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軍
飛機降落,車船到站,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有人馬上打電話,“我已經(jīng)安全抵達”,這種報平安的習慣,常讓我心生溫暖。
我還在省城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回一次家,順便取點生活費。返校時,基本上都是母親送我,一路上嘮嘮叨叨說著話,臨上車之際,母親總是一臉嚴肅地囑咐我:“到學校別忘了給家里打個電話!”我嘴上答應,卻總是不以為然,大多數(shù)時候到校都忘記打電話,是母親不放心,打電話到宿舍來找我,說不是想管著我,只是看看我是否平安。
后來,我畢業(yè)工作,結婚生子,人到中年,母親不時還要打電話了解我是否安好。我不理解,心里總覺得父母不放手,就是想管著我。直到去年,我的兒子也上大學了,母親曾無數(shù)次囑咐過我的話,我又鸚鵡學舌般說給兒子聽,兒子有些不耐煩地說:“好好好,記住了,一定報平安?!?/p>
好在現(xiàn)在不比以前了,通訊如此方便,我有幸能及時收到兒子報平安的語音消息。那條看起來不起眼兒的語音消息,對我來說是那么重要,我會因此安心,會睡得踏實,吃得香甜。
可是自己為什么在年輕的時候卻不屑于報平安呢?直到今天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當年是不是太粗心或者過于漠然,讓母親無端地焦慮,無數(shù)次跑到樓下的小店打公用電話給我。真是慚愧??!現(xiàn)在,我也要求年邁的父母時常向我報個平安,讓我知道他們身體安好,一切如常。
古代交通和信息不發(fā)達,親人如果不在一處,只能依靠書信來報平安,所以杜甫有詩言:“家書抵萬金。”到了今天,報平安依然是親情的表達方式之一,充滿溫馨。
“我到家了,放心吧!”“安全到達,別擔心!”現(xiàn)在我特別愿意向關心我的人報平安,無論是出差還是遠游,都是迅速和主動的。我也在一次次報平安的過程中,悟出一個道理:主動報平安或者要求別人報平安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具有關心他人的意識。
也許你還和我當年一樣不屑于報平安,也許你認為自己沒那么重要,也沒想過自己會真遇到危險。事實卻是,收不到你平安的消息,愛你的親人朋友會胡思亂想,會不顧三更半夜打電話給你、給你的朋友,直到知道你平安。
我有一個同事經(jīng)常出差,他給家人報平安的方式可以借鑒,他每次都會把航班號、車次告訴家人,讓家人可以隨時關注狀況,到達目的地后必然是第一時間報平安。他曾經(jīng)說過,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平安的,大家都是平安的。然而,不一定。所以,請珍惜關心你平安與否的人。
是的,我們平安與否其實和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關,只有那些愛我們的人才會關心,才會牽腸掛肚。而懂得主動報平安的人是溫暖貼心的,是體諒他人的。報個平安,讓關心你的人和你關心的人,彼此安然!
(常朔摘自《廣州日報》2023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