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光 張靜 張來厚 韓新田 宋國棟 薛春雷 蘇敏莉 馮勇
摘 ? ?要:對內蒙古2001—2021年玉米品種推廣應用情況的分析表明,2021年仍可在內蒙古市場上營銷的玉米品種達4 893個,其中內蒙古審(認)定的占26.9%、國家審定適宜內蒙古種植的占40.2%、引種備案的占32.9%;種植面積≥3.33萬hm2品種只有11個,主推品種數明顯減少、市場份額顯著降低,種植面積0.67萬~3.33萬hm2區(qū)域性品種數和種植面積<0.67萬hm2的小面積品種數成倍增多,市場份額波動較大;內蒙古自選品種市場份額為24.4%,呈明顯下降趨勢,國外品種市場份額在13.8%;內蒙古審(認)定品種市場份額為49.7%,仍具有明顯的市場優(yōu)勢?;谝陨涎芯拷Y果提出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明確育種目標、凸顯區(qū)域優(yōu)勢、加強制度建設等建議。
關鍵詞:玉米;品種推廣;內蒙古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4-0001-04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 文獻標志碼:B
種子安全是糧食安全的關鍵。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通過的《種業(yè)振興行動方案》,明確了實現(xiàn)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總目標和種業(yè)振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提出了全面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大力推進種業(yè)創(chuàng)新攻關、扶持優(yōu)勢種業(yè)企業(yè)發(fā)展等重要舉措,為打好種業(yè)翻身仗、推動我國由種業(yè)大國向種業(yè)強國邁進提供了路線圖、任務書。玉米是內蒙古第一大農作物,在保障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民收入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匯總2001—2021年內蒙古玉米品種推廣應用情況有關信息,總結分析了生產中推廣應用的玉米品種的來源、現(xiàn)狀和問題,為種業(yè)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的生產情況、品種審定、品種推廣應用面積等數據來源于全國農作物主要品種推廣情況統(tǒng)計、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對外發(fā)布的法定資料和數據、第一種業(yè)網(http://www.a-seed.cn/)、中國種業(yè)商務網(http://
www.chinaseed114.com/seed/sspz/)和中國種業(yè)大數據平臺。
1.2 研究方法與工具
采用Microsoft Excel對原始數據建立內蒙古玉米生產情況、品種審定、品種應用情況數據庫,經收集、整理、去重、校對,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內蒙古自治區(qū)東西長約2 400 km,南北最大跨度約1 700 km,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qū),與8個省份相鄰。內蒙古玉米種植囊括了我國北方春玉米區(qū)的各種生態(tài)類型區(qū),其多樣性在全國少有[1-3]。2021年,內蒙古玉米播種面積420.46萬hm2,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61.1%;玉米總產量2 994.2萬t,占糧食總產的78.0%;玉米單產為7 121.4 kg/hm2。玉米是內蒙古第一大農作物,種植面積、總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7%、11.0%,單產比全國平均單產高14.0%。內蒙古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份、6大糧食凈調出省份之一,在我國農業(yè)生產和糧食安全中占重要地位。
玉米作為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實行國家級、省級審定制度,以及屬于同一適宜生態(tài)區(qū)的實行引種備案制。目前在內蒙古市場上可營銷的玉米品種包括內蒙古審(認)定品種、國家審定適宜內蒙古種植品種、引種備案品種。2021年春季,內蒙古種子市場上可營銷的玉米品種達4 893個,其中內蒙古審(認)定品種占26.9%、國家審定適宜內蒙古種植品種占40.2%、引種備案玉米品種占32.9%,用戶選種難、監(jiān)督管理難等問題凸顯。
