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冰雪的小伙伴有“口?!崩?!
冬季到來,大自然化身“廚師”,為你們烹飪了一桌令人嘖嘖稱奇的冰雪盛宴。想知道都有哪些菜品嗎?一起來看看菜單吧!
菜品:地冰花
原料:土壤和地下水
烹飪條件:低洼處潮濕而松軟的土壤,地表溫度0℃以下,地下溫度0℃以上
烹飪手法:
“冰針菇”只在南方某些潮濕低洼處,0℃左右的天氣里才會出現(xiàn)。這時,土壤表面微微結冰,但地下的溫度略高,土壤縫隙中的水分還在持續(xù)蒸發(fā)。蒸發(fā)的水分一冒出地面,遇到外界的低溫,就會立刻被凍住。但地下的水分還在不斷地往外涌,一邊涌,一邊結冰,如此反復,就變成了條狀的冰柱。
菜品:冰花(又名“冰蝴蝶”)
原料:枯草莖和水
烹飪條件:溫度急速下降到0℃以下
烹飪手法:
草莖上的“麥芽糖”形成的關鍵是溫度。當氣溫降到冰點以下時,枯草莖部的表皮會凍結,但此時,根部的毛細管道還在源源不斷地向上輸送水分,使草莖的表皮在壓力下爆裂。水分從表皮破裂處一邊滲出一邊冰凍,就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的冰花。這些冰花保持著植物的纖維狀結構,看起來就像有著絲狀紋路的麥芽糖。
菜品:雪卷
原料:剛降落的新雪
烹飪條件:地形開闊且有一定坡度,風力6級左右,風向穩(wěn)定,積雪厚度5~8厘米
烹飪手法:
做雪卷最講究的就是“食材”,剛降落的新雪非常松軟,又有一定的黏性,更容易在滾動中一圈圈黏結起來?!盎鸷颉币埠苤匾詈醚┖笥幸稽c陽光,將地表溫度控制在0℃左右,這時,雪層表面呈半融化、半固結的狀態(tài),雪卷一滾起來就停不下來。風力和風向也很關鍵,需要持續(xù)穩(wěn)定、方向基本不變的風。風力太小,雪塊無法成卷;風力太大,雪塊會被吹散。
雪卷小的如拳頭大,大的有半人高。在地形開闊、障礙物少、又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它們更容易變得大而漂亮。
你知道嗎?
雪卷雖然看著松軟可愛,但它們的內部結構其實相當密實。很多“大個頭”雪卷又硬又沉,能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而不破碎。
菜品:冰球
原料:結冰的湖水和積雪
烹飪條件:降雪,湖水波動,連續(xù)兩次以上降溫
烹飪手法:
“冰湯圓”的形成需要3個步驟。首先是急速降溫,湖水表層形成薄冰殼,降雪堆積在薄冰殼上;接著,在寒風的吹拂下,湖水依舊在波動,導致表面冰殼破碎并且相互碰撞,撞著撞著,湖水中就形成了一顆顆圓潤的冰球。如果氣溫持續(xù)降低,湖水表層再次封凍,冰球就被凍在了冰層里面。
菜品:雪蘑菇
原料:木樁和高黏性的積雪
烹飪條件:空氣濕潤,溫度保持在0℃以下,多場降雪
烹飪手法:
雪蘑菇在黑龍江省的雪鄉(xiāng)旅游風景區(qū)很常見。這里處于山與山之間的低洼地帶,空氣溫潤,導致雪的黏度高,附著力很強。在雪鄉(xiāng)風景區(qū),雪通常一場接一場地下,降水較多。新雪不斷覆蓋在積雪上層,并粘在上次積雪的邊緣處。就這樣,降一場雪,積雪就厚一層,邊緣再向外拓展一點兒,最終形成一朵朵傘狀的雪蘑菇。
菜品:雪花與碎冰粘連而成的“油脂狀冰”
原料:河水和積雪
烹飪條件:溫度0℃左右,降雪,河水波動
烹飪手法:
“雪奶皮”的形成關鍵是溫度,在氣溫0℃左右時,雪花落在水面上既不會完全融化,又不會結成堅冰。在水流和風的影響下,這層處于冰水臨界狀態(tài)的雪就會被擠壓,形成褶皺,就像是漂在河面上的一層白色“奶皮”。
菜品:水面上漂浮著的圓形冰塊
原料:流水和浮冰
烹飪條件:急速降溫,水流快速波動
烹飪手法:
“冰煎餅”在河流和海洋中都可能出現(xiàn),它們的形成需要急速降溫和水流快速波動的雙重條件。在湍急的水流中,浮冰或者雪泥會在水面上相互碰撞,再重新被凍結,直到變成一塊塊堅固的圓形冰片。反復的碰撞會使得圓形冰片的邊緣微微翹起,就像卷邊的煎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