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飛
湘江戰(zhàn)役——中央紅軍長征以來極其壯烈的一戰(zhàn),也是關系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zhàn)。1934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為確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粉碎敵人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數萬紅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革命史詩。
在廣西興安縣的“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銘刻著紅軍戰(zhàn)士突破湘江的英勇事跡。在一個個巨型浮雕的最中間,是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的頭像。湘江戰(zhàn)役后,整個三十四師不復存在。紅三十四師在完成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的任務后,被敵阻于湘江東岸,數千名將士與敵鏖戰(zhàn)至彈盡糧絕,絕大多數壯烈犧牲。師長陳樹湘負傷后不幸落入敵手,他乘敵不備,斷腸明志,英勇就義。年僅29歲的陳樹湘,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那年冬天,成千上萬的紅軍戰(zhàn)士永遠沉睡在了湘江冰冷的水底。經過湘江戰(zhàn)役后,中央紅軍從最初的8萬余人銳減到3萬多人。當地百姓傳唱,“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盡埋英烈骨;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民謠,以示尊重與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