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石
這首詩如此柔軟、動人,第一眼就喜歡上她了?,旣悺W利弗把悲傷說得那么可愛,讓我們不能不真心愛她。
讀這首詩,需要從幾個視角來讀,才能更好地感受那些推之不去的愛和關(guān)懷。
一是要以母親的視角去讀。
要愛悲傷。她現(xiàn)在是你的了。給到你手的,
你都必須,照顧好。
反復給她梳頭,幫她
穿上小外套,牽著她的手,
特別是過馬路的時候。
說這些話的人能是誰?是我們的母親,她不厭其煩地絮叨著那些繁瑣的事兒,“給她梳頭”“幫她穿上小外套”“牽著她的手,特別是過馬路的時候”;而且她還反復地囑咐:“她現(xiàn)在是你的了。給到你手的,你都必須,照顧好。”
你聽,多像啊,詩里詩外,有這樣一位交給我們悲傷的母親。那是母親從腹中帶給我們的,似第一聲啼哭那樣珍貴的悲傷啊。她是我們小小人生的發(fā)端,是一枚起始的音符,靈透、耀眼,有星星一樣的眼神。
我們千萬要忍住憂傷,珍惜憂傷,就像面對躍然紙上的母親形象時,要忍住不要哭出聲來,那會驚擾寂靜,和寂靜中的母親。
二是要以師者的視角去讀。
二三四節(jié)內(nèi)容儼然就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師在諄諄教誨,不知疲倦地給我們分析悲傷的課題,提醒我們不要弄丟了,要小心,要非常耐心。第二節(jié)說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放松,要學會緩解壓力,要“撫摸她的額頭”。第三節(jié)和第四節(jié)是說要學會堅強,相信“奇妙的事情會發(fā)生”,而且“你也許會看到”。
細讀這幾個段落,會回到老師的目光中,仰起頭來,看著老師的板書,看著老師的臉,看著我們可以看見的未來。那是一張讓我們著迷的臉,從記憶的深處浮現(xiàn),緩慢地推出鏡像來。那是我們成長的瞬間、生命的奇跡。
悲傷是一座學校,那里有一位慈祥的師者,無時無刻不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無論我們走多遠、走多久,都不會害怕。
三是要以我的視角去讀。
我就是那個孩子——
在晨光中結(jié)伴同行,她會
一點點放松下來;她環(huán)顧四方,
開始成長。
詩人把悲傷寫得如此小心,她是要強調(diào)悲傷是個孩子,值得憐惜。她怕讓悲傷受傷,她怕悲傷成為真正的悲傷。她想聽到的是悲傷之后的放歌,看到的是成長之后的天光。
我即悲傷,悲傷即我。我與悲傷都是孩子,我們渾然一體,我們在關(guān)懷中成長。我們會成為鐵甲,成為戰(zhàn)士,成為一個挺立在天地間大寫的“人”。
這首詩之所以打動我們,還有力地佐證了:無論西方還是東方,人類擁有的共同情感是維系我們相愛的理由,跨越時空,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