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富
中國古代,將正月初一稱為“歲朝”。文人們在此日喜歡將鮮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春意盎然、新年好運,被稱為“歲朝清供”?!皻q朝圖”就是為慶賀歲朝所作之圖,內容也是冬天不易看到的花卉、果蔬為主,有的還配以賀歲詩詞,通過畫中物品的名稱諧音、民俗寓意或歷史掌故來表現一個美好的新年祝福。這本是文人玩的一種雅事,宋徽宗趙佶尤愛為之,將其傳入宮中。到了清代,宮廷中大行其道,每逢新春,御用畫師們要按時呈獻“歲朝圖”,以供宮室春節(jié)點綴之需。擅長繪畫的皇親貴胄、朝廷詞臣們也以這種形式向皇帝恭賀新禧,甚至皇帝本人也親繪“歲朝圖”,表達新年的喜悅和祝福,一向酷愛書畫的乾隆皇帝就善于畫此圖,收藏在清宮中的御筆“歲朝圖”達數十幅之多。而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將宮殿廟堂中的“歲朝圖”掛到了尋常百姓之家。
齊白石出生于農家,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書工篆隸,善寫詩文。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畫接地氣,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爛漫的童心。他筆下的“歲朝圖”增添了泥土味和民俗特色,接近生活,接近民眾。畫中除了代表吉祥富貴的玉蘭、牡丹、海棠等花卉外,還加入了紅燈籠、紅柿子、紅對聯、紅鞭炮、酒壺、酒杯等民間用品,表示大年新春的到來。
齊白石一生畫了很多“歲朝圖”,但題款“新喜”者甚寡,他93歲時畫了一幅名曰《新喜》的畫。新喜又作“新禧”,為一年之始,即過春節(jié),人們互祝新年幸福。此畫構圖平實,一個普通的花瓶中插著幾枝怒放的紅梅,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作為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征,從古至今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物,梅花的五片花瓣喻指“五?!?。五個紅彤彤的柿子,看似隨意排列,實則錯落有致?;ㄆ吭⒁狻捌桨病保磷釉⒁狻笆率隆?,紅梅寓意“喜慶”,三件物品組合于一畫之內,有“事事平安喜慶”吉祥之意。花瓶旁擺著一把酒壺,其上有朵朵祥云和騰飛的龍,兩只酒杯在紅柿兩側,一掛褐赭色的鞭炮,斜斜指向畫面左下角,增添了節(jié)日氣氛,令人想起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詩句。這幅《新喜》圖,花瓶、梅枝、酒壺、酒杯與鞭炮均用粗筆勾勒,梅花瓣與柿子則為沒骨法,兩種畫法結合巧妙,使線條與塊面、色彩與水墨、結構與韻致相得益彰,渾然天成。整幅畫的主色調為紅色,呈現熱烈、喜慶的氣氛,洋溢著一股溫暖的情調,就連鈐“甑屋”印也是朱紅色,可見白石老人的喜悅之情和新年祝福之真誠。
(編輯? 大江/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