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
殘雪消融,和風送暖。冬末初春是氣溫由冷到熱的過渡季節(jié),在我國北方地區(qū),降水的相態(tài)也變得復雜起來:飛雪正在收拾行囊,準備踏春遠行;細雨試圖重回大地,打算潤澤萬物。一個想走,卻依依不舍;一個想來,且步履匆匆。二者交會之際就會出現(xiàn)一種奇特的天氣現(xiàn)象,古人稱之為—木冰。
《春秋》中有這樣的記載:“(成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這里的“木冰”是樹木結(jié)冰的意思。在大氣物理學中,可以讓樹木結(jié)冰的天氣現(xiàn)象有雨凇、霧凇和雪凇,那么《春秋》中所說的“木冰”具體屬于哪一種呢?由于這三位“凇”兄弟比較相似,加上對古文的理解各有不同,所以人們很容易弄混淆,從而出現(xiàn)了見仁見智的情況。接下來,本文將從氣象角度對它們進行分析和解釋,以饗讀者。
《春秋公羊傳》中認為:“雨木冰者何?雨而木冰也?!庇昴颈鞘裁茨??就是天空中下起雨,讓樹木結(jié)了冰。按照大氣物理學的理解,天空中降下的是凍雨,落到樹上后變成了雨?。ㄋ追Q冰掛或樹掛)。也就是說,《春秋公羊傳》里的“雨木冰”指的是雨凇。
在《紅樓“雪珠兒”趣解》(詳見《百科知識》2022年02B)一文中,筆者曾提到“雪珠兒(霰)”的形成與云中的過冷水滴有莫大關(guān)系。實際上,過冷水滴的大小也分三六九等,較大的、可以落到地面的過冷水滴(也稱過冷雨滴)便是凍雨。從外觀上來看,凍雨與普通的雨滴相差不大,但由于凍雨的溫度比較低(低于0℃),如果與同樣冰冷的物體碰撞,便會立即凍結(jié)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這就是雨凇。也就是說,雨凇是由凍雨形成的。
凍雨這種半是液態(tài)半似膠的特點,在宋詩中也有體現(xiàn)。大文豪蘇軾在《游三游洞》中寫道:“凍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屨冷蒼苔滑。”冷暖空氣對峙之際,西陵峽外的三游洞經(jīng)歷了一次凍雨天氣過程,給詩人登山造成了不少困擾。其實,讓登山路變得異?;牟皇巧n苔,而是落地成冰的凍雨。想必蘇軾當時也對腳底下的“出溜滑”心有余悸吧。
大氣物理學家認為,與凍雨相關(guān)的最主要的氣象要素是氣溫,具體而言是氣溫的垂直分布。大氣物理學家利用探空資料發(fā)現(xiàn),冰相機制和暖雨機制均會導致凍雨的產(chǎn)生。在冰相機制下,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存在著“冷—暖—冷”的分布,即高層存在凍結(jié)層、中低層存在融化層、近地面存在冷凍層。冰雪晶在凍結(jié)層形成;然后降落到融化層,融化為液態(tài)的雨滴;雨滴下落到達冷凍層,當溫度降到0℃以下時,形成凍雨。在暖雨機制下,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并沒有大于0℃的暖層,所以雨滴以過冷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并凍結(jié),形成凍雨。
研究表明,我國凍雨主要以暖雨機制為主,其中,北方(約北緯30°以北)凍雨以冰相機制居多,南方(約北緯30°以南)凍雨兩種機制均有。大部分凍雨集中發(fā)生在長江以南。河南省東南部、河北省中南部也是凍雨發(fā)生相對集中的區(qū)域。
落到樹木上的凍雨會形成美麗的雨凇,但也會造成許多危害。如果凍雨落到地面上,會嚴重影響公路、鐵路和飛機的出行安全;如果凍雨落到電線和電線桿上,會形成積冰,導致通信和供電中斷,進而影響公眾的正常生活。所以,我們只希望美麗的凍雨出現(xiàn)在特定位置,而且量級最好不要太大。
關(guān)于“木冰”,還有其他解釋?!稘h書·五行志》引用經(jīng)學家劉歆的觀點,認為:“上陽施不下通,下陰施不上達,故雨,而木為之冰,雰氣寒,木不曲直也?!甭涞綐淠旧系挠曛宰兂闪吮?,是因為霧氣寒冷,使樹木失去了韌性。明代大才子楊慎在《寒夕》一詩中寫道:“檐花穿霧凇,窗紙戰(zhàn)風棱?!彼J為,霧淞,木冰也,著樹玲瓏如花。另外,楊慎還認為“雨木冰”和“木冰”一樣,都是霧凇的別稱。那么,霧凇是如何形成的?它和上文提到的雨凇有何不同呢?
