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特約評論員
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zhèn)鬟f啟動儀式于9月8日上午在杭州西湖景區(qū)涌金公園廣場舉行。火炬首日傳遞共有106棒火炬手參與,從杭州西湖涌金公園廣場出發(fā),在“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收火。此后,杭州亞運會火炬在湖州、嘉興、紹興、寧波、舟山、臺州、溫州、麗水、金華、衢州依次進行傳遞,9月20日回到杭州,完成最后一站傳遞,整個傳遞過程共有2022名火炬手參加。
火炬?zhèn)鬟f力量,火炬?zhèn)鬟f期望,火炬點亮新時代亞運之光?;鹁?zhèn)鬟f是奧運會、亞運會等大型體育盛會正式開賽之前的一項重要活動?;鹁?zhèn)鬟f起源于奧運會,奧運圣火的發(fā)軔,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776年舉行的第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傳為紀念普羅米修斯,古希臘人制作了一支火炬進行傳遞。奧運圣火一經點燃便經久不息,火種采集、火炬?zhèn)鬟f、點燃主會場圣火……在運動會的很多關鍵節(jié)點,都離不開“火”的加持。火炬的傳遞,也由此成為運動會上最具儀式感、象征意義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從1936年開始,圣火傳遞成為每一屆奧運會必不可少的儀式。亞運會火炬?zhèn)鬟f,則從1951年第一屆亞運會起就延續(xù)了下來。高舉的亞運火炬,傳遞的是團結、友誼和希望。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的名字“薪火”,寓意著中華文明薪火相傳。在中華文明升起曙光的地方,杭州亞運會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找尋文明密碼,從生生不息的根脈里取出“文明火種”,與源自希臘的奧林匹克圣火相互輝映。
杭州亞運會“薪火”設計理念,源自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莊重大氣、意蘊深遠的造型,包含著濃郁的傳統(tǒng)文化與哲思,展現出中國設計的獨特創(chuàng)意?;鹁骓敳砍龌鹂诘男螤?,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琮的“琮”字最早的甲骨文字形。火炬的四面八槽,聚合至頂部中心,以生命之河的意象,寓意著各國家和地區(qū)運動員匯聚杭州、共襄盛會,呼應了本屆亞運會“心心相融,@未來”的主題口號。
以中華文明為炬基,以奧林匹克精神為紐帶,隨著火炬手的奔跑接力,傳遞“百年亞運、千年文明”,彰顯了海納百川、團結友愛、勵志奮進的核心理念——這是古老中華文明的時代體現,也是亞運體育精神的宣傳弘揚。
正如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所說,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從首屆44名接力跑者,到本屆2000多名火炬手線下接力,縱觀各屆亞運會,火炬?zhèn)鬟f的方式各具匠心又有著共同的靈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手”線上傳遞活動啟動后,已組織開展的“亞運線上火炬?zhèn)鬟f”主題活動遍及國內外40多個城市,亞運公益互動超7.6億人次,“數字火炬手”用戶人數已達8400余萬,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致敬和平、友誼、夢想,參與到亞運會這項盛大的體育文化活動中來。
在這2000多名火炬手中,年齡最小的14歲,最大的84歲。他們中有先進模范人物代表、體育工作者代表,還有少數民族代表、港澳臺胞代表和殘疾人代表,更有許許多多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也許故事各不相同,但他們身上所傳遞的“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精神,將激勵每一座城市里的奮斗者,在名為“人生”的跑道上,點燃逐夢的星火。
一簇圣火,燭照天地,輝映古今。時鐘撥回到33年前,1990年9月,北京亞運會火炬?zhèn)鞯胶贾荩F場人潮涌動,至今想來仍令人熱血沸騰。從北京到廣州,再到杭州,33年間,亞運火種薪火相傳。過去未去,未來已來,高擎的“薪火”,照亮了體育文明、運動精神生生不息的傳承之路。
這是歷史與未來的深情對話。“薪火”相傳,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摘編自2023年09月09日《北京青年報》,有刪改)
點評
這篇時文極好地給讀者展示了作者“定點深鉆”的能力。文中作者對“亞運火炬”這個點進行深入發(fā)掘,依次從“奧運圣火”的發(fā)源、“亞運火炬”傳遞的歷史及意義、杭州亞運會“薪火”的新興設計理念等多個層面逐層遞進,“著點”逐級進行深度挖掘,帶給讀者的感受就是文章有深度,有底蘊,有歷史感,有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