactive as any battery-powered e-reader.To serve its function,a book must be activated by a user: ...And in contrast to our increasingly networked lives where...a printed book still offers the chance of a wholly private,“off-line”activity.
其中的“once believed”“certainly”“must”“increasingly...still”構成的情態(tài)系統(tǒng),詮釋了作者對21 世紀紙版書籍的作用的看法、依據(jù)及態(tài)度傾向:“once believed”表明了作者對人們普遍的觀點的關注,即通信技術的進步讓紙版書籍不再受歡迎;“certainly”代表了作者對21 世紀的紙版書籍的處境的進一步澄清,但隨后又用“as interactive as”強調了紙版書籍在互動中的作用;“must”直接代表了作者的觀點傾向,即一本書的功能能否發(fā)揮出來依賴于讀者的激活,即一本書的價值不是由其外在呈現(xiàn)的形式所決定的;最后,“increasingly...still”則進一步拓展了“must”所傳遞的意義,即在生活不斷地被網(wǎng)絡化的時代,紙版書籍依然是人們獲取片刻屬于自己的私人時光的有力工具。在對比e-reader 與printed page 在21 世紀的境況的過程中,情態(tài)系統(tǒng)通過推測、語氣、意愿等的表達,讓作者的情感傾向更加明確,并且也一步步闡明了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的演變過程。因此,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作者情感性的情態(tài)表達,完成第31 題(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say by mentioning the e-reader?)的解答。
情態(tài)是人際協(xié)商與互動的重要資源(楊曙等,2021)。交際的參與者在互動中需要充分考慮合作、禮貌等原則,體現(xiàn)出對彼此的文化、習慣或思維模式的尊重,才能確保交際的順利進行(趙濱寧,2009)。這體現(xiàn)在話語上就是作者對一些語言手段如委婉、虛擬等的使用,而這又離不開作者對情態(tài)、語氣、評價等的使用。例如,2023 年高考英語新課標Ⅰ卷閱讀理解B 篇第一段最后一句“When he got older,John started to wonder if this process could be used to clean up the messes people were making.”使用了含有情態(tài)推理成分的“Sb.wondered/was wondering if sb.could do sth.”這一委婉表達。委婉語能間接表達,以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李凱,2016)。上述例子中,作者利用情態(tài)系統(tǒng)委婉地與學生(讀者)協(xié)商,通過情態(tài)推理拉進了與學生的距離,同時也讓學生“卷入”到對John 的思考中,體會到好奇心與興趣的作用,從而進一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學生利用這一協(xié)商機制完成第24 小題(What can we learn about John from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的解答。
高中英語教材等學習語篇蘊含大量的情態(tài)系統(tǒng)。在教材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語篇分析其中的情態(tài)系統(tǒng)及其作用。例如,在2019 年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中的THE FRESHMAN CHALLENGE的第二段使用了如下情態(tài)表達:(1)表示客觀必要性的had to;(2)表示主觀意愿的wanted to 與hope to;(3)表示義務或責任的should。這些表達構成的情態(tài)系統(tǒng)從客觀必要到主觀意愿,再到個人責任,詮釋了作者對“which courses I wanted to take”的動態(tài)理解。再如,在2019 年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 Reading for Writing 中的GOING POSITIVE 的第二段也使用了should(個人責任),could(可能性),would(個人意愿),及want to(主觀需求)等構成的情態(tài)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作者對“Am I fat?”與“Am I fit?”這兩個問題的動態(tài)認知過程,體現(xiàn)了作者的認識轉變的漸進性。因此,在語篇學習與理解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情態(tài)系統(tǒng)在語篇構建中的作用,理解它們在意義建構中的動態(tài)作用。
語篇具有目的性(丁國金,2019)。它是交際雙方協(xié)商與交流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語篇的人際功能的闡釋上。在語篇建構的過程中,交際雙方為了讓協(xié)商與交流更加流暢與高效,會相應地采用一定的情態(tài)表達,來闡明交際雙方對協(xié)商的對象等的認知、評價與感受等。例如,在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中的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的第一段為了論述“平衡社會發(fā)展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極具挑戰(zhàn)性”而使用了如下情態(tài)表達:
(1)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if we want to improve society.(必要性+愿望)
(2)There comes a time when the old must give way to the new,and it is not possible to preserve everything...(義務+可能性)
(3)Finding and keeping the right balance...can be a big challenge.(可能性)
在這一情態(tài)系統(tǒng)中,作者為了與讀者(學生)建立平等的協(xié)商關系,首先使用表示客觀必要性的“necessary”與主觀愿望的“want to”,構成條件關系并引起讀者的共鳴(即若要社會進步則經(jīng)濟必須發(fā)展);之后,作者又用表示義務的“must”與表示可能性的“not possible”構成前后承接關系,意在激起讀者對新舊交替時代發(fā)生的事情的思考(即因為舊事物要為新事物發(fā)展讓路,故要保存過去的一切是做不到的);最后,作者用表示可能性的“can”與讀者協(xié)商討論的結論,即因為新舊事情交替,所以平衡社會發(fā)展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極其不易?;谏鲜龇治?,我們不難看出,在語篇建構的過程中,為了不同的目的,作者會采用一系列的情態(tài)表達構成一個連續(xù)體,呈現(xiàn)作者與讀者的協(xié)商的過程以及交際中的人的言語的協(xié)同性與思維的漸進性。
基于前文對高考試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情態(tài)表達在語篇構建與理解中體現(xiàn)出巨大的價值性。情態(tài)系統(tǒng)是傳遞語篇人際功能的主要方式,是交際參與者進行意義協(xié)商的策略與手段之一。因此,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合理地使用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提升語篇交際的有效性。例如,我們可以利用2023 年高考英語新課標Ⅰ卷的寫作第一節(jié)有關對分組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建議的寫作,引導學生嘗試使用客觀指出問題與提建議可以使用的情態(tài)表達,如情態(tài)動詞(如表示可能性的can、表示義務與責任的should 與表示推測的may 等)、隱語化情態(tài)表達(如“I think/believe/hope...”)、以及含有情態(tài)意義的介詞(如in my opinion 等),從而讓寫作語篇更具協(xié)商性,因而也能更好地突出寫作的目的性。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如2023 年1 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試題中讀后續(xù)寫語篇,引導學生在分析原文情態(tài)系統(tǒng)(如desperately,likely,still,perhaps,speechless 等)的基礎上,嘗試在續(xù)寫中使用如表達意愿的hope/want to 與would like to,表達可能性與推測的can/could,以及評價詞如fortunately/luckily 等,從而在體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礎上,讓續(xù)寫語篇更具協(xié)商性與可讀性。
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是實現(xiàn)英語語篇人際功能的重要手段,它能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主題意義,并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解答高考英語試題。因此,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等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認識與理解英語情態(tài)系統(tǒng)在語篇構建與理解中的作用,同時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應用情態(tài)系統(tǒng),增強英語運用的有效性與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