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舜琪
我是初春的風(fēng),去往泉州的風(fēng)。我清妥而溫煦,懷著一顆素履之心,吹過泉州城上空。到這里,我便心生向往,想在泉州尋找屬于自己的佳景。
黎明,赤赭。我來到泉州這個當(dāng)年世界海洋商貿(mào)的中心,陣陣刺桐花香沁人心脾。第一站目的地是清源山。上空,淺緋的云一絲一絲抽離,不久,便暈在了幽深的天空上,我穿過這一屏障,看到了它的“真面目”。高大巍峨,巖石突兀,是宋代老君的造像。天然的巖石在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手中成為世界最大、藝術(shù)價值最高的道教石雕,讓我想起王慎中的《游清源山記》:“攀援險絕,探討幽窈,極意所止,有從有否,不為恡也。”
下一站,我走向了洛陽橋。站在橋上望向洛陽江面,春風(fēng)習(xí)習(xí)、花香盈盈,不由得放慢了匆忙的腳步。陽光鋪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不免心旌一蕩,吟誦起余光中先生的《洛陽橋》。時光荏苒,歲月倥傯,橋還是那個洛陽橋,昔日的人早已無跡可尋。
刺桐花到底開了多少個四月?又有多少人走過洛陽橋?這不僅是我內(nèi)心的疑問,更有對古今變遷、時光流逝的感慨。隔著眼中的淚水抬頭眺望,我仿佛看到了佇立橋南的蔡襄祠,看到了令人叫絕的“萬安橋記”石碑。
時間一晃而過,我來到了石頭城——崇武古城。
它是中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為抗擊倭患,在萬里海疆修筑的 60 多座衛(wèi)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我聯(lián)想到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烈日下指揮操練的場面:眾士兵在指揮下,邁著有序的步伐,排著整齊的方陣,揮舞刀槍,揮汗如雨。
在石頭城頂部俯瞰,花崗巖砌成的城墻蜿蜒起伏,城堡式的建筑縝密、險要而壯觀,讓人不由得贊嘆泉州人民的智慧。
泉州的各處景色被我收攬在眼底,我卻并不感到饜足。夕陽西下,余暉灑在泉州的江上、山上、古城上、橋上、石碑上……我是一陣清風(fēng),一陣永遠(yuǎn)愛著泉州的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