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臣
2018年8月,尹學蕓的《李海叔叔》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一對守望相助、情逾骨肉的結拜兄弟,過上了好日子之后卻漸行漸遠,終至老死不相往來,令人唏噓不已!
兩年多以后,小說的現實版在萬眾矚目中上演。2021年2月,香港影星吳孟達病危,其黃金搭檔周星馳沒有前去醫(yī)院見最后一面,之后也沒有出現在葬禮上。臨終前的最后一面,對于國人的意義不言而喻。沒有任何報道稱周星馳提出過探視的意愿,也沒有任何報道稱吳家有意請周星馳到場。必須提一句,周星馳往醫(yī)院打過問候電話,但對于他們二人的交情來說,這個電話只能算是禮節(jié)性地“聊表”關心,輕得可以忽略不計。
周星馳和吳孟達不僅是世不二出的影壇搭檔,也曾是親密無間的鐵桿兄弟。尤其在搭檔之初,已品嘗過人間辛酸的吳孟達對青澀無名的周星馳很是照顧,二人亦師亦友,還留下了同吃一桶鮑魚罐頭的佳話。跟父親和李海叔叔一樣,他們各自的路越走越寬,但一種叫隔閡的東西卻不期而生。吳孟達離世前后那段時間,我很是傷感,為他們親密無間的既往,也為他們咫尺天涯的當下。我無從區(qū)分誰是誰非,因為他們從未有過交惡的傳聞。何以如此?究竟是誰錯了?
每個人都是對的
評論家黃德海用劇作家黑爾的話來言說尹學蕓的小說集《尋隱者不遇》:在一部好的戲里,每個人都對。換言之,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邏輯里都是對的。[1]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李海叔叔》。
李海叔叔似乎應該為兩家的疏遠負主要責任,他太不拘小節(jié),太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總是“把別人的家當成自己的家,把別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墒?,他的魅力也正來自他的這種性情和做派。在一個“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養(yǎng)了一大群娃,還戴著“右派”的帽子,若沒有幾分落拓不羈、涎皮涎臉,若像父親一樣款曲周至、勤勉恭謹地為人處世,他恐怕早就被生活壓斷了脊梁,那個氣度不凡的李海叔叔就不存在了,就無法充當王家的“展品”和“象征”了。他是個凡人,不是圣賢,不能要求他滿足我們所有的期待。無可否認,他對王家是有所虧欠的,可他對劇團的梁叔叔和自己的妻子也是如此,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都是這樣一個人——第一次到王家就自顧自地大吃大喝,全然無視云丫那饞巴巴的眼神。何以那時我們沒有怨誹,現在卻無法忍受?
李家的孩子們也沒有錯。自貢哥哥不僅一再代表家人致感激之辭,也率弟弟妹妹們用行動表達感恩之心。至于海棠,小時候因受寵而得到了去王家做客的機會,可也因此在心靈中投下了自卑的陰影。所以,她努力學習,比臘梅更加努力。然而,多年以后,她還是以保安公司售貨員的身份,站在了移居天津的知名作家云丫面前……自卑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復雜情感讓她無法和云丫親近,但這并不意味著她沒有感恩之心,如嚴先生所說,其言談舉止并無不得體之處。她想逃避,這沒有錯,錯在人與人生而不平等,錯在有貧窮這樣一種現實存在,將人的自尊撕咬得千瘡百孔。
王家人更沒有錯。付出應該得到回報,也有權利要求回報。在父親生病的時候,李海叔叔不僅沒有給予情感的慰藉,反而沉迷于校正自己的身份而傷害了對方。當然,他曾作為“展品”和“象征”滿足過王家人的虛榮心,但這是王家人賦予他的意義,不能算是他的回報,就像云丫的信件也曾激勵了李家兄妹,但她沒有也不能因此以恩主自居。
云丫做了挽回的努力,“計劃走十步試試”,換來的卻是兩家關系的徹底終結。很悲哀,距離是無法跨越的,錯位是無法矯正的!因為——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魯迅先生說過,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2]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但并不能真的感同身受。