2.1 推廣應用品種數量與面積
對2001—2021年內蒙古生產中推廣應用的玉米品種數量與種植面積進行統(tǒng)計,其中2005年以前只統(tǒng)計了0.67萬hm2以上品種,之后逐步統(tǒng)計到66.67 hm2以上品種,統(tǒng)計面積占內蒙古玉米播種面積比例逐步提高,較客觀地反映了內蒙古玉米品種應用情況。
由圖1可知,隨著內蒙古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生產中推廣應用的玉米品種數量快速增多。2021年統(tǒng)計的推廣應用品種數達到923個以上,其中種植面積≥3.33萬hm2主推品種數從2014年27個減少到2021年11個,減少1/2;種植面積0.67萬~3.33萬hm2區(qū)域性品種數從2001年的8個增加到2021年的99個,提高了11.4倍;種植面積<0.67萬hm2的小面積品種數快速增多。
2001—2021年內蒙古玉米品種推廣應用面積變化情況見圖2。2006年種植面積≥3.33萬hm2主推品種的應用面積為108.87萬hm2,占統(tǒng)計總數的72.9%,2021年種植面積≥3.33萬hm2主推品種的應用面積為122.58萬hm2,占統(tǒng)計總數的31.4%,主推品種應用面積提升有限,但是市場比重迅速下降。種植面積0.67萬~3.33萬hm2區(qū)域性品種的應用面積從2006年的38.53萬hm2(占25.8%)提高到2021年的121.38萬hm2(占31.1%),區(qū)域性品種應用面積提升迅速,市場比重有所增加。種植面積<0.67萬hm2小面積品種的應用面積從2006年的1.87萬hm2(占1.3%)增加到2021年的146.00萬hm2(占37.4%),推廣應用品種多,市場份額波動較大。
2.2 推廣應用品種育種者分布
2001—2021年內蒙古生產中推廣玉米品種育種者分布情況見圖3。內蒙古自選品種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為2008年,占48.6%,之后呈明顯下降趨勢,2021年只有24.4%。外引品種市場份額逐年提高,2021年外省育成品種占市場份額的61.9%,以北京(30.0%)、吉林(7.2%)、黑龍江(5.7%)、遼寧(5.0%)、河北(4.1%)、山西(2.8%)、甘肅(2.1%)、河南(1.5%)為主。隨著同一適宜生態(tài)區(qū)引種備案品種數快速增加,外省育成品種的市場份額還將進一步提高。2012年以來國外公司品種市場份額在8%以上,2021年達到13.8%,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和新一批審定品種推廣,國外公司品種的市場份額也將進一步提升。
2.3 推廣應用品種準入途徑
由圖4可知,從品種準入途徑看,在2011年以前,內蒙古生產中推廣應用品種以內蒙古審(認)定為主、國家級審定為輔,這與當時的玉米品種審定制度有關。2021年,內蒙古審(認)定品種占市場份額的49.7%,遠高于同期市場準入品種數比例(26.9%),說明經過嚴格的品種試驗,內蒙古審(認)定品種在生產中仍具有明顯的競爭力。2011年之后,國家級審定品種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2021年提高至35.2%,略低于同期準入品種數比例(40.2%)。2017—2021年玉米品種的引種備案品種數成倍增加,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到14.8%,但遠低于同期準入品種比例(32.9%),盲目引種備案或推廣應用滯后是主要原因。
2.4 不同時期的主推玉米品種
由表1可知,在2001—2021年的21年間,內蒙古累計種植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是鄭單958,種植區(qū)域集中在通遼市和赤峰市,2003—2021年累計種植面積達521.48萬hm2,其中2013年面積為64.00萬hm2,之后呈快速下滑趨勢,2021年只有0.01萬hm2;第二為京科968,2011—2021年累計種植面積達505.31萬hm2,特別是2016—2021年種植面積均在64.48萬hm2以上,種植區(qū)域主要集中在通遼市;第三為哲單7,2011—2021年累計種植面積為205.73萬hm2,是到目前為止內蒙古累計種植面積最大、時間最久的自選品種(1993—2021年累計種植面積為247.50萬hm2),2005年種植面積達22.80萬hm2,種植區(qū)域包括通遼市和內蒙古中西部,2014年后隨著先玉系列品種的應用,哲單7的種植面積快速下降,2021年哲單7降為0.15萬hm2,且主要在內蒙古中西部瘠薄地上種植。
不同時期內蒙古玉米主推品種也在發(fā)生變化。2001—2010年主推品種有哲單7、四單19、鄭單958等,種植品種的主要雜優(yōu)模式從“黃改×Lancaster-Mo17”逐步向“黃改×改良Reid”轉變;2011—2015年主推品種有鄭單958、先玉335、京科968等,主要雜優(yōu)模式從“黃改×改良Reid”逐步轉變?yōu)槟壳暗牟煌炱诰哂忻黠@特征的商業(yè)化雜優(yōu)模式,如極早熟、早熟“歐硬×Iodent”,中早熟“Reid×Iodent”,中熟、中晚熟“Reid、PA×Lancaster”等。市場準入、銷售品種很多,但“老品種”仍有一定市場;品種呈區(qū)域化種植,但個別區(qū)域品種單一;審定、備案品種數快速增加,但“改良品種”“同質化品種”不少。
