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幕展匯集了900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藏,由于文物保護(hù)的需要,部分展品以輪換方式展示。此次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宣布向故宮博物院借展的第三批共85件珍貴文物,大多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名作云集,種類豐富,涵蓋書畫、陶瓷、服飾、工藝等。
其中28件新到文物于展廳2“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亮相。該展覽以時間為脈絡(luò)、空間為場景,透過故宮博物院珍藏的300多件文物,結(jié)合文獻(xiàn)記載,呈現(xiàn)宮中人物的衣食起居、治國理政、敬天事神、家庭喜憂、游園觀戲與臨摹鑒藏等生活情景,從而展示18世紀(jì)紫禁城生活的日常點滴。當(dāng)中一件特別珍貴的展品是乾隆為慶祝母親崇慶皇太后八旬大壽而繪制的寫生圖《多祿圖》,畫中五鹿在山林間嬉戲,鹿為不老之獸,寄托了乾隆對母親的美好祝福。崇慶皇太后的大型畫像也陳列在展廳1“紫禁萬象─ 建筑、典藏與文化傳承”展中。
展廳3“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亦匯聚了10 0 余件陶瓷名品,這次新推出27件故宮博物院歷代陶瓷珍藏。其中一套“青花十二月花卉圖題詩句杯”,共12件瓷杯,每件繪有象征十二花神的一種花卉,并配以詠花詩句,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細(xì)潤潔白,用于花朝節(jié)祭禮以祈求耕作豐收;而描繪中國近代史上傳奇人物慈禧皇太后的《孝欽顯皇后朝服像》則于展廳4“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展中亮相。
與此同時,該館首個以館藏為主的特別展覽“金彰華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亦將于2月22日至9月25日在展廳9舉行,展出200多件(套)跨越3000年歷史的古代中國金器。其中大部分展品是由夢蝶軒主人盧茵茵與朱偉基捐贈予博物館的館藏,他們于2022年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捐贈了946件中國古代金銀器。盧茵茵表示:“期待透過展覽引起公眾對這些珍貴藏品及其相關(guān)歷史的興趣,讓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國的輝煌?!?/p>
這一香港近年來最大型的金器展覽,除集中展示古代中國黃金制品的藝術(shù)和技術(shù)成就外,著重探討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動、文化生活以及跨區(qū)域互動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200多件(套)制作精美的金器,年代最早的可追溯至公元前18世紀(jì)。部分珍品包括古代貴族華麗的金飾及其馬匹和馬車的裝飾品,雖經(jīng)世代滄桑,這些精美的器物仍金光閃耀,當(dāng)中大部分更是首次公開展出。
展覽第一部分展示公元前18世紀(jì)中國與歐亞草原地區(qū)的早期金器,探討草原與中原地區(qū)的互動交流,展出珍品包括匈奴貴族所使用的金冠。第二部分聚焦公元7-10世紀(jì)唐朝與吐蕃王朝的金器,展示金器在兩個王朝密切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展品包括吐蕃貴族所使用、帶中原紋飾的幡飾,以及唐代公主所配戴、工藝上借鑒中西亞飾物的嵌寶冠飾。這些互動交流是古代絲綢之路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部分則呈現(xiàn)古代中國金器制作輝煌時期的成就,展示遼宋至明代黃金制品呈現(xiàn)的本土化和民族交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