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東北方向,有一個地方稱為灞橋。古往今來,東出長安,折柳相送,有多少商旅,又有多少離人,在這里的灞柳飛雪中,手持一枝送別的柳條,于灞橋上依依惜別,不舍離去。
關于灞橋為什么叫“灞橋”,《漢書·地理志》記載,灞河“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春秋時,秦穆公打敗了西戎,他想標榜自己的武功,在取得西安這塊地方后,將滋水改作霸水,以彰霸功,并將橋更名霸橋?!鞍浴弊指臑椤板薄弊?,始于公元前209年項羽軍書。重修灞橋記有如此記載“沛公攝項籍軍書,之間,駐軍之地,因秦俗之舊名,黜其夸美之字,傍加三點,此灞字所由來也”。此后,霸水便成了灞水。灞水,是古長安的八水之一。所謂“長安八水”,即渭、涇、灃、澇、潏、滈、浐、灞八條黃河水系,其中最為著名的水系,是涇水和渭水。
秦漢時,灞河上架了一座木橋,當?shù)厝朔Q其“灞橋”。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橋發(fā)生水災,王莽認為是不祥之兆,便將此橋改為“長存橋”。隋唐灞橋建于隋開皇三年(503年),位于早期灞橋下游300米處,從唐代沿用到宋代,元代荒廢,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多孔石拱橋。古代的灞橋一直居于關中交通要沖,連接著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干線。
1994年,當?shù)厝嗽阱焙尤∩硶r意外發(fā)現(xiàn)灞橋遺址,隋唐灞橋因此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灞橋在唐朝時設有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里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因為柳樹中的“柳”字諧音為“留”,表達著對友人的挽留之情,所以在歷朝歷代都有文人通過寫詩來記載著‘折柳送別的傳統(tǒng)。灞橋被稱為“銷魂橋”“情盡橋”“斷腸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初程莫早發(fā),且宿灞橋頭”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等詩句。(綜合《新快報》《中國青年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