3 結論與討論
3.1 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提升競爭能力
做強種業(yè)的主體是企業(yè),關鍵是創(chuàng)新,核心是品種。近年來,玉米大品種集中度持續(xù)下降,品種同質化日趨嚴重。新修訂的《種子法》已對“實質性派生品種”進行了定義,《主要農作物審定標準》也對玉米品種的
真實性和差異性標準進行了提高。我國玉米種植歷史只有500多年,而開展現(xiàn)代玉米育種的歷史不足百年,玉米育種發(fā)展歷程是國外優(yōu)異種質資源引進改良和國內優(yōu)異種質資源選用改良過程。我國每一次玉米育種水平大的提升都離不開國外優(yōu)異種質資源的進入[4-7],例如從20世紀50年代的M14、Oh群,20世紀70年代的Lancaster群,20世紀80年代的改良Reid群、PB群,到目前的BSSS(改良Reid)、歐硬、Iodent群等,也離不開國內有限的地方種質收集、選育、改良。我國本土化玉米育種的最大成就是塘四平頭、旅大紅骨等雜種優(yōu)勢群的育成與不斷改良[8]。因此,目前玉米育種的重點依然是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做好種子“芯片”,加強與國內外高水平研發(fā)單位的合作,在新技術應用、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優(yōu)勢新品種選育等方面實現(xiàn)突破和創(chuàng)新,以逐漸縮小與國外的差距、提高我國玉米種業(yè)競爭力[9]。
3.2 抓住區(qū)域特點,明確育種目標
高產、穩(wěn)產是生產中玉米主推品種的共同特點,只有具備良好的豐產性、持續(xù)的穩(wěn)產性,才有可能成為種植面積較大、種植時間較久、種植區(qū)域較廣的主推品種,如種植區(qū)域較廣的先玉335、四單19、黃莫417(也稱煙單14、戶單1)、利禾1等,早熟、耐瘠的冀承單3、德美亞1、德美亞2、哲單37、吉單27等,區(qū)域優(yōu)勢明顯的京科968、鄭單958、哲單7(內單4)等。高產是玉米育種的永恒主題,穩(wěn)產是玉米品種的生命力。內蒙古橫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3個區(qū)域,氣候類型多樣,在高產的同時抓住區(qū)域特點是體現(xiàn)玉米穩(wěn)產性的關鍵。北方極早熟、早熟玉米品種的重點是耐密性、耐旱性、耐瘠性和抗大斑病、絲黑穗病、莖腐病、穗粒腐?。粬|華北中早熟、中熟、中晚熟玉米品種的重點是抗倒性和抗大斑病、莖腐病、穗粒腐病,同時東北玉米螟高發(fā)區(qū)要提早開展優(yōu)良受體品種的轉基因研發(fā);內蒙古中西北中熟、中晚熟玉米品種的重點是耐密性、抗倒性、抗莖腐病和籽粒機收性。
3.3 優(yōu)化區(qū)域布局,凸顯地域優(yōu)勢
內蒙古玉米種植區(qū)屬典型的農牧業(yè)交錯帶,畜牧業(yè)發(fā)達,對玉米生產需求大,發(fā)展青貯玉米具有明顯優(yōu)勢。青貯玉米品種選育與利用應堅持以專用型、糧飼通用型為主的發(fā)展方向,重點是盡快加強早熟青貯玉米選育、品種試驗和品種審定工作。專用型青貯玉米的主要需求是大型畜牧業(yè)企業(yè),以訂單種植為主,對全株干物質含量、粗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等有嚴格的指標要求和相應的價格調整。糧飼通用型青貯玉米既有很高的籽粒產量,又有較高的生物產量。種植者可以根據收獲前市場行情臨時確定用途,以獲得較好的種植效益。
內蒙古屬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玉米病蟲害發(fā)生較輕,具有發(fā)展鮮食玉米的地域優(yōu)勢。赤峰市、烏蘭察布市與京津冀毗鄰,近幾年鮮食玉米訂單種植得到較大發(fā)展。由于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病蟲害輕,加之交通便利、運輸距離短,赤峰市、烏蘭察布市生產的鮮食玉米在外觀品質、蒸煮品質上有明顯優(yōu)勢,市場發(fā)展?jié)摿^大。
3.4 加強制度建設,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
