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2年到1976年間。作家蔣勛在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當導(dǎo)游。1976年某一天,他接到了一個“三人團”訂單——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母親帶著兩個孩子來盧浮宮參觀。這個母親很希望兩個孩子在短短幾天時間里完成“填鴨式”教育,在最后一天,她問了蔣勛這樣一句話:“還有哪幅畫是他們沒看過的?”一時間,蔣勛愣在那里。他深知母子三人千里迢迢來一趟不易,可聽過這樣的話后,他感到莫名的難過。
十幾年后,蔣勛到一家自助餐廳用餐。他看到,一個端著堆滿食物盤子的小伙子一邊挑選、疊放食物,一邊問身邊的朋友:“還有哪一樣食物是我沒吃到的?”
蔣勛立刻想起了逛盧浮宮的母子三人,也突然明白,自己當初為何感到難過。那時,蔣勛已經(jīng)在盧浮宮待了整整四年,所有的畫他都見過,但“見過”只是打過照面,而不是“看過”,他眼里的“看”,是欣賞,是細品。所以,當有人說出“哪幅畫還沒看過”這樣的話時,蔣勛感到難過——許多游客只注重參觀名畫數(shù)量而不注重對名畫的理解。
蔣勛說,如果當初那位母親把“還有哪幅畫是他們沒看過的”改為“他們都看過哪些畫”,吃自助餐的小伙子把“還有哪一樣食物是我沒吃到的”改為“我剛剛吃到的那一口,真是好得不得了”,那就極好了。他的意思是,如果人在一生中只執(zhí)著于“還沒得到的東西”而不珍惜“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那么將會一直處于不滿足與不幸福的感覺之中。
可是,要怎么避免一直糾結(jié)于“還沒得到的東西”呢?蔣勛說:多去品味,而品味絕不是比量,而是比“質(zhì)”。六朝時期,人們很喜歡用“品”這個字,他們把寫詩寫得最好的人放到《詩品》這本書中,把畫畫畫得最好的人放到《畫品》這本書中。在那么遙遠的古代,人們都已懂得將“質(zhì)”排于“量”之前,我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著眼于已經(jīng)吃進嘴里的當下的那一口,盡情去感受它的美好呢?
(摘自《聯(lián)誼報》 流念珠/文)