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行,常常被路邊的風(fēng)景所吸引,有感而發(fā),吟詩作詞。
臨平在杭州的東北部。宋代,臨平是杭州東面由水路向北行的第一站,因此臨平道上留下了一些著名詩人的作品。
北宋詩僧道潛,字參寥,是杭州臨安人,曾住在杭州智果禪院。他是蘇軾的朋友。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時,道潛專程前去探望。
道潛有一次從蘇州回杭州,途徑臨平山下,寫有一首《臨平道中》:
風(fēng)蒲獵獵弄清柔,
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臨平山下路,
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
這是一首路邊賞景之作,開頭兩句就體現(xiàn)了道潛寫詩觀察細(xì)致、體察入微的特點(diǎn):水邊長滿野生的蒲草。在獵獵作響的風(fēng)吹拂下,蒲草起伏搖曳,好像在翩翩起舞,展示著自己輕柔的身姿。有蜻蜓飛過來,想要停在蒲草輕柔的葉子上,但是蒲葉不停地隨風(fēng)搖擺,蜻蜓很難自如地在葉子上停穩(wěn)。道潛在詩中,給人們描繪了一幅近在眼前的生動畫面。
“五月臨平山下路”,點(diǎn)出了時間和地點(diǎn)。詩人在農(nóng)歷五月仲夏之時,走在臨平山下的道路上,眼前是初夏江南水鄉(xiāng)清麗的景色。
“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中,“汀”是水邊的平灘,“洲”是水中的陸地?!巴≈蕖笔侵杆行K的平地。荷花是生長在水中的,詩人放眼遠(yuǎn)望,前面是大片的荷花,也分不清哪里是水面,哪里是陸地。詩里的汀洲,也可能是借指臨平山下的臨平湖。當(dāng)時,因?yàn)楹斜橹才夯?,又被稱為藕花洲。臨平湖在唐代已種荷花,唐代詩人、畫家顧況的《臨平湖》詩,就描寫了在湖中采藕的情景:“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節(jié)。船影入荷香,莫沖蓮柄折?!痹诘罎摽磥?,汀洲之間的湖面上到處都是鮮艷的荷花,有的正含苞欲放,有的已經(jīng)盛開。這不就是“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的景象嗎?
道潛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閑適的心情、清新的詩句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宋代臨平山下藕花洲中,由近及遠(yuǎn)、動靜結(jié)合、色彩絢麗的風(fēng)景畫。蘇軾聽到這首詩時,連聲稱贊。宋朝王室的曹夫人是一位畫家,她根據(jù)道潛的詩意,畫了一幅《臨平藕花圖》。清代學(xué)者俞樾是德清人,他四歲隨父母舉家遷居臨平,“寓臨平凡三十年,不異故鄉(xiāng)”。俞樾高度評價(jià)這首詩,說“臨平人所稱艷者,惟宋僧道潛‘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一句,至今以為美談”。
南宋詩人范成大是蘇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曾在京城臨安做官,也寫有一首《臨平道中》:
煙雨桃花夾岸栽,
低低渾欲傍船來。
石湖有此紅千葉,
前日春寒總未開。
范成大這首詩,寫他從杭州上塘河乘船到臨平時,看到夾岸栽種的桃花,產(chǎn)生對家鄉(xiāng)石湖桃花的聯(lián)想?!扒~”形容花開放時花瓣重疊繁多。唐代,也有人將荷花稱為“紅千葉”。從這首詩寫的時間和上下句的聯(lián)系來看,說的應(yīng)該是桃花,因?yàn)楹苫ㄊ遣豢赡茉诖禾扉_放的。
春夏季節(jié),行走在臨平道上,道路兩旁春天時桃花艷麗、夏天時荷花盛開,充滿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