自貢一直記得王家的恩情,但他不清楚這份恩情有多么沉重。他用“打秋風”來描述過去,把王家當成財主,沉浸在自己的心酸和屈辱中。他不知道,老爹并不是去“打秋風”,而是去“大掃蕩”,王家的付出遠超他的想象。他輕松地談論老爹的那句口頭禪:你們五個都算上,上到哪兒我供到哪兒,別管我有錢沒錢,就是去偷去搶,我去做惡人。他以為那只是老爹為了激勵他們讀書而故作的戲語,不知道老爹真的多次編借口向王家要錢要物,而王家慷慨解囊卻裝作被蒙在鼓里。自貢講述的故事中,主題是磨礪和成長,情誼只是陪襯;主角則是他們一家——好老爹和一群爭氣的孩子,王家只是輕描淡寫的背景——“像掠過耳畔的風一樣沒有分量”。
云丫欲言又止,終于沉默,不止因為她為人善良,還因為她知道:李家兄妹在自己面前本就有自卑感,如果說出故事的另一面,還會加給他們虧欠感和負罪感,如此種種不會拉近兩家的距離,相反,會讓他們因逃避這些情感的壓力而排斥甚至厭恨王家人,侵蝕掉僅存的那點感恩之情,兩家的關系將到此結束——海棠便是前車之鑒??蛇@就意味著,往事只能隨風,盡管心意難平,“幾十年的等待和期盼”,終究還是枉付了!云丫淚水洶涌,“這就是我們之間的距離”,無法拉近更無法跨越。
沒有人能真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感受和思考,自貢不能,云丫也不能。改嫁是嬸嬸的權利,給她帶來了幸福。云丫堅持大大方方地去看嬸嬸,是出于理性的決斷,“符合程序甚至正義”。(當然,這種做法可能也下意識地表達了王家之于李家的強勢地位,就像在海棠面前保持矜持一樣,云丫覺得有恩于對方的王家“有權利那么做”。)然而,當新叔叔插嘴她們的談話時,云丫卻很反感——“我看了他一眼,他說的話我不愛聽?!蹦莻€男人并沒說錯,何以就不愛聽了?理性上,云丫支持嬸嬸改嫁;但在情感上,她并不希望有人取代李海叔叔的位置。外人尚且如此,何況親生子女!云丫沒有、也不可能體會自貢兄妹的感受,這也是他們之間的距離。
因為這種種距離,兩家的關系不可避免地走到了盡頭,雖然各自都有遺憾和不舍。有論者發(fā)問,作者“所要給出的回應是什么呢?人事浮沉間有如日月山川般的永恒嗎?”[3]我們想必都有此問,這樣的悲劇真的就不能避免嗎?在筆者看來,答案是不能!
自我與他者:永恒的錯位
“他人即地獄”,是薩特的名言,人所共知。但大多數人的理解是有誤的,這句話描述的并不是現實意義上敵對的、惡性的人際關系,而是存在論意義上自我與他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壓制的本源性關系。薩特指出,他者是自我得以認識自身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他者就沒有自我,自我與他者總是處于彼此的凝視之下,通過迎合(或拂逆)對方的目光來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認同。換言之,自我需要他者,總是在“利用”他者,并期待他者的配合,這樣一種自我之于他者的主動關系,薩特稱之為“壓制”。然而,他者有時并不配合,不愿接受“利用”和“壓制”,因為自我與他者的交往中,雙方互為他者,互相“利用”和“壓制”。于是,“他人成為一種與我爭奪自由的力量,我與他人總是處于互為對象化的糾纏和矛盾之中。”[4]在這個意義上,薩特宣稱“他人即地獄”。
當然,有可能出現一種理想的情況,那就是互為他者的雙方達成默契,每一方對另一方的“利用”,都恰好是對方孜孜以求的。王李兩家曾經就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都因與對方的友誼而為各自的鄉(xiāng)鄰所艷羨。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狀態(tài)無法長期持續(xù)。因為自我不止有一個他者,所有共在于一個生活世界的存在者,都是自我的他者,都參與到自我的組建中。那些他者并不固定,他們來來去去、浮浮沉沉,不停地影響和改變著自我。這就意味著,自我不僅無比復雜,而且變動不居,當原本默契的一方或雙方都發(fā)生改變時,他們就應做出調整,構建起新的默契。但人們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或不愿正視這一點,于是錯位就產生了。年過花甲的李海叔叔還以為單單自己出場就能像過去那樣令王家滿意,他不知道對方之于自己的期待已經變了;王家也沒有意識到,隨著李家境況的好轉,李海叔叔的心態(tài)變了,他們自己其實也變了。雙方都改變了“利用”對方的方式,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期待,卻沒有考慮對方的訴求。另外,自我與他者的理想關系,本身是在極其復雜的關系語境中構建起來的一種暫時的平衡狀態(tài),就像王家和李家的友情,是在鄉(xiāng)鄰們艷羨的目光下結成的,也會隨著這些目光的改變而改變??傊瑫r過境遷,一切皆變。
