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書
什么最香?有人說香水的香味最香,能沁人心脾。在我說呀,谷物的味道最香,最能養(yǎng)人,那種自然散發(fā)出的氣息,那種隨風而至的帶給人的清爽,能讓人清新養(yǎng)智……
2022年9月21日下午,我和省作協(xié)副主席、咸陽市文聯(lián)主席、西咸新區(qū)作協(xié)主席王海先生以及西安市碑林區(qū)作協(xié)主席蕭跡先生一同乘上了3點28分開往榆林的火車,于晚上7點49分到達榆林米脂參加豐收節(jié)和“名家名媒看米脂”活動。
我們走進了榆林米脂,走進了米脂高西溝,遠遠眺望,坡上溝下滿目都是隨風舞動的谷穗的身姿,一片片金黃,人們仿佛置身碧波蕩漾、起伏延綿的海洋,那飄灑的淡淡的谷子味道涌來,帶著泥土的芬芳。
這就是陽光下的高西溝,金燦燦得一望無際,一個好叫人喜歡的高西溝。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高西溝視察并給予高度肯定,這讓高西溝村上上下下連同米脂各行各業(yè)的干部群眾深受激勵和鼓舞,村上的姜書記至今想起仍是一臉激動。面對今年谷物長勢,姜書記告訴我們,他和村里人一道,有決心,也有信心把谷物生產(chǎn)工作搞得好上加好,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好,決不辜負習主席的囑托和期望,向黨負責,向人民負責,努力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米脂小米香。從有了米脂城開始,米脂的小米便已經(jīng)“米香遠近”了。1947年,毛澤東主席轉(zhuǎn)戰(zhàn)陜北在米脂楊家溝逗留期間,每天的早餐晚飯中,我想,一定有米脂小米。
米脂屬陜北革命老區(qū),陜北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米脂不僅山好、水好、人好,有聞名遐邇的小米,且米脂婆姨的漂亮和善良也早已名揚國內(nèi)外了。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時期,以當時最美女子、米脂姑娘貂蟬與鄰鄉(xiāng)最美男子呂布的愛情故事引申出來的“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讓米脂家喻戶曉,千百年來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佳話。
踏進米脂的那刻起,我便不時留意米脂的風土人情。我會聯(lián)想,米脂出了貂蟬,是否和米脂人飲食小米稀飯有關……
我們到達米脂的當晚,原北京軍區(qū)空軍政治部獨唱演員薛曉楓的一曲清唱讓在場的各位又一次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了來自這片土地的腳踏實地、心靈純凈的人所迸發(fā)出來的人格魅力。那種不做作、接地氣的言談舉止,著實映襯出原籍是榆林人的薛曉楓的美麗、善良和淳樸。
在22日那天的參觀中,榆林籍小伙子張衡的精氣神以及為我們一行幾人不辭辛勞的跑前跑后著實叫人稱贊。
記得多年前采訪陜西省文聯(lián)副主席、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老師,他說他對陳忠實老師的評價為中國的三個Logo: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Logo,人格力量的Logo,三秦大地關中漢子的Logo。青年演員優(yōu)優(yōu)在說到《白鹿原》首場演出時,含著淚告訴我,她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在劇場中央的位置擺放了99朵白玫瑰,以表達對陳忠實老師的景仰和思念??梢娫谀嗤脸砷L出來的師長們才能受到人們真真切切的崇敬和愛戴。米脂小米品質(zhì)出眾,還在于它生長的泥土之厚重,和植根于這片黃土地上人們的善良所懷有的情愫。所以我想,米脂也應該有一個Logo,一個大寫的愛的Logo。貂蟬與呂布的愛情故事;四妹子與三哥哥那感人至深的愛的期盼;一首首陜北民歌,哪一首不是愛的字句組成。我想,那個Logo一定是“愛在米脂”。
米脂楊家溝革命紀念館有一座毛澤東主席的塑像,習近平主席去年站立在塑像前雙腳的位置被當?shù)厝水嬌狭艘浑p腳印,那是對習主席的一種景仰和敬愛。我也站在那個畫著腳印的位置上,遙想十四年前的2008年5月21日,我前往拍攝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慰問受“5·12”地震影響的陜西災區(qū)的情景。習主席站在受地震影響的房屋前邊,與當?shù)馗刹咳罕娪H切交談。那是鏡頭語言定格下的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形象,那是一幅為國家操勞、為人民所想的人民公仆的真實寫照。我已將當年拍照使用的、已經(jīng)磨損的很舊的相機收藏起來了,因為它對于我來說已是一種紀念啦。此刻我看著腳下畫著的習主席在去年9月13日踩過的印記,我想習主席站在這里,那一定是在向先驅(qū)者們告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實現(xiàn)。
這次去陜北,行程匆忙,僅僅一個白天的時間參觀、學習、開會,基本上沒有什么時間留給拍攝,很多想到的卻沒有拍到或沒有拍成,這對于一名攝影人來說是一種遺憾,但是有幸感受到了米脂人文的博大精深和人與人之間的大愛與情誼,也不枉此行。
此次出行,有幸結(jié)識了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陜北民諺”傳承人王六先生,他的著作《陜北方言成語3000條》以及他對陜北文化遺產(chǎn)的博學多識讓人感嘆不已。原來陜北方言里,有那么多的官方語言;原來《紅樓夢》里有甚多詞句,竟也與陜北方言同字同音呀。盡管只在米脂待了一天時間,但也參觀了李自成行宮,感受了農(nóng)民起義首領在米脂的過往得失。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樣短暫,9月23日上午我們就要踏上返程的路啦,22日一整天我們馬不停蹄地四處奔走。高西溝、小米展覽館、李自成行宮、楊家溝革命紀念館,所到之處,受教良多,收益頗豐。傍晩,座談會上,大家聆聽了米脂縣楊縣長和縣委劉副書記的談話,也暢談對米脂發(fā)展的想法、思路和建議。王海主席談要找出一個點,便于米脂發(fā)展的點;蕭跡主席談遇上一位老人家后的感思和感動。王六先生談了非遺,綜述了他對米脂的思考;省作協(xié)冷夢副主席談到了她的書,談到了她在榆林的過往和建議;撒小虎主編談了非遺保護和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性、必要性;肖雪鋒教授講到了實際應用中米脂應該注意的導向;等等。在眾位專家一個接一個的發(fā)言中,時間悄然不覺地到了晚上十點鐘。受到大家踴躍發(fā)言的感染,原本沒有發(fā)言打算的我,也忍不住談了自己的一點想法,那就是以愛為中心點來作為米脂縣域發(fā)展的主導思路,也就是建立一個米脂的愛的Logo,這個Logo是廣義的,它的中心思想便是:愛在米脂,因為米脂是一座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