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彤
(廣西桂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南寧 530023)
廣西某水庫灌區(qū)工程屬大型灌區(qū),工程建設任務是對水庫灌區(qū)進行配套建設,有效發(fā)揮水庫的灌溉、供水效益,并為區(qū)域脫貧致富創(chuàng)造條件。工程建設用地總面積14 252.91畝,涉及3個縣(區(qū))12個鄉(xiāng)鎮(zhèn),以及1 個市屬農場、4 個縣(區(qū))屬農(林)場,其中永久征收890.05畝,臨時征用13 362.86畝。生產安置人口為498人。
由于灌區(qū)工程為線性工程,按照工程長距離輸水管線埋設施工的路徑開展征地存在線路長、跨越地域廣、穿過轄區(qū)數量多、管線上方征地占地面積小的特點,征地范圍內包含的實物類型多樣,涉及權屬單位和部門數量多。灌區(qū)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常常遇到設計變更、設計遺留項、臨時調整和其他不可提前預判的問題。正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個別征地問題能否及時妥善解決直接影響了工程整個施工區(qū)域征地目標的實現,如何保障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如何快速組織工程相關的移民工作管理機構和參建單位共同協調解決征地現場新出現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為加快灌區(qū)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工作進度,確保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按照計劃順利開展,在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工作開展初期,項目所在地主管移民和易地安置的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和項目法人聯合成立了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現場問題處理小組(以下簡稱“現場問題處理小組”),小組主要成員包括項目法人、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工程涉及各縣(市、區(qū))移民工作管理機構、設計單位、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監(jiān)督評估單位負責征地移民工作代表?,F場問題處理小組主要任務為負責處理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重大(方案型)的設計變更,負責向市發(fā)展和改革委、項目法人提交評審意見。問題處理時限為現場問題處理小組在接到書面申請報告后2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對于不能解決處理的問題,在3個工作日內將初步處理意見報送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和項目法人處研究處理。現場問題處理小組的及時組建,有效加快了工程建設征地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有效解決,有力助推工程建設提速增效。
工程建設征地完成征地紅線范圍內土地征收后,在紅線外的地塊少部分出現窄小、狹長、三角或不規(guī)則的形狀,該類地塊由于面積過小或形狀不規(guī)則導致難以耕種和無法耕種,形成了邊角地。工程的建設令部分群眾的生活、生產模式及經營范圍受到了影響,群眾對邊角地的處理期盼能給予及時合理的解決。經組織工程參建各方召開征地存在問題協調會研究審議決定,對于工程建設征地紅線范圍外面積0.1 畝(含)以下、無法或不便耕種且群眾要求征用的紅線外邊角地塊列入補償范圍;0.1 畝(含)以下、無法或不便耕種且群眾要求征用的紅線外邊角地須以村為單位列出清單上報,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現場復核后進一步處理。
由于灌區(qū)工程征地存在線路長、跨越地域廣、穿過轄區(qū)數量多的特點,征地過程中多處遇到了存在征地紅線占用魚塘中部分地塊的情況,從而導致施工期間作為一個整體的魚塘其他部分的魚苗也無法存活的問題,將使群眾利益受損。針對此問題,市發(fā)展和改革委組織現場問題處理小組成員研究討論形成如下處理辦法:
(1)對于穿越魚塘的管段,設計單位已考慮在管槽兩邊設置圍堰進行施工的方案,施工期間征地紅線范圍外剩余魚塘面積可以繼續(xù)養(yǎng)殖,但依舊存在魚苗存活率降低的風險,對于征地紅線范圍以外魚塘剩余面積小于其整體面積的50%且已不足10畝的,魚塘可按補償文件標準予以補償魚塘全部面積的魚苗損失。
(2)征地紅線范圍外剩余面積大于其整體面積的50%,或者剩余面積仍然大于10畝以上的魚塘只補償征地紅線范圍內的魚苗。
(3)征用魚塘的土地補償只補償征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
