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jù)表明,樂觀豁達幾乎是全球長壽老人的唯一共性。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fā)表在《發(fā)展心理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又進一步得出結論:老年人確實有樂觀的條件——人們日常壓力源的數(shù)量和對日常壓力源的反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研究表明:人越老,壓力源越少
此次研究從3000多名成年人的生活記錄中收集了4萬多天的日常生活綜合數(shù)據(jù)。研究開始時,受訪者的年齡在25至74歲之間。受訪者需要定期參加電話訪談,由研究人員對其進行連續(xù)8天的每日壓力水平評估,最終形成了一個跨越20年的縱向“日記”。
研究人員注意到,人們報告的日常壓力數(shù)量以及他們對這些壓力的情緒反應與年齡增長呈負相關關系。例如,25歲的人報告有近一半的日子里有壓力,而70歲的人只有30%的日子里報告有壓力。研究人員表示,年輕人可能兼顧更多事情,包括工作、家庭和住房所產生的日常壓力。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社會角色和動機發(fā)生變化,老年人可以最大化地享受他們所擁有的時間、財富,壓力更少?!皺M向對比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壓力反應發(fā)現(xiàn),25歲左右的人在經受壓力的日子里會變得暴躁;到了50歲左右,人們受壓力源暴露的影響最?。?0歲末和70歲初的老年人,可能因健康問題會有更多挑戰(zhàn),日常壓力略有增加。”
變老會產生“積極效應”
研究表明,在步入老年的過程中,人們在情緒上變得更加穩(wěn)定,更加知足。美國斯坦福長壽研究中心主任芭芭拉·斯特勞克表示,過去認為衰老會讓人失去大量的腦細胞,但如今的研究發(fā)現(xiàn),認知能力在40至68歲達到高峰,這期間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他們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經驗和知識,給年輕人以更多指導,比如就業(yè)指導等。
專家們認為,年老并不代表著消極,相反,可能收獲更多人生閱歷,全社會應該轉換觀念,向老人學習他們身上獨特的閃光點。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康琳說,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之下,老人越來越多,社會不該總把老人當弱者。很多人雖然年齡大了,但精神和身體狀況都非常好,完全有能力繼續(xù)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幸福曲線”理論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幸福感呈向下的淺“U”形。人們年輕時,很難辨清自己的喜好,但到了老年,他們空閑時間變多,所享受的社會保障增多,更清楚什么才是真實、純粹的幸福。各國民眾的幸福曲線幾乎一致,毋庸置疑,變老會產生“積極效應”。
(摘自《拂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