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藍
中國還沒有第二個當代作家,像鄧剛那樣將畢生絕大部分寫作主題交給大海,這得益于他奇特的海濱生活經(jīng)歷,也得益于他與大海的相互贈予。但寫海不是作家的初衷:“所有的小說都是寫人,不論對山的描寫還是對海的描寫,歸根結底都是寫生命,我把我的人物和故事放在了海里?!编噭傉J為,人一生要讀好兩本書,文字的和生活的。光讀后一本,會變成一個油滑的人;光讀前一本,則會變成一個愚癡的人。
恍記得我初次讀到鄧剛的中篇小說《迷人的?!罚瑑?nèi)心巨大的震撼?!睹匀说暮!吩谝欢ǔ潭壬鲜艿搅撕C魍乃囆g感染,他所塑造的“海碰子”形象就是“硬漢”的中國式造像?!睹匀说暮!芬詷O富生活情趣的語言,講述了老少兩代海碰子的故事。老海碰子對大海的深刻迷戀練就了其“硬”的性格,那種敢于“將生命拋進浪濤里碰大運”的海碰子精神,不但是主人翁積累了五六十年的闖海經(jīng)驗,小說更暗含了對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該有硬碰硬開拓氣質(zhì)的無限期許。
《層層海趣說海味》則展現(xiàn)了海碰子眼中的海味奇珍,讓人可喜的是,鄧剛的散文具有高辨識度的思辨成分:越是兇險的暗礁,海參的個頭兒越大;越是冰冷急湍的海流,海參的質(zhì)量越高。恰恰是海參給他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吃苦頭,不做出犧牲,是絕不會有收獲的。你甚至必須百分之百地付出,才能得到百分之三四十的回報。因此,他不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連地上能否長出麥子,也絕不盲目樂觀?!八?,我從不抱怨我得不到的東西,而得到的東西,我也理直氣壯地擁有?!比缃駶h語散文界,也許最為缺乏的,不是趕海的過程,恰是這種一個猛子扎進深海的思考。
鄧剛有一次回答我說:“虛構是將真實提煉到逼真,也就是寫出生活的本質(zhì),所以很熬心血;寫散文卻感到一種為所欲為的輕松。如果散文界要鬧出新花樣來,我倒挺恐懼,怕以后不敢再寫散文了?!?/p>
那就上來透口氣!《在文學的海灘漫步》是鄧剛的文學自述,讀來有趣!有趣之余,更想向這位“工地上奇缺的技術工人”說一句,你就是“迷人的?!薄?/p>
——蔣 藍(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