對于灌區(qū)工程建設需要征用的田坎、溝渠、機耕道路、農村道路,部分村組提出了補償的申請。對于該問題的處理辦法: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分類內容已明確“大于等于1.0 m 的田坎、溝渠、機耕道路、農村道路征用不計入耕地”,且溝渠、機耕路、農村道路、等級公路因工程實施過程中損壞的,在《灌區(qū)工程初步設計階段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guī)劃設計報告(審定本)》中已列入專業(yè)項目復(改)建內容,待工程建設完成后即恢復原規(guī)模、原功能,按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中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征地補償標準和原則,不再予以補償。
對于工程建設征地紅線范圍內出現的設計漏項,例如工程輸水管線經過土地涉及的水井、水池、化糞池等,群眾要求給予合理補償。經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監(jiān)督評估機構核查,《灌區(qū)工程初步設計階段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guī)劃設計報告(審定本)》中確未包含申報補償的水井,則組織現場問題處理小組到項目現場進行核查,確認該口水井屬于工程設計遺漏項,現場問題處理小組成員經討論一致同意對水井計列補償,補償標準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該地區(qū)征地補償標準方案的批復執(zhí)行,補償費用依照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管理辦法從工程預備費列支。
對于工程建設征地紅線范圍內出現地上建(構)筑物部分項目在經批復的工程所在地征地補償標準方案未計列補償標準情況以及因工程用地涉及加工場地征收而停產的情況,例如工程輸水管線經過土地涉及的磚瓦房(房屋類)和建(構)筑物中的電線桿、電線、水管、閥門、水龍頭、開關等(附著物類);某加工場因工程建設征地需要征收并遷移,造成停產損失的情況,群眾要求給予合理補償。經現場問題處理小組到項目現場進行核查,對上述項目的類別、數量和加工成因遷移而停產的時間進行共同確認,而后聘請具備相應資質的房地產估價機構資質對上述未計列補償標準的項目以及加工場以往生產在搬遷期間產生收益進行市場價值進行評估,出具房屋征收評估報告作為工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確定被征收房屋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依據。經現場問題處理小組對房屋征收評估報告成果審核通過后,給予群眾相應補償。
由于各種因素灌區(qū)工程建設進度滯后無法如期完成,造成了工程建設臨時用地到(超)期而未開展續(xù)租和退地工作,造成了群眾阻工事件頻頻發(fā)生,嚴重制約了灌區(qū)工程建設進度。針對工程建設臨時用地到(超)期情況,續(xù)租工作辦法如下:
(1)續(xù)租土地類型和青苗補償原則。需續(xù)租臨時用地分為“租期已超期不再繼續(xù)使用”和“租期已超期但工程建設需要繼續(xù)使用”兩種類型,臨時用地續(xù)租原則上不計補青苗補償,特殊情況由現場問題處理小組核定處理。
(2)續(xù)租時間確定。①租期已超期不再繼續(xù)使用的臨時用地:續(xù)租起始時間以原征(租)地協議到期時間次日起算,以月計續(xù)租時長,續(xù)租時長不超過6 個月;②租期已超期但工程建設需要繼續(xù)使用的臨時用地:以繼續(xù)使用臨時用地續(xù)租用地范圍圖為依據,凡涉及范圍圖內的同戶地塊可視為此同類型,續(xù)租起始時間以征(租)地協議到期時間次日起算,以月計續(xù)租時長,根據工程建設需要確定續(xù)租時間。
(3)征地變更報告與續(xù)租圖紙制作說明。租期已超期且工程建設需要繼續(xù)使用的臨時用地部分須由工程設計單位制作續(xù)租圖紙作為續(xù)租依據,不再繼續(xù)使用的超期臨時用地部分可不制作續(xù)租圖紙,但要在征地變更報告中說明。征地變更報告與圖紙制作標注信息應與實際相符合。
灌區(qū)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實施現場問題的處理依據包括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條例和辦法,經批準的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當地人民政府批復的征地補償標準方案等。由于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仍有部分問題的解決辦法缺少直接的理論依據,需要參建各方借鑒其他項目類似問題的處理經驗結合工程實際、群眾意愿予以調查研究,進一步論證才能制定出合法、合理、合情的解決辦法。有效解決各種類型灌區(qū)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實施現場問題,理順國家、集體、群眾之間的關系,是整個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工作順利完成的基礎,進而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又能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令灌區(qū)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充分發(fā)揮,促進該地區(qū)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群眾脫貧致富,人畜飲水安全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