目前玉米品種試驗途徑增多,品種審定、引種備案速度加快,品種數量大幅增加,但顯露出在同一生態(tài)區(qū)劃分、品種試驗管理、特殊用途品種范圍、表現(xiàn)突出品種劃定、DUS測試與品種特異性判別關系、引種備案程序、品種撤銷審定辦法、轉基因品種管理等諸多方面制度建設滯后[10-15],造成品種試驗、品種審定、引種備案、市場監(jiān)管等方面出現(xiàn)一些問題。應加強有關規(guī)范、標準、辦法的制定,優(yōu)化種子市場和營商環(huán)境,為種業(yè)健康發(fā)展提供保障,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宋國棟,李麗君.內蒙古自治區(qū)農作物品種試驗技術與審定[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馮勇,侯旭光.內蒙古玉米品種審定現(xiàn)狀與育種對策——中國農作物品種審定30年論文集[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3]金廣洋,余忠浩,周亞星,等.看內蒙古玉米品種審定的20年[J].中國種業(yè),2022(3):27-30.
[4]劉志銘,張曉龍,蘭進好,等.1979—2020年我國玉米品種審定情況回顧與展望[J].玉米科學,2021,29(2):7-15.
[5]楊揚,王鳳格,趙久然,等.中國玉米品種審定現(xiàn)狀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47(22):4360-4370.
[6]楊今勝,王貴,白娜,等.我國玉米商業(yè)育種與種子產業(yè)化初探[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13,15(3):42-47.
[7]陳先敏,梁效貴,趙雪,等.歷年國審玉米品種產量和品質性狀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8,51(21):4020-4029.
[8]李春雷,王敏,孟令聰,等.吉林省玉米種質基礎及2001—2013年品種推廣分析[J].玉米科學,2016,24(5):15-25.
[9]李春雷,王敏,孟令聰.等.美國先鋒公司玉米品種在我國的應用分析[J].作物雜志,2019(4):24-29.
[10]馬寶新.黑龍江省玉米生產現(xiàn)狀與對策[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8(12):111-112.
[11]李成煥,程相武,鄭敏軍,等.河南省玉米品種利用情況及育種對策[J].中國種業(yè),2019(2):26-29.
[12]趙培芳,李玉萍,姚曉磊.山西省玉米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問題探討[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5,43(8):1031-1034.
[13]廖桂堂,崔闊澍,喬善寶,等.四川省玉米生產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四川農業(yè)科技,2021(2):57-60.
[14]毛瑞喜,王霞,王京京,等.山東省玉米品種推廣應用淺析[J].種子科技,2019,37(18):126-127.
[15]趙月奎,張穎韜,鮮紅,等.重慶市普通玉米品種推廣應用的現(xiàn)狀與啟示[J].中國種業(yè),2019(5):45-48.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qū)科技計劃項目(2020GG0136);呼和浩特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fā)資金項目(2022-農-2)。
作者簡介:侯旭光(1964—),女,漢族,吉林梅河口人,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作物遺傳育種、玉米耕作栽培、編輯。
張 靜(1987—),女,漢族,山東菏澤人,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玉米遺傳育種與栽培。
張來厚(1965—),男,漢族,內蒙古烏蘭察布人,本科,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玉米遺傳育種與栽培。
韓新田(1965—),男,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玉米遺傳育種與栽培。
宋國棟(1976—),男,漢族,內蒙古海拉爾人,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玉米遺傳育種與栽培。
蘇敏莉(1974—),女,漢族,河北沽源人,碩士,推廣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農作物種業(yè)。
馮 勇(1963—),男,漢族,內蒙古烏蘭察布人,本科,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玉米遺傳育種與栽培。
通信作者:薛春雷(1984—),男,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玉米育種與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