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人間草木》是汪曾祺寫的一部關(guān)于凡人小事、花鳥蟲魚、旅行見聞、鄉(xiāng)情民俗的散文集,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鄉(xiāng)土氣息的深深眷戀和對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堪稱當(dāng)代小品文的經(jīng)典。
片段閱讀
鬧市閑民(節(jié)選)
老人七十八歲了,看起來不像,頂多七十歲,氣色很好。他經(jīng)常戴一副老式的圓鏡片的淺茶晶的養(yǎng)目鏡——這副眼鏡大概是他身上唯一值錢的東西。他眼睛很大,一點沒有渾濁,眼角有深深的魚尾紋。跟人說話時總帶著一點笑意,眼神如一個天真的孩子。上唇留了一撮疏疏的胡子,花白了。他的人中很長,唇髭不短,但是遮不住他微厚而柔軟的下唇。——相書上說人中長者多長壽,信然。他的頭發(fā)也花白了,向后梳得很整齊。他常年穿一套很寬大的藍制服,天涼時套一件黑色粗毛線的很長的背心,圓口布鞋,草綠色線襪。
……
他的生活非常簡單。早起掃掃地,掃他那間小屋,掃門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頓飯,早點是干饅頭就咸菜喝白開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糧店買切面,自己做。抻條,或是撥魚兒。他的撥魚兒真是一絕。小鍋里燒上水,用一根削細(xì)了的筷子把稀面順著碗口“趕”進鍋里。他撥的魚兒不斷,一碗撥魚兒是一根,而且粗細(xì)如一。我為看他撥魚兒,寧可誤一趟車。我跟他說:“你這撥魚兒真是個手藝!”他說:“沒什么,早一點把面和上,多攪攪。”我學(xué)著他的法子回家撥魚兒,結(jié)果成了一鍋面糊糊疙瘩湯。他吃的面總是一個味兒,澆炸醬,黃醬,很少一點肉末,黃瓜絲、小蘿卜,一概不要。白菜下來時,切幾絲白菜,這就是“菜碼兒”。他飯量不小,一頓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面湯(他不大喝水),洗洗碗,坐在門前的馬扎兒上,抱著膝蓋。我有時帶點新鮮菜蔬,青蛤、海蠣子、鱔魚、冬筍、木耳菜,他總要過來看看:“這是什么?”我告訴他是什么,他搖搖頭:“沒吃過。南方人會吃?!彼遣粫氲匠赃@樣的東西的。
……
他平平靜靜,沒有大喜大憂,沒有煩惱,無欲望亦無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條面、撥魚兒,抱膝閑看,帶著笑意,用孩子一樣天真的眼睛。
●賞析
作者通過運用肖像、動作、神態(tài)等細(xì)節(jié)描寫,刻畫出一位生活簡單質(zhì)樸,為人淡然天真、與世無爭的老人。那“非常簡單”的生活,在別人看來單調(diào)無趣,老人卻樂在其中。選段首尾都提到老人的眼神天真如孩子,寫出了他一生雖然經(jīng)歷了諸多大事,但無欲無求,也沒有大喜大憂。這樣一位鬧市中的閑民,很讓人羨慕。
枸杞(節(jié)選)
枸杞到處都有。枸杞頭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頭,略焯過,切碎,與香干丁同拌,澆醬油醋香油;或入油鍋爆炒,皆極清香。夏末秋初,開淡紫色小花,誰也不注意。隨即結(jié)出小小的紅色的卵形漿果,即枸杞子。
我在玉淵潭散步,在一個山包下的草叢里看見一對老夫妻彎著腰在找什么。他們一邊走,一邊搜索。走幾步,停一停,彎腰。
“您二位找什么?”
“枸杞子?!?/p>
“有嗎?”
老同志把手里一個罐頭玻璃瓶舉起來給我看,已經(jīng)有半瓶了。
“不少!”
“不少!”
他解嘲似的哈哈笑了幾聲。
“您慢慢撿著!”
“慢慢撿著!”
看樣子這對老夫妻是離休干部,穿得很整齊干凈,氣色很好。
他們撿枸杞子干什么?是配藥?泡酒?看來都不完全是。真要是需要,可以托熟人從寧夏捎一點或寄一點來。——聽口音,老同志是西北人,那邊肯定會有熟人。
他們撿枸杞子其實只是玩!一邊走著,一邊撿枸杞子,這比單純的散步要有意思。這是兩個童心未泯的老人,兩個老孩子!
