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甲骨文卜辭和銅器銘文很可能是我國最早的記事文字,也是我國古代散文的起點。從殷商到戰(zhàn)國,我國散文由萌芽至成熟。一大批優(yōu)秀散文出現(xiàn)在這個思想啟蒙的特殊時期。其中,就有一些專門記錄歷史的散文匯編。
《尚書》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 “尚”即“上”,《尚書》這個名字指的是“上古時代的書”,它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
相傳,《尚書》由孔子編撰而成,但其中有些篇目是后來補充進去的托古作品?!渡袝繁灰暈槿寮冶刈x經(jīng)典,影響極大。只是,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流逝,我們?nèi)缃窨吹降摹渡袝氛鎮(zhèn)螀搿?/p>
《尚書》的文字內(nèi)容讀起來非常不順口。不僅是身為現(xiàn)代人的我們讀起來很難受,古人也覺得它難讀。唐朝的大文學家韓愈就曾在《進學解》中“吐槽”說:“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币虼苏Q生了“詰屈聱牙”這個成語,專門用來形容文章艱澀,讀起來不順口。
這是因為《尚書》是商周史料的匯總,使用的語言比較接近甲骨文卜辭和銅器銘文。在沒有竹簡更沒有紙的年代,龜甲和青銅器都比較昂貴,能把事情完整地記錄下來已是難能可貴,甲骨文卜辭和銅器銘文因此用詞極為凝練。匯總史料的《尚書》與之相比,文章篇幅更長,內(nèi)容也更為豐富,還具備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樣表達方式,已經(jīng)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大進步。
《春秋》
《春秋》主要記載了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 年)間的歷史,是記錄當時周代朝廷和諸侯國重大事件的紀年史和年代記。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皆有史書,但留存至今的只有魯國的“魯春秋”。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其基本格式是“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發(fā)生了某事”。比如,隱公元年記載:“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焙唵蔚赜涊d了在一個夏季,鄭莊公在“鄢”這個地方打敗了意圖篡位的弟弟公叔段。時間、地點、人物都已具備,仿佛一則簡練的新聞。
《春秋》還喜歡以一字寓褒貶,同是記述殺人,無罪者稱“殺”,有罪者稱“誅”,下殺上稱“弒”。后世把這種寫作方法稱為“春秋筆法”。《春秋》也因此成為一部具有微言大義的經(jīng)典作品。
后來,中國出現(xiàn)了許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fā)的作品,被稱為“傳”。著名的“春秋三傳”就是左丘明的《左傳》、公羊高的《公羊傳》及谷梁赤的《谷梁傳》。
《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也有人認為是戰(zhàn)國時人所編。它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敘事之最”,標志著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
《左傳》以《春秋》為綱,增加了大量歷史故事和傳說,把事件講述得富有戲劇性。其中的一些文字,比如夢境和某些對話,并非真實發(fā)生在歷史人物身上的。
值得一說的是,《左傳》中有大量精彩的戰(zhàn)爭描寫,也深入地揭示了這些戰(zhàn)爭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以及后續(xù)影響?!恫軇フ搼?zhàn)》這篇文章就出自《左傳》,曹劌在戰(zhàn)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以弱勝強的過程,非常精彩。
晉代范寧曾評論說:“《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敘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p>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又稱《晏子》,是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由史料和民間傳說匯編而成。
《晏子春秋》曾被宋代學者認為是偽書,并不受關注。一直到 1972 年,銀雀山漢墓出土了竹簡本的《晏子春秋》,打破了“偽書”之說。
《晏子春秋》中的故事生動活潑,被選入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 如我們所熟知的“晏子使楚”“橘逾淮為枳”“二桃殺三士”等典故。
《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又稱《國策》,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國的“策”論。作者不明,一般認為非一人之作。資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戰(zhàn)國時代,經(jīng)西漢劉向按照國別重新編訂,定名為《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突出表現(xiàn)了縱橫家的風采,描寫了一些經(jīng)典的“士”的形象,比如蘇秦、張儀等。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人物語言巧妙而有氣勢,其中的語言邏輯和比喻十分精彩,非常有說服力。它的語言風格對我國的史傳文、政論文影響極深。
很多我們耳熟能詳?shù)闹袊⒀怨适?,就出自《?zhàn)國策》中的策士之口,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驚弓之鳥”“鷸蚌相爭”“三人成虎”“南轅北轍”等。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散文數(shù)不勝數(shù)。除了上述記敘歷史的散文名著以外,還有很多思想家用文章來傳播自己的所思所學。下一期我們要講的,就是“神仙打架”的諸子百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