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 厲智
摘要:新冠疫情爆發(fā)以后,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lǐng)導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zhàn)爭,這就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不忘先輩精神,傳承紅色文化。
關(guān)鍵詞:革命先賢? ?紅色精神? 傳承
2022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已悄然走過,2022年,在新冠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感受革命先賢們的英雄精神,我們來到徐州老干部活動中心,學習和傳承紅色精神。
在這些退休干部中有一位特殊的老人,皺紋已經(jīng)滄桑了他整個面容,但面對屏幕上播放的黨中央新的要求和部署,他依然聽得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不愿漏去一字一句。他的名字,叫作何志修。
面對青年學子們的采訪,老人語重心長地說:“我呀,是從舊社會過來的,那個時候,人年齡太小,不是很曉得什么遠大的理想,也不是完全能理解共產(chǎn)黨的奮斗目標,當時啊,是為了報答黨、報答國家選擇的入黨??梢哉f啊,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是共產(chǎn)黨把我解放的,所以我就想著為黨、為國家盡我所能?!?/p>
經(jīng)過深一步的了解,老人告訴我們,他參加過眾多戰(zhàn)役,爺爺聊起曾經(jīng)的抗戰(zhàn)時光,那些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如同走馬燈一樣出現(xiàn)在爺爺以及傾聽者我們面前,那一刻,恍惚間覺得爺爺仿佛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我們在爺爺?shù)挠洃浧沃旭v足瞻仰,并不去打斷他那已經(jīng)泛黃卻彌新的驕傲與感動,恰是在這樣雨幕漣漣的季節(jié)里,我們渴望并且試圖去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邊緣,踏上那曾經(jīng)槍林彈雨的戰(zhàn)場。在山河故土的面前,老人站立著,我們得以借此來感受強大的慰嘆,感恩前輩先烈們的壯烈犧牲。老人的面前是我們,心下追憶著曾經(jīng)的故人往事。而后,我們止不住熱淚盈眶。
透過老人清晰的記憶,我們能夠窺見那個年代的雨雪風霜,是無數(shù)這樣的前輩們,用他們的鮮血給祖國鑄就了一份生生不息的希望。
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緬懷先烈,才能使英雄輩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這大好河山,他們理應被鐫刻在時間的長河中。
正如吳運鐸先生所言:“青春沒有亮光,就像一片沃土,沒長莊稼,或者還長滿了荒草?!比瞬荒馨盐丈拈L度,卻可以把握生命的寬度。在那個文化并不普及的年代里,烏云密布下尚有無數(shù)先輩們奮起長戈。而今,作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當代青年,我們要在不斷的奮斗、探索中,為祖國的建設(shè)添磚加瓦;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要時刻懷著遠大理想,牢記黨的囑托,肩負時代使命,乘風破浪,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再出發(fā),為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再立新功。
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就如同《覺醒年代》中的青年們,志在為國家和民族尋找出路,一心要實現(xiàn)民族的獨立與富強;《山海情》中的青年們,身體力行,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開拓出新的生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則需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開拓進取、銳意前行,方不負千千萬萬前輩的英勇無畏。
作為青年學子,我們應當明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精神坐標,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任務。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青年是民族未來的希望,是國家前途的希望。作為時代的青年,理應無畏山高水長,在實踐中砥礪前行。
先輩精神不可忘,國瑰炳輝當永存。2022年,是一個新的征程,讓我們帶著前輩們的期盼與希冀,沿著歷史的痕跡,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學海無涯,作為青年的我們,不僅要從書本上學習專業(yè)的理論知識,更要從實踐中去總結(jié)經(jīng)驗,真正的理解在課堂上的所學,這樣才可以使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感受這個社會,踏踏實實走下去,走出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醫(yī)程路。
作者簡介:林陽(2001— ),女,漢族,江蘇鹽城市人,本科,研究方向:臨床藥學
厲智(2001— ),女,漢族,江蘇淮安市人,本科,研究方向: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