人老了,是得學(xué)會這樣生活。看來,這二位中年時也是很會生活,會從生活中尋找樂趣的。他們?yōu)槿艘欢ê芎?,很厚道。他們還一定不貪權(quán)勢,甘于淡泊。夫妻間一定不會為柴米油鹽、兒女婚嫁而吵嘴。
●賞析
本文以枸杞為線索,講述了作者散步路上所見之事,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認(rèn)識,可謂以小見大。一顆小小的枸杞子,當(dāng)你將它從地上撿起來的時候,得到的遠比它本身的價值要多。停下匆匆的腳步,留意生活中的細(xì)節(jié),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很多被忽視的美。
咸菜茨菇湯(節(jié)選)
前好幾年,春節(jié)后數(shù)日,我到沈從文老師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飯,師母張兆和炒了一盤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兩片茨菇,說:“這個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認(rèn)他這話。吃菜講究“格”的高低,這種語言正是沈老師的語言。他是對什么事物都講“格”的,包括對于茨菇、土豆。
因為久違,我對茨菇有了感情。前幾年,北京的菜市場在春節(jié)前后有賣茨菇的,我見到,必要買一點回來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愛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個人“包圓兒”了。
北方人不識茨菇。我買茨菇,總要有人問我:“這是什么?”——“茨菇?!薄按墓绞鞘裁??”這可不好回答。北京的茨菇賣得很貴,價錢和“洞子貨”(溫室所產(chǎn))的西紅柿、野雞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湯。
●賞析
作者敘述了自己在沈從文老師家聚會的場面以及在北京菜市場買茨菇時的見聞,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自己對茨菇的喜愛之情。這一片段樸實中藏著豐厚的意蘊,讀來別有一番韻味。文字間最打動人心的是作者自然流露出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和民俗情結(jié),使得所有的閑話瑣事一下子彌漫起一縷迷人的情致。
讀書筆記
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
◎梅 莉
《人間草木》這本書是從花草樹木開始,到四季更替,四方云游,再以人物結(jié)尾,世界的一切全部囊括其中。
汪老寫草木簡直像是一種科普,讓我知道了葡萄喝起水來量大驚人,因為葡萄藤的組織是一根一根細(xì)小的導(dǎo)管,所以說葡萄是在喝水。都說梨花像雪,汪老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而不透明的,而梨花的花瓣是月亮做的,說得多美。
汪老愛起花來簡直天真,“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一句被多少文人墨客引用。我覺得自己和草木之間也有這種深情厚誼,我經(jīng)常會對著一朵花說話,夸它美麗,說它干得好,為它加油,還會對它傾訴自己的心事。
汪老在美食方面也頗有心得,他不僅愛吃,還熱衷于做。女兒的客人來了,他親自下廚做自己拿手的涼拌蘿卜,結(jié)果客人嘗都沒嘗,他替客人遺憾。我在看這本書時,還摘抄了幾道美食的做法,像香椿豆、扁豆?fàn)F面等。汪老說自己年輕時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有兩個錢都吃掉了。昆明的汽鍋雞、過橋米線、鐵鍋蛋、腐乳肉,他全都吃了個遍。誰年輕時不是這樣饞呢!我總在想,汪老活得如此怡然自得,通透快活,靠的是天性開朗呢,還是后天參悟?后來,聽說他在聯(lián)大初戀失敗,躺在床上睡了兩天,絕食。后來被好友朱德熙拉出去大吃了一頓。朋友是賣了自己的一本物理書,換了錢,請他到一家小酒館喝酒的。原來汪老也曾是個傷心人,被美食與友情治愈,最終成為一個快樂通透有愛之人,哪怕后來經(jīng)歷坎坷磨難,他都是快活的。
汪老說,人一定要愛著點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他?!彼麑κ澜绲膼鄄卦谖淖种?,激發(fā)讀者去熱愛?!度碎g草木》里的草木是有靈性的,生活是熱氣騰騰的,人物是活潑的。木心說:“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其實隱于田園的陶淵明與生活于都市的汪曾祺也是有相似之處的??!
(選自《泉州晚報》2021年12月17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