大氣物理學家認為,霧凇是低溫條件下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或過冷霧滴直接凍結(jié)在物體上而形成的乳白色冰晶沉積物。從形成機理來看,霧凇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在微風嚴寒(氣溫為-15℃)的天氣條件下,如果空氣濕度超過冰面飽和,空氣中水汽就會直接在地面物體上凝華,從而形成針狀霧凇。其外形為白色毛茸茸的針狀晶體,有冰晶閃光,厚度一般較小,密度也比較小。二是在微寒(氣溫為-5℃)、濃霧、有風的天氣條件下,過冷霧滴碰到物體(如樹枝等)的迎風面和突出部位并很快凍結(jié),由于保持了霧滴外形,結(jié)果形成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狀乳白色冰層,密度比較大,被稱為粒狀霧凇。粒狀霧松可增至很大的厚度,嚴重時會破壞樹木、電線,影響交通、供電和通信。
不過,與雨凇相比,霧凇的結(jié)構(gòu)比較松脆,受到震動后容易掉落。所以,雨凇和霧凇雖然都能“掛”到樹上,但二者在形態(tài)上差別還是很大的,形成過程也有較大區(qū)別。由此看來,劉歆和楊慎都錯將《春秋》中的“木冰”當成了霧凇。
不過,古人中也不乏對霧凇熟稔者。北宋詩人韓琦在《殘臘》一詩中寫道:“妝點瑤林連霧凇,沈埋茵草未羊眠?!痹凇办F凇”二字旁邊,韓琦還加了“北人以重霧著物謂之霧凇”的自注,可謂對霧凇進行了準確定義。同樣生活在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曾鞏曾寫過一首名為《霧凇》的詩,他在詩中寫道:“園林日出靜無風,霧凇花開樹樹同。”清晨,詩人漫步在靜謐的園林之中,風小而霧輕,一棵棵樹上都掛滿了潔白的霧凇。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園中,照到樹上,為潔白的霧凇增添了些許暖色。從詩中“無風”的天氣狀況可以推斷,當時霧凇在樹上的分布比較均一,所以詩人看到的應該是針狀霧凇。
霧凇在冷云降水機制的發(fā)現(xiàn)中曾起到過重要作用。1922年2月,瑞典氣象學家貝吉龍在挪威奧斯陸北部山區(qū)休假期間,發(fā)現(xiàn)當氣溫低于-5℃的時候,這個山區(qū)的空中經(jīng)常被一層很冷的霧所包圍,但地面附近沒有霧,山區(qū)的冷杉樹上還掛滿了霧凇。貝吉龍猜想,如果在云中加入小冰晶,小冰晶就會不斷吸收云中的過冷水,這樣就能形成降水落到地面了。這種猜想就是貝吉龍假說,后被德國氣象學家芬德森證實,被稱為貝吉龍-芬德森學說。貝吉龍-芬德森學說讓人們更加確定人工手段可以影響天氣。近幾十年來,我國人工影響天氣技術(shù)和科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逐漸形成了使用地面碘化銀燃燒爐、高炮和火箭、飛機等方式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的格局。在一定時機和條件下,技術(shù)人員可以通過對局部區(qū)域大氣中的物理過程施加影響,使其發(fā)生某種變化,從而達到減輕或避免氣象災害的目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以讓樹木結(jié)冰的天氣現(xiàn)象—雪凇。雪凇跟霧凇的外形很像,不仔細分辨的話,確實非常容易弄錯。明代詩人楊巍曾經(jīng)在一次大雪后看到了雪凇,還寫了兩首詩,其中就有“未到春風里,忽驚樹樹花”“開門看霽雪,似霧復如花”等詩句。詩人打開房門,本來想看一下雪景,結(jié)果看到了滿樹的冰掛,要不是滿院的積雪,差點以為樹上掛的是霧凇。
雪凇的形成條件也比較苛刻。如果近地層溫度較高,下落的雪花就會部分融化;此時的雪花具有較強的黏性,落到樹上后會附著在樹枝表面;雪花不斷下落,雪花之間也因不停粘連而形成厚厚的雪凇。
通常可從堆積方向來區(qū)分雪凇和霧凇。對于雪淞而言,當風力比較小時,雪凇會沿垂直方向在樹枝上堆積;當風力比較大時,雪凇會順著風向堆積。對于霧凇而言,粒狀霧凇是迎著風向堆積,針狀霧凇則沒有明顯的堆積方向,一般均勻分布在樹枝上。當然,像詩人楊巍那樣,通過降雪來認定雪凇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木冰”是雨凇、霧凇和雪凇的統(tǒng)稱,而“雨木冰”是雨凇的特指。雖然雨凇、霧凇和雪凇三者比較相似,但形成機理各有不同,稍加留心,還是可以區(qū)分開的。大家以后再看到樹木結(jié)冰的現(xiàn)象時,別忘了拍照、發(fā)朋友圈的同時,也要仔細分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