即便不考慮語境的因素,錯位也會出現。單就自我與他者構成的簡單關系模型來看,自我的構建依賴他者的目光,但他者的目光并不清澈,因為他者不是一個完成狀態(tài)的存在者,其本身也是在“我”的目光中構建起來的。也就是說,自我與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互折射、重重疊疊。然而,作為現實活動的主體,人們只能把自我與他者割裂開來,并以自我為中心,賦予他者以“徹底的他異性”。如此錯位就產生了,不僅產生于自我與他者之間,也產生于意識自我與無意識自我之間。在絕對的意義上,錯位是永恒的。我們看不透他者,也看不透自我,無法左右聚散離合,只能感嘆:人心若淵,世事如謎!
人間是值得的,因為它不完美
對于自我與他者的錯位,我們可以反思,也必須反思,唯此才能無愧良知,才能體現對他人的尊重。但反思不一定能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就像云丫,一直在反思,一直在試圖修補,但兩家的裂痕還是越來越大。這里存在一個讓人沮喪的悖論:反思是自我意識的體現,而自我意識越是強烈,自我與他者的關系越是微妙和脆弱。
我們當然希望王李兩家世代交好,但我們很清楚,小說若這樣設計結局,就得不到魯迅文學獎了,黃德海也說曾擔心尹學蕓把小說“寫正了”。為什么不能“寫正”?因為“寫正”不符合現實。我們很多人都有李海叔叔那樣的親戚,都經歷過或將會經歷周星馳和吳孟達那樣無疾而終的友情。不僅如此,“寫正”還會損害小說的審美價值,沒有意外和反轉,沒有曖昧和游移,沒有不期而然,沒有遺恨悠悠……故事將在一個平面上滑行,失去敘事的張力和形式感。
英美新批評派理論家約·蘭塞姆在結構和形式的意義上指出,文學本體是世界本體的反映。筆者深以為然。小說不能“寫正”,現實同樣不可能太“正”。如果可以消除一切混亂、偶然和不確定性,如果世事運轉皆有條不紊、循情依理,這個世界就成了一架機器,就失去了深度和魅力:既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都將順理成章,便不會再有意外,也不再有驚喜,甚至不再有期待和珍惜。換言之,一個完美的世界,將是一個乏味的世界,一個不再擁有無限可能的世界。
人間是值得的,因為它不完美。正是因為人心若淵,世事如謎,我們才不得不用心對待他者,反身而誠,推己及人,以求將親密關系建立和延續(xù)下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自我、他者和世界的認知不斷擴展,這就是成長,永無止境。當然,即便如此,還是會有錯過,那是成長的疼痛,像蚌殼中的沙礫,終會沉淀成可堪回味的生命故事,清茶般苦澀又帶著綿長的回甘。如此,再看周星馳和吳孟達,不禁有些釋然,他們雖然沒有重逢,但肯定如一首歌唱的那樣——“將原諒寫在了故事終章”。
感謝尹學蕓,帶我們領略如此紛紜的人情世態(tài),啜飲如此復雜的人間況味!
注釋:
[1]澎湃新聞2021-05-18:《尹學蕓<尋隱者不遇>:人世間幽微而復雜的真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073664492376503&wfr=spider&for=pc.
[2]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家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薄斞浮抖鸭ば‰s感》.
[3] 戴宵:《搖擺世事下的現實審度與內心堅守》,《讀寫月報》2021年第27期.
[4] 胡亞敏,肖祥:《“他者”的多幅面孔》,《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第4期.
責任編輯 申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