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
嶗山是我國海岸線上一座最高山脈,海拔1132.7米,在方圓446平方公里的奇峰幽谷中,深藏宮觀廟宇,為我國道教發(fā)祥地和重要活動場所之一。嶗山道教建筑始于西漢時期;唐代續(xù)建;宋代大規(guī)模建設(shè);至金元時期達到鼎盛,被譽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后延至明清,已成“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勢。至清康熙年間,嶗山地區(qū)道教廟宇已達100多處。
“洞天福地”的歷史底蘊
嶗山深巖幽谷,兩千多年前就被某些方士、道人稱為“神窟仙宅”。傳說,嶗山里不但住有神仙,還有吃了可以“長生久視”的仙丹妙藥,歷代不少有名的方士、道人、文人墨客都到過嶗山,前來修煉、游覽。如丘處機、劉志堅、徐復(fù)陽、李白、蘇軾、顧炎武等,他們留下了很多贊美嶗山的詩文、石刻。
唐、宋時,帝王好方術(shù),修仙者已經(jīng)視嶗山為幽奧尋真之境,山中歷代留傳下來的“仙跡”很多,道教在這里很盛行,嶗山方圓百里,道教宮觀很多,有逾千年或數(shù)百年的道觀。
嶗山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道眾均為道教全真派。根據(jù)《膠澳志》《嶗山志》等書記載,嶗山道教廟宇不止九宮八觀,峰前崖后,山坳澗旁還有很多小道庵。嶗山道眾常說:“嶗山道觀天上星,七真降臨歸正宗,若問宮觀誰為首,老君峰下太清宮?!?/p>
嶗山是道教發(fā)祥地之一。嶗山自春秋時期就云集一批長期從事養(yǎng)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書曾載“吳王夫差嘗登嶗山得靈寶度人經(jīng)”。到戰(zhàn)國后期,嶗山已成為享譽國內(nèi)的“東海仙山”。
嶗山道教建筑群集結(jié)著古建筑、道教、人文歷史多重內(nèi)涵,內(nèi)蘊之深厚、氣息之古雅、風格之經(jīng)典、神思之完備令人矚目?,F(xiàn)存的嶗山道教建筑群的布局和風格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典型的道教建筑特色,堪稱北方道教建筑的典范之作。古樸、典雅、嚴謹,是道教文化的載體、物化了的道教思想和哲學(xué)。嶗山道教建筑群實現(xiàn)了人文與自然、人工與神工的完美協(xié)調(diào),洋溢著天人合一的精神氣息。不少建筑以天然巖洞為依托,略加修葺形成修真之地,充分體現(xiàn)了道教“洞天福地”的信仰。
道教建筑群是嶗山文化地標
嶗山目前現(xiàn)存完好的道教建筑群有太清宮、太平宮、上清宮、明霞洞、關(guān)帝廟、白云洞、明道觀、蔚竹庵、華樓宮、太和觀、滄海觀、華嚴寺、百福庵等13處,另外有價值的道教古遺址尚有20多處。
太清宮的整個殿宇分三個獨立院落,宮舍150多間,每個院落都有獨立的圍墻、單開山門,東南是三官殿、中間是三清殿、西是三皇殿,均為面闊三間、硬山式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太清宮內(nèi)歷代名人詩文、題刻很多。三皇殿門外西側(cè)墻上,各嵌有一石碑,刻有成吉思汗給丘處機的圣旨全文。丘處機在太清宮也留下了不少詩詞題刻。
太平宮殿宇坐北朝南,整個建筑群呈“品”字形三院落,正殿面闊三間,木結(jié)構(gòu)、硬山式建筑,另有東西兩配殿。一進院門,照壁上刻有“海上宮殿”四個大字,相傳為清代書法家華世奎所書。正殿祀三清和玉皇,東配殿祀三官,西配殿奉真武。殿宇雖小,卻頗具道家清靜寡淡的特色,典雅古樸。
上清宮位于嶗山東南麓幽谷中,簡稱“上宮”。創(chuàng)建于宋初,后毀于山洪,元代大德年間(1297 -1307年),道士李志明再次重建,后歷代屢有修繕。上清宮有前后二處庭院和偏院,有殿宇房舍28間,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上殿宇坐北朝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正殿、后殿。前殿舊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明霞洞原為上清宮的別院,由巨石崩落疊架而成,洞額書“明霞洞”三字,刻于金大安三年(1211年)。洞內(nèi)高大寬敞,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遭雷擊,大半陷于地下。洞東一嶙峋巨石尚存有“天半朱霞”題刻。洞西斗母宮為現(xiàn)存主要建筑,主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為硬山式磚石結(jié)構(gòu);始建于金大定二年(1162年),明、清均有重修。
關(guān)帝廟位于仰口灣西南,在上苑山東南豬頭峰下,是一處景色清麗的道院。兩進院落,整個建筑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山門朝東面海,門外有一照壁,將東、北兩面相堵,前殿共10間,中穿堂入二進院落。大殿面闊3間,硬山式木結(jié)構(gòu),南出檐廊,另外有左右配殿各3間,及東西廂房各3間。
白云洞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由三塊巨石結(jié)架而成,右為“白虎石”,左為“青龍石”,洞內(nèi)寬深各10丈,面積達30平方米,可站立數(shù)十人。洞內(nèi)原供有銅鑄玉皇神像,極為古雅,曾有“藏園老人”傅沅叔題壁。洞外另有青龍閣、迎賓樓等建筑,共有24間,均為磚石結(jié)構(gòu)、硬山式,建筑面積400平方米。
蔚竹庵內(nèi)有正殿及配房20多間,正殿三楹,原供奉真武大帝和三官大帝及慈航道人神像。院落幽雅,風格古樸,珍藏有明清兩代所刻立石碑3塊。庵外有一座五級石塔,系1930年為紀念于西淑真人而建。此庵建立后,一度曾為道姑庵院,至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改為道士住持廟務(wù)。庵前臨鸞窠澗,澗溪流水,叮咚悅耳,流入內(nèi)九水,即被人們譽為嶗山十二景的